PC版
首页 热点关注 专题推荐 高层动态 电子报
媒体看石化 融媒作品 企业·动态 党建·政工 科技·人力 管理·法治 文化·生活
首页

胜利油田:传统能源基地的“绿色蝶变”

2025-08-05 来源:中国石化报

巴丽蒙 王琛琛

7月18日12时,胜利油田东辛采油厂营二采油管理区采油1站的员工从井场返回站内,将电动三轮车停放在光伏车棚下充电。这座500平方米的油田首个光伏车棚,年发电量达10万千瓦时,让闲置空间悄然变身“绿色电站”。

营二井区是胜利油田传统能源与新能源融合的样板。1.6万块太阳能板取代闲置空地向阳而立,两座小型风力发电机迎风转动,“风、光、热、储+多源微网”的多能互补模式年发绿电866万千瓦时,率先实现井区“碳中和”。

这种转型并非孤例,而是胜利油田绿色实践的缩影:孤东采油厂采油管理二区利用闲置练兵场、大棚等场地建设光伏发电场,年发电能力473万千瓦时,为周边76口油井生产提供源源不断的绿色能源;河口采油厂利用闲置井场建成14兆瓦光伏项目,年发电2000万千瓦时,减碳1.67万吨,每天5.48万千瓦时“绿电”持续输入河口油区。

作为我国重要石油工业基地,胜利油田不仅地下埋藏“黑金”宝藏,地上更孕育“绿能”潜力。在油田高级专家朱铁军看来,发展光伏产业,胜利油田具有得天独厚的资源禀赋:“头顶有光”,胜利油田主产区东营太阳能资源较丰富,年等效利用小时数为1200~1300小时;“脚下有地”,坐拥78万亩油气生产工业用地,井场、站库等闲置土地可用于开发分布式光伏项目,规模化未利用土地可建设集中式光伏项目。

如今,胜利油田新能源发展驶入“快车道”:结合油气生产全过程各领域应用场景,油田积极探索多能互补、节能减排发展路径,培育形成了地热开发、余热利用、光伏发电、氢能储能、多能互补等五大应用场景并驾齐驱的新能源开发利用模式。

从“石油红”到“生态绿”,胜利油田的转型是对“双碳”目标的积极响应,更是传统能源企业的自我革新。截至目前,胜利油田节约集约用地7155亩,累计建成光伏装机460兆瓦,油气生产用电绿电占比达23.4%,“源网荷储”智慧能源平台协同增效,新能源应用规模稳居石油行业前列。

(责任编辑:刘小溪 )
广电节目经营许可证(广媒)字第180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459号
京ICP备 10210212号-7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18号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