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常换芳
通讯员 鲁海涛 田大平
“太感谢你们了,7口井修好了,我们这300多亩玉米地有救了!”近日,看着喷涌而出的井水滋润着龟裂的庄稼地,河南省驻马店市泌阳县赊湾镇张庄村村支书王建国紧紧握住河南油田油服中心电气维修队6班班长李新太的手。
7月以来,河南省遭遇38摄氏度以上高温,该镇数百亩农田严重缺水。由于7条总长4500米的电缆出现故障,用于灌溉农田的7口机井集体“罢工”。
“你们能不能帮俺们修电缆?”王建国给油服中心打来求助电话。“群众的需求就是命令。”接到电话后,李新太高度重视,立即带领4名队员,携带专业设备,驱车奔赴40千米外的抗旱一线。
到达现场时,地表温度已突破42摄氏度。队员采用“分段检测+声波定位”技术方案排查故障点。大家轮番上阵,争分夺秒把电缆挖出地面,展开抢修。
经过奋战,故障点清晰可见,队员发现电缆绝缘胶皮因老化出现击穿现象,造成电缆短路故障。大家更换电缆、为电缆重新做好绝缘层、测试绝缘值达标、恢复地面……一身工衣湿了干、干了又湿,汗水在后背结成盐霜。从接到维修电话到全部完工,13个小时里,队员转战3个村庄,累计步行30千米,不仅修复了7口机井的电缆,而且维护了2口非故障井的线路。
赊湾镇300余亩玉米等农作物陆续“喝”上了水。“庄稼又支棱起来了,咱可得好好感谢人家河南油田的维修师傅。”王建国看着恢复“元气”的庄稼,叮嘱村民道。
(责任编辑:刘小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