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版
首页 热点关注 专题推荐 高层动态 电子报
媒体看石化 融媒作品 企业·动态 党建·政工 科技·人力 管理·法治 文化·生活
首页 党建 · 政工

“特色阵地建设”激励党员争先示范

2025-09-08 来源:中国石化报

示范点:石工建中原设计公司配管设计所党支部

举措

以特色阵地建设为抓手,激励党员骨干“先讲,先行,先上”,将党旗插在技术攻坚最前沿,不断擦亮“青春三维”党建品牌。

成效

先后自主开发工程建设全生命周期管理平台等24项软件工具,累计节约人工时约1万小时。

王静文 杨 森

7年前,石工建中原设计公司数十名不到30岁的青年党员,被三维设计“设计与成果同步呈现”的理念所吸引。他们打破专业壁垒,自发组织,在三维配管设计及数字化、智能化转型的“无人区”开启拓荒之旅。面对无经验可循、无案例可依的困境,这支年轻的队伍一度深陷“成长的阵痛”。

空等不如实干。配管设计所党支部立足思想引领、能力提升、作用发挥的“特色阵地建设”,激励党员骨干“先讲、先行、先上”。7年间,该党支部的三维设计成果相继应用于中原储气库群、普光气田主体湿气增压工程等多个重点项目,同步开发了压力管道AI智能问答平台、工程建设全生命周期管理平台等软件工具24项。

党员先讲,打造旗帜鲜明的“思想引领阵地”

走进配管设计所党建活动室,党建文化墙与三维管道模型相映成趣。每逢周四下午,这个融合政治理论学习与技术研讨的活动室总是座无虚席,由党员骨干组成的“红色讲师团”都会在此举办一场别开生面的教学活动。

“技术攻坚就像钻井,得先有股子精神头儿顶着……”8月29日,该支部党员肖龙在讲授撬装化设计前,首先分享了铁人王进喜“宁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故事。当他将这种拼搏精神引入乙烷回收工程撬块三维设计时,年轻工程师们紧盯三维模型,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

为强化思想引领阵地建设,该党支部深入贯彻“党建+技术”融合发展理念,以“一人一课”特色教学活动为载体,组织全体党员骨干轮流登台授课,课程内容既涵盖红色主题教育,又紧密结合专业技术实践,让全员在互学互鉴中相互启发、共同提升。

“这种模式让理论学习接了地气,又让技术研讨有了灵魂。”据党支部书记刘元宝介绍,活动已开发12门特色课程,累计培训学员200余人次。

党员先试,建设集约高效的“能力提升阵地”

“自2017年配管所组建以来,团队就肩负着公司首个输气站场三维设计项目重任,从三维模型初建到设计改版再到各层级审查,由于没有经验,难题是一个接着一个。”刘元宝感慨道,“关关难过关关过,无非是一锤接着一锤敲。”

党支部将专业划分为三维建模、应力分析、材料库建设、二次开发四大板块,大力实施党员先锋工程,系统构建“党员先锋积分考评”“党员先锋项目竞赛”“党员先锋课题研究”三项机制,为党员搭建创先争优、展示业绩的平台,激发党员主动想办法、带头闯出路。

半年内,党员骨干在先锋项目竞赛中成功攻克了二次开发技术迭代、复杂工况应力分析等10项技术瓶颈,牵头建立起涵盖12大类管材的标准化数据库,设计效率提升10%,三维成果也在项目评审会上获得专家组的高度评价。

党员先上,培育攻坚克难的“作用发挥阵地”

黄沙漫卷的沙漠腹地,坐落着国内首个乙烷回收联产LNG工程(大牛地气田乙烷回收工程)。这里不仅是能源建设的重要阵地,也是配管设计所“乙烷回收党员先锋队”的特殊战场。

因为工艺复杂、设备众多,先锋队要对200台动静设备、20多公里工艺管线、50个三维模块,以及管廊、公共装置区等进行平面布置和三维建模。

为破除“本领恐慌”,这群青年党员在干中学,在学中干。

今年初,该党支部紧扣“查短板、提质量”的目标任务,召开专题组织生活会。“我的参数设定过于依赖手册经验值”“我的设备管道安装不便于现场运维”……党员们通过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梳理出7大类23项具体问题,并制定整改台账,构建起“周自诊、月评估”动态管理机制,切实将组织生活会成果转化为技术攻关实效。

这种刀刃向内的政治自觉,推动形成了“问题清单—攻关课题—成果转化”的良性循环。先锋队首次突破点云扫描逆向建模技术,有效解决了输气管线系统复杂布局带来的工程难题,使已建管线碰撞率减少80%。如今,这座年产20万吨液化天然气的能源装置,正在这片热土上加速崛起。

同时期,先锋队研发的PMCS平台(工程建设全生命周期管理系统),也在大牛地气田乙烷回收工程中充分应用,成果入选“2024年中国油气人工智能科技优秀案例”。

(责任编辑:刘小溪 )
广电节目经营许可证(广媒)字第180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459号
京ICP备 10210212号-7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18号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