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丽莉
在油田开发中,稳产上产从来不是轻松的任务,必须依赖技术、管理与责任心的深度融合。河南油田实施专家承包“责任田”机制,25名技术专家扎根一线,将专业能力切实转化为产量提升的动力,使井日产量由3300多吨上升到3400多吨。这一实践诠释了“精准施策,责任到人”的管理智慧。
河南油田的“责任田”机制以问题为导向,让专家技术优势与生产单元痛点精准对接,助推“论文里的数据”转化为“报表上的产量”。这种精细管理模式改变了传统技术管理存在的“专家在云端、问题在田间”的脱节现象,成为破解稳产难题的强大引擎。
无独有偶,这一机制在销售企业也广泛实施。浙江石油某县公司开展“双服务”提升行动,将加能站划分为“责任田”,党员干部包干帮扶,使落后站点易捷服务收入增长;站长通过朋友圈营销,建立客户档案,实现销量提升。实践表明,销售领域的“责任田”同样能激发一线活力。当每名员工都明确“亩产目标”,每块“责任田”都有对应的“种植专家”负责,就能督促全员在市场竞争中精耕细作、颗粒归仓。
当前,能源行业面临竞争加剧、转型升级等多重压力。“责任田”机制给我们深刻启示:无论是油田稳产还是加能站创效,都需打破“坐诊式”管理的局限,以“责任田”式的躬身耕耘,让专业优势作用于生产一线。唯有将指标分解到人、责任落实到岗,形成“人人有担子、处处算细账”的管理生态,才能带动更多效益指标箭头向上。
(责任编辑:刘小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