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版
首页 热点关注 专题推荐 高层动态 电子报
媒体看石化 融媒作品 企业·动态 党建·政工 科技·人力 管理·法治 文化·生活
首页

借AI慧眼监测地面微地震事件

2025-09-17 来源:中国石化报

谢 江 杨青青

“有了这项技术,再也不用熬夜盯着屏幕人工核对微地震事件了,效率翻倍,准确率还更高!”9月8日,在江汉油田红星页岩气田红页5HF井压裂监测现场,工程师们对江汉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采集处理所研发的“一种地面微地震拾取事件有效性的识别方法”赞不绝口。

在非常规油气田开发中,微地震压裂监测技术就像透视镜,能够监测水力压裂形成的裂缝分布情况。而精准捕捉微地震事件的发生时间与位置,是分析压裂效果、优化开发方案、降低成本的关键。事件识别得越准,就越能为压裂方案优化提供可靠依据,增强压裂改造效果,降低开发成本。

“在众多地震波资料中找到所需信号,就像大海捞针。算法识别出事件后,需要经验丰富的工程师人工逐一确认。若是遇上拉链式压裂,大家得连轴转。地面微地震监测信噪比低、干扰多、事件能量弱且衰减快,人工识别不仅劳动强度大,而且有时还存在一定误差。”该院采集处理所微地震技术团队负责人彭连滔介绍。

作为微地震监测领域的技术尖兵,微地震技术团队决心啃下这块硬骨头。考虑到人工模式的局限性,经过反复论证,大家一致决定借助AI突破技术瓶颈,研发能自动识别有效微地震事件、效率和准确率比肩资深工程师的智能技术。

研发过程中,团队成员协同攻关,从破解低信噪比、高干扰的难题入手,锁定基于神经网络的图像识别技术,将微地震信号转化为可被AI识别的图像语言,用计算机视觉技术替代人工确认。

经过不懈攻关,他们成功研发“一种地面微地震拾取事件有效性的识别方法”。测试显示,相较于人工识别的传统方法,该技术将事件拾取精确率由71%提高至90%。

目前,该技术已在微地震现场监测中初露锋芒,不仅大幅降低了员工劳动强度,还提升了现场处理的质量控制管理水平,优化了业务流程,成了油气开发微地震监测一线的明星技术,具有广阔应用前景。

(责任编辑:刘小溪 )
广电节目经营许可证(广媒)字第180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459号
京ICP备 10210212号-7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18号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