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版
首页 热点关注 专题推荐 高层动态 电子报
媒体看石化 融媒作品 企业·动态 党建·政工 科技·人力 管理·法治 文化·生活
首页

只要肯干就有收获

那份“对得起良心”的匠心,沿着时光稳稳传承。

2025-09-11 来源:中国石化报

饶 艳

5月,河南省劳动模范表彰大会上,57岁的河南炼化首席技师居斌和35岁的徒弟刘江涛并肩而立。两代产业工人,两枚金色奖章,师徒二人同获省劳模殊荣,将“青蓝相传”的故事,写在产业工人的奋斗篇章里。

捧着奖章,居斌不禁眼角湿润。36年前那个寒冬深夜的画面,又清晰浮现在眼前。那时的他刚入职公司两年,跟着师傅抢修仪表,一枚英制螺栓掉进半米深的污油沟,师傅没半分犹豫,当即脱掉上衣,趴在冰冷的地面上,整条胳膊伸进油污里摸出了螺栓。师傅那句“干活儿要对得起自己的良心”,像一颗种子,落在居斌心底,多年后长成了“牢记责任,看淡得失,良心做人”的信念大树。

38年扎根一线,居斌编写了30多册专业规程,成为企业培训的“宝典”;37项国家专利、20余篇论文、多项省级以上荣誉,见证着他从青工到“大国工匠”的华丽转身。

2011年,大学毕业的刘江涛来到河南炼化热电部,成为居斌的徒弟。师徒传技的第一课是在现场。居斌手把手教徒弟辨认设备型号、查故障隐患。已到下班时间,居斌却打开了配电柜盖板,钻进狭窄的电缆沟。刘江涛忍不住问:“师傅,这活儿不能等明天吗?”居斌抹了一把脸上的汗:“及时消除隐患,不让问题过夜,下班才能心安。”那一刻,风从窗外吹过,拂过刘江涛汗湿的脸庞,他忽然觉得,这个夏日傍晚,如此清凉美好。

“对工作要敢于打破常规。”说这句话时,居斌正伏案画回油槽改造草图。原来,1号发电机组自投用以来,4瓦油挡漏油“顽疾”困扰多年,设备厂家也束手无策。居斌通过改造回油槽、优化排烟风机等数次摸索,彻底解决了漏油难题,还拿到了国家实用新型专利。捧着专利证书,居斌笑得像个孩子:“只要肯干,就有收获。”

师傅的执着点燃了年轻人眼中的光。刘江涛渐渐明白,工作不是简单的谋生手段,而是对技术的敬畏、对责任的坚守。

他沿着师傅的足迹,在创新路上快步追赶:早期电站监控系统老旧,数据采集要等30秒,他主动牵头改造,将速率压缩到2秒以内;他主导的“110kV上下网功率因数攻关”等3项技术成果运用于生产,创效超千万元;他编写的作业指导书,成了全公司推广的优秀成果。2023年,刘江涛当选中国机电一体化协会电气组专家,成长为能扛旗的技术带头人。

载誉归来,师徒二人没有停下脚步。他们正致力把电站监控系统引入电力调度室,实现全天候实时监控。师徒二人的故事,还在继续,那份“对得起良心”的匠心,也沿着时光稳稳传承。

(作者来自河南炼化)      

(责任编辑:刘小溪 )
广电节目经营许可证(广媒)字第180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459号
京ICP备 10210212号-7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18号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