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文胜 李 琳
9月初的傍晚,大漠的斜阳溜进了10平方米的小餐厅里,空气中弥漫着饭菜的清香。西北油田雅克拉采气厂巴什托集油站的晚餐准备开始,寥寥大漠中的烟火总是让人动容。
“李主管,压面机不动了。”一个洪亮的嗓音划破后厨的井然有序。闻声,刚从站上回来的代运行主管李新有三步并作两步冲到机器前,机子的金属部件发出了“咯噔”声,像匹突然瘸腿的老马发出的哀嚎。
“今儿晚上的拉面怕是吃不到了。”嘈杂的人群中有人小声嘀咕。李新有黝黑的脸上,眉头拧成了“川”字。他屏息端详了会儿机器,抹了把额上的汗水:“是轴承散了。”笃定的声音沉稳得像戈壁滩上的胡杨。
巴什托集油站位于西北边陲新疆喀什巴楚县内幅员辽阔的沙漠腹地,700公里外是厂部,3000公里外是家乡。这支由20多个北方汉子组成的采油队伍,一碗拉面最解乡愁。这不,核心工具——这台服役了20多年的“老伙计”歇了菜,真是“意难平”。
“新机2000多块——”不知道是谁手快,在购物软件上翻找到了压面机的价格。“小万,拿工具来。”李新有洪亮的声音穿破躁动不安,他决定召集工友们自己修。在巴什托集油站,大到大型机组保养、设备设施维修,小到挖沟接线,这支精干的队伍总能把活儿干得漂亮。
扳手与螺丝刀碰撞出清脆的金属声,李新有的手臂在空中划出流畅的弧线。拆解过程像一场手术,黄油在指缝间融化,机子轴承的残骸被小心取出,滚珠散落如黑珍珠。
“去废料场!”“查备件库!”维修小组在夕阳下分头行动。很快,巴什托集油站班长朱福举着两个替代轴承冲进大厅,汗珠顺着脖子往下淌。李新有托着主轴校准角度,倒班班长万术前则用铜棒轻轻敲击,后厨大师傅举着手机照亮暗处,光束里工具飞舞。
“试机!”开关按下,压面机发出久违的规律嗡鸣。李新有抓起面团往辊筒间一送,面皮流畅吐出,人群中爆发出雀跃的欢呼。
那晚,这一碗碗热腾腾的拉面,吃得格外香。
(作者来自西北油田)
(责任编辑:刘小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