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于 佳
通讯员 徐海峰 王若昕 陈杰
“空气湿度82%,停止施工!”9月17日,胜利油田海洋采油厂作业监督许小东发现当天湿度过高后,果断叫停施工。直到海风把湿气吹到标准线下,才允许施工。因为这次等待,避免了一次可能出现的躺井。
“对标准寸步不让,是海上的铁律。”海洋采油厂钻完井技术中心经理寸锡宏说。在他们眼里,标准不是纸面条文,而是准入证。
一直以来,海洋采油厂坚持质量制胜理念,把每一口井都当成精品工程,给每一道环节筑起牢固的质量防线。他们始终践行严细实作风:不达标不施工,不合格就返工……把严细实写进岗位职责,让“一丝不苟、极端负责、精益求精”等一系列质量管理理念深入人心、融入工作。
他们瞄准少井高产,聚焦“千方液、百吨井”集智聚力,有效把控各环节质量,用最少井口撬动最大产能。优化设计是新井质量的源头保障,他们对每项产能建设方案反复调整,井网怎么布、井型怎么选、老井如何侧钻、平台如何优化,每一步都拆解分析得清清楚楚,再通过油藏保护等一系列工艺措施,实现单井产能大幅提升。
海上原油生产环境特殊,生产集约化程度高,海上平台设备相比陆地面临更为严峻的运行环境,维修成本也更高。为此,海洋采油厂摒弃“合格但不好用”的低效产品,建立了涵盖15大类125项物料的高质量供应商名录,从源头保障设备可靠性与运行效率。
“在海上,安全、好用、耐用才是硬道理。”海洋采油厂生产管理部物资管理高级主管钟鸣的话,道出了严抓质量标准的初衷。下半年以来,海上化学驱实施后,油水分离难度加大。面对这一难题,该采油厂直接选用高端高频聚结分水装置,分离效率高、使用寿命长。技术团队驻厂监造,出厂前严格验收,确保设备“零缺陷”交付,大幅降低后期维修成本。
此外,他们聚焦工程建设、钻完井施工、物资采购等廉洁风险较高的业务领域,在立项、设计、选商、采购、现场实施等各环节,建立健全集体决策、阳光操作、多方监督等机制,实现廉洁、安全、质量风险的一体化防控。
(责任编辑:刘小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