锚定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提升科技成果快速转化和快速迭代能力的关键任务,精心布局研发方向,整合创新力量,开辟新兴领域,强化科技攻关,加快成果转化,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贡献力量。加强基础研究,提升原始创新能力。坚持问题导向,发挥支撑引领作用。加快成果转化,推进技术产业化应用。
杨为民
在5月28日召开的中国科学院第二十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五次院士大会和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强调要“加强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坚决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为新时期全力推进科技创新工作划定重点、指明方向。作为中央企业直属科研单位,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将深入贯彻落实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在中国石化打造技术先导型公司的目标指引下,坚持“四个面向”科技创新方向,紧紧围绕“一基两翼三新”产业格局,锚定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提升科技成果快速转化和快速迭代能力的关键任务,精心布局研发方向,整合创新力量,开辟新兴领域,强化科技攻关,加快成果转化,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贡献力量。
加强基础研究,提升原始创新能力。加强基础研究是科技自立自强的必然要求,基础研究要勇于探索、突出原创,更要应用牵引、突破瓶颈。长期以来,上海院高度重视原始创新能力提升,加强前瞻布局,创制SCM-14、SCM-15两个全新结构分子筛,并获得国际分子筛协会授予的结构代码,实现我国企业在该领域零的突破。中国石化上海光源能源化工科学实验室的启动建设,标志着国内应用于前瞻基础研究大科学设施与产业界的首次联手与合作模式创新。未来,上海院将紧紧把握上海推进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战略发展机遇,积极参与上海光源大科学装置建设和前瞻基础研究重大课题,依托绿色化工与工业催化国家重点实验室、基本有机原料催化剂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等国家级创新平台,在产学研协同创新模式驱动下,进一步强化前瞻性基础性科学研究,加快建设原始创新策源地,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提供源头活水。
坚持问题导向,发挥支撑引领作用。科技攻关要坚持问题导向,奔着最紧急、最紧迫的问题去,要从国家急迫需要和长远需求出发。科学技术和经济社会发展正在加速渗透融合,科技创新必须坚持自由探索和目标导向相结合。近年来,上海院深入实施以重大科研项目为中心的“矩阵式”攻关和“门径式”管理,发挥跨部门、多专业的“大兵团”协同攻关优势,在甲醇制烯烃、高性能碳纤维等一批关键技术领域持续创新,实现重大突破。面向新时期国家对科技发展的迫切需求,上海院将以支撑引领国家战略需求和高质量发展需要为导向,在中国石化“四个一批”科技创新总体部署下,聚焦制约产业高质量发展和重大技术突破的共性科学问题,布局重点科技攻关项目,加速短期可产业化科技攻关,谋划重大基础研究方向,以高水平科技创新成果支撑引领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加快成果转化,推进技术产业化应用。要确立企业创新主体的地位,增强企业创新动力,推进重点项目协同和研发活动一体化。科学技术要发展,必须要使用,科技成果只有实现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才能提升产业链水平,发挥维护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的核心价值。长期以来,上海院主动融入产业链延伸、价值链升级,加强产销研用紧密结合,着力开发企业急需的技术和适销对路的产品,有力推动企业转型升级、增效创效。上海院将进一步发挥工程化研究技术优势,积极破解技术产业化进程中的关键问题,推动重大科技成果快速转化;以世界领先洁净能源化工研究院为目标,加快推进“科改示范行动”试点,在制约产业发展的关键技术领域建立“揭榜挂帅”等机制,在新能源、新材料等“三新”技术领域深化科技孵化器建设发展,进一步提高科技成果孵化转化成效。
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是我国新时期发展的战略支撑,也是广大科技工作者的重大责任使命。上海院将坚持“四个面向”科技创新方向,坚定不移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协力攻关、开拓创新,以高水平科技创新成果引领产业链、价值链高质量发展,为我国建设科技强国和中国石化打造世界领先企业提供源源不断的科技动能。
(作者为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