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版
首页 热点关注 专题推荐 高层动态 电子报
媒体看石化 融媒作品 企业·动态 党建·政工 科技·人力 管理·法治 文化·生活
首页 头条

今年以来,上海海洋油气分公司锚定目标加快走向深海远海,油气探明储量和天然气、原油产量超计划进度,多项经营指标位列集团公司上游企业前列

全力攻坚跑出增储上产“加速度”

2025-09-29 来源:中国石化报

本报讯 近日,上海海洋油气分公司合作区块新区产建项目第二口开发井顺利完钻,钻遇高阻气层,日产天然气超40万立方米。得益于勘探开发、地质工程一体化运行,该项目施工作业以来平均机械钻速提升超20%,刷新我国海洋钻井5000至6000米深水平井最短施工周期纪录。

今年以来,上海海洋油气分公司认真落实集团公司党组对海域油气工作的部署,围绕扛稳扛牢走向深海远海主力军的职责使命,主动识变应变求变,牢牢把握发展主动,加快推进“一阵地、两高地”建设。1月至8月,油气探明储量超年度计划163%,天然气、原油产量超计划进度7.3%和4.1%,多项经营指标位列集团公司上游企业前列。

油气勘探多点开花,资源储量实现新接续。坚持以落实规模储量接替阵地为目标,按照“做强西湖、加快涠西、准备新区”的资源战略,持续强化基础研究,深化成藏规律认识,持续加大深层超深层复合油气藏评价力度,不断开辟储量接替新阵地。东海合作区超深层勘探获重大突破,某探井在5300米埋深获高产油气流,打破我国海域探井测试高产最深纪录,证实该地区良好的资源潜力。某区域海中凹陷再获勘探重大突破,海301井获日产1000立方米高产油气流,为探区油气增储上产拓展出新阵地,成为中国石化战略新区油气勘探的新亮点。同时,以勘探“瓶颈点”为靶点,持续加大重点目标区构造沉积特征分析、多类型圈闭精细刻画等关键技术攻关力度,加强低勘探程度战略新区基础研究与油气成藏理论创新,进一步筑牢可持续发展的资源根基。

效益开发节奏加快,稳产上产取得新增长。锚定年度上产目标不动摇,按照产能上限运行,狠抓增储增产增效。强化老区组织运行,深化“一井一策”精细管理;构建新区高效产建绿色通道,充分应用“滚评建一体化”成功经验,同步启动探明储量提交及开发方案编制,深化滚动扩储与钻前优化,创新应用联合审查模式,提升经济效益和产建节奏。针对深层低渗致密气藏动用难题,牵头集团公司“十条龙”科技项目,持续攻关甜点预测、钻完井工艺等,助力低渗致密气藏产能释放及效益开发。1月至8月,原油、天然气产量分别同比增长22%、25%。同时,积极践行绿色低碳发展理念,加速推进数智化转型,涠洲油田以建设“南海首个百万吨级智能零碳油田示范区”为目标,一体化推进油田产能建设与智能装备安装、人工智能技术应用、深远海风电融合发展。

工程支撑保障有力,提质提效再创“新突破”。全力推进地质工程一体化,持续提升海洋工程支撑保障能力。深入开展地质工程协同研究,持续迭代升级超深大位移井、高温高压井技术,不断优化储层保护、深层高效破岩工艺,有力支撑合作区增储上产、自营区扩储建产、招商区勘探突破、海洋工程拓市创效。今年以来,东海合作区钻井周期同比缩短6.36%,复杂故障时效同比降低12.4%,单位钻井成本持续下降。在市场端,积极拓展高附加值业务创效点,首次成功应用直推存储式测井技术,刷新东海海域测井温度纪录,有效破解高温、复杂井身结构等技术难题,勘探七号完钻井深达5590米,刷新东海探井垂深纪录,勘探三号、勘探六号凭借高温高压和优快钻井特色技术持续巩固市场。海洋工程1月至8月新签合同额完成计划进度的102%、同比增长17.8%,钻井动用率超95%,船舶在航率超96%。

(金珺鑫 杨 涵 宋敬月)       

(责任编辑:王典 )
广电节目经营许可证(广媒)字第180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459号
京ICP备 10210212号-7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18号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