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版
首页 热点关注 专题推荐 高层动态 电子报
媒体看石化 融媒作品 企业·动态 党建·政工 科技·人力 管理·法治 文化·生活
首页 党建 · 政工

河北承德石油全力以赴做好抗洪救灾和油品保供工作

“中国石化,好样的!”

2025-08-11 来源:中国石化报

洪水退去后,河北承德石油组织志愿者在兴隆县区域经营部六道河加能站发放救灾物资。 文 静 摄

许 静

7月下旬以来,河北承德遭遇强降雨,部分地区发生洪涝灾害、滑坡和泥石流,部分道路中断、电网瘫痪。河北承德石油闻“汛”而动,快速启动应急预案,火速成立抗洪抢险党员突击队,全力保障抗洪救灾用油,并积极投入一线抗洪救灾和灾后重建工作。

承德石油把与兴隆县六道河镇、滦平县马营子乡邻近的黄酒馆加能站和巴克什营加能站,设为抗洪救灾定点保供站,配合做好救灾用油保障。汛情发生以来,他们共将两吨应急油品、600包瓶装饮用水、100箱方便面,紧急驰援到两座保供站,同时调配保供站人员全天候营业,开辟防汛救灾车辆绿色通道,保障医疗救护、道路施工、抢险车辆随到随加,确保全品号油品供应充足。

7月27日,滦平县防汛任务进一步加重。该公司滦平隆化经营部党支部书记郝建松前一天刚做完眼部手术,顾不上休息便火速赶往受灾站点组织站内员工连夜转移,并在7月28日凌晨两点协调电管站人员,在保供站组装和调试发电机,确保正常发电,为抢险救灾车辆提供加油保障。“中国石化,好样的!”前来加油的救灾车辆司机纷纷对这位“独眼”党支部书记竖起大拇指。

7月23日18时至7月29日11时,兴隆县平均降雨量达323.4毫米。强降雨让素有“九山半水半分田”之称的兴隆县变成了“水城”。

临近六道河镇的六道河加能站仅有3名员工,为确保运送油品的司机能够顺利找到路线,员工们轮流押车,以最短时间将救灾油品送达目的地。由于任务繁重,司机们常常工作至深夜,六道河加能站便成了他们的落脚点。“站里有免费的饭菜,还有地方休息。晚上走夜路,他们还跟车押运,我们也更放心。”油罐车司机李师傅说道。

强降雨以来,兴隆县经营部经理刘海超连续多日未睡过一个整觉。手机里防汛的信息不断弹出,时刻牵动着他的心。白天,他组织党员突击队赶赴加能站排涝清淤、抢修设备、维护经营秩序;晚上回宿舍后,仍紧盯汛情,连夜调度各站防汛和保供工作,随时应对突发情况。

7月25日6时,刘海超接到求助电话:雾灵山镇一村庄因暴雨积水,群众被困,急需汽油驱动抽水设备。他立即调用两个180升铁桶和两辆皮卡,到城东加能站加满油后紧急出发。因道路中断需绕行60公里,他协调司机、优化路线,于当日8时40分安全将油品送达指定地点。

7月28日凌晨4时,六道河镇突发山洪,危急时刻,刘海超迅速组织六道河加能站人员有序撤离。7月30日,刚刚恢复交通和电路,刘海超就组织兴隆经营部员工10人成立抢险救灾先锋队,从兴隆县城赶往六道河加能站,帮助灾后重建。

六道河镇受灾后,只有一条小路可以通车,之前半个小时的车程,他们走了1个多小时。到达站后,目光所及一片狼藉,地面淤泥有20多厘米厚。先锋队员们将营业室、罩棚下的淤泥用铁锹一点一点铲起来,装到小推车里往站外运。由于淤泥的黏性很大,每个人都累得浑身冒汗,手臂酸痛。就这样,先锋队员们奋战了整整两天,才彻底将站内的淤泥清理干净,物品重新归位。截至目前,该站已恢复现金客户加油服务,基本恢复正常营业,并被设为临时物资转运点,为灾区救援和重建工作提供服务。

(责任编辑:刘小溪 )
广电节目经营许可证(广媒)字第180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459号
京ICP备 10210212号-7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18号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