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赵鹏钧  图/王东亮

初冬时节,洛阳市洛宁县小界乡苇山村,一行行、一片片硕大的烟叶早已收割完毕、售卖一空。原来的烟田已长出稚嫩的麦苗,或被青山环抱,或散种在房前屋后的空地,在初冬小风儿的吹拂下,翩翩起舞。

从空中俯瞰苇山村宛如一幅五彩的画卷。

村民家中的烤烟房里堆满了最新烤制好的烟叶。

“今年我将烟叶种植面积扩大到20亩,加上烟叶种植补贴1.2万元,仅烟叶一项毛收入就增加了10.6万元左右。”苇山村党支部书记张继成讲道。

苇山村山高坡陡、土地贫瘠。洛阳石化先后派遣三任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队到苇山村帮扶。他们带领村民在荒山坡地、沟沟壑壑种植烟叶,刚开始因技术落后,烟叶质量不好,亩收入不到2000元,群众种植烟叶的积极性大大下降,全村种植面积不增反降。

面对这种状况,张继成带头扩大烟叶种植面积,并在驻村工作队的帮助下,聘请技术员指导种植。通过科学管理,他家的烟叶质量有了提升,亩均收入达到4000多元。张继成说:“驻村工作队经常利用党课,给我们村支委班子传授理念,唯有因地制宜发展壮大产业,才能完成从输血到造血的转变,而村干部和党员带头发展产业就是走好乡村振兴路的第一步。”

洛阳石化驻村干部到村民家中走访,与村民一起包饺子庆祝烟叶丰收。

  有了成功的经验,洛阳石化驻苇山村第一书记徐国旗接过前两任驻村书记的接力棒,继续挨家挨户做工作,推广烟叶种植。几年下来,苇山村的烟叶种植面积已扩大到400亩,同比增加40%,烟叶成为助农增收的“黄金叶”。

助推产业发展,振兴脚步不停。徐国旗动员村民继续扩大红薯种植、肉牛和肉羊养殖规模。截至目前,苇山村红薯种植面积从2020年70亩扩大到95亩,肉牛、肉羊养殖数量比去年增加了250头。

苇山村春山溪谷休闲度假区俯拍图。

苇山村环境优美,适合休闲旅游。驻村工作队利用村子的自然环境优势,谋划发展乡村旅游产业,提出了坚持开放引领和民俗特色相结合、休闲运动与乡村旅游相结合、基础设施和提升功能相结合、产业项目和集体经济相结合的总体思路,探索“体育+赛事+旅游”的功能融合,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

“乡村旅游,就得要有乡村味。”徐国旗说。依托春山溪谷景区,村里修旧如旧,在保护好既有风貌的前提下,对民居进行合理改造。2018年,苇山村被定为省级古村落保护村。驻村工作队多次组织村民到栾川、故县、罗岭等地学习农家乐经营经验。不少村民办起了农家乐,开起了民宿。目前,29户农家宾馆已具备接待能力。

除种植烟叶、红薯、红小豆外,薛结石老两口还在去年新建的搬迁房里开起了农家乐。

洛阳石化驻村干部来到村民家中询问农家乐经营状况。

苇山村所在的嶕峣山区域有着独特的丘陵地貌,弯道起伏变化,是自行车户外运动的绝佳场地。2018年,地方政府对洛阳石化捐款修建的道路进行了升级改造,建成标准的山地自行车赛道。近两年来,苇山村已举办了两场国际自行车赛事。

“未来,苇山村要打造成河南省户外自行车培训集散地、洛阳市旅游康养度假区和沟域经济示范村。”徐国旗对此满怀信心。

自行车队员们正在山间公路训练,道路两侧长满了核桃、烟叶等经济作物。

2020年,洛阳石化投资79万元为苇山村修建了3个三星级旅游公厕、1个标准化卫生室,并于今年花费45万元为村里安装了300盏太阳能路灯,照亮山村夜晚,助力美丽乡村建设。

2021年5月,苇山村被确定为洛阳市乡村振兴示范村。

苇山村新貌。

苇山村小学的孩子们收到洛阳石化捐赠的学习用具后开心地露出笑容。

徐国旗说:“下一步,我们按照地方政府规划,将生态涵养区向春山溪谷景区延伸,形成连片小水系景观,建设部分步道、道路、休息亭等配套设施,进一步提升苇山村休闲旅游自然环境,努力把苇山村建设成为集乡村旅游、休闲度假、户外运动、民俗体验、研学旅行为一体的特色乡村,蹚出一条独具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