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建莲 杨丽航/文 刘星雨/图
96岁的卓少雄听力渐衰,但一开口,声音仍似淬过火:“我还是个兵!我军籍还在!”
1943年,14岁的卓少雄进入东江纵队交通站,成了年龄最小的交通员。“日本人烧房子、杀人,我心里只有恨,只想把他们赶出去!”少年扛起比他还高的步枪,白天藏进山林,夜间潜行送信。
战斗中,卓少雄跟着老情报员,一个扮“爷爷”,一个扮“孙子”,挽着一篓虾悄悄混进了敌人控制的港口佯装卖虾。卓少雄眼疾心细,方向感十足,敌人在什么方位、多少兵力、巡逻频次如何,甚至什么时候吃饭、什么时候装弹,他都摸得一清二楚,连夜向组织送回关键信息,为一场场突击战的胜利奠定了信息基础。
离休30余载,卓少雄老人每日仍端坐木椅看新闻,指尖点着报纸上的国防新闻反复摩挲:“好日子是流血换来的,不能忘!”
临别前,老人挺直脊背,右手颤巍巍举至额际——
一个标准军礼,定格了跨越80年的忠诚。
(责任编辑:刘小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