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繁 王鑫
“假如我是诗人,我将以满腔的热情写下最美的诗篇,献给我们可爱的驻村第一书记程叔叔,是他鼓励我们努力学习。”11月初,在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市西吉县白崖乡库房沟村中心小学,五年级学生马晓霞正在朗读她的作文。
马晓霞作文里的程叔叔是宁夏能化公司驻库房沟村工作队的第一书记程峰。今年7月,该公司派出9名干部、骨干分别到宁夏回族自治区西吉县白崖乡库房沟村、永宁县胜利乡黄羊滩社区和大武口星海镇隆惠村任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员,从城市“移居”农村,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工作贡献石化力量。
从“山海情”到“石化情”
在《山海情》电视剧里,30年前的宁夏西吉县人民响应国家扶贫政策号召,完成易地搬迁,将风沙走石的干沙滩建设成寸土寸金的“金沙滩”。30年后,宁夏能化的驻村工作队来到西吉县,开展驻村工作,演绎石化情。
西吉县地处宁夏人口最多的六盘山集中连片特困区,贫困面广、贫困人口多、贫困程度深,是宁夏唯一脱贫攻坚挂牌督战县。2020年11月,经过数万名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西吉县正式退出贫困县序列。
脱贫攻坚全面完成,乡村振兴的号角吹响。程峰所在的工作队驻村后,第一时间摸排了村里的党员名单,建立了“库房沟村党员之家”微信群,带领全体党员到将台堡、单家集等红色教育基地开展红色教育,提高党员党性修养,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他们先后开展了5次专题党课,宣讲国家有关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等政策,同时向大家讲述石油精神和石化传统小故事,加深了村民对中国石化的认识,引导村民艰苦奋斗自力更生。
村里村外、田间地头总是能看到驻村队员的身影,他们入户走访,了解农户家庭情况,与他们心贴心交流;义务劳动,为群众打扫房前屋后、为农户抢收庄稼……短短几个月,驻村队员的脸上都出现了“高原红”。“但感觉我们与村民的心更近了。”程峰兴奋地说。
从“化工人”到“教书匠”
在程峰的朋友圈里,总是出现带有“回乡”“丰收”“跟党走”“感党恩”等字眼的文章与诗句,还有孩童嬉戏、牛羊成群、庄稼满地的照片。国企职工“摇身一变”成了地道庄稼人,他早已把自己当成村里的一员,把村民的事当成自己的家事。
“驻村队的叔叔经常给我们辅导作业。他们说一定要好好学习,长大以后走出大山学本领,将来建设家乡、报效祖国。”提起驻村队员,马晓霞心中充满着感激与崇拜,而程峰从心里把他们当成了自己的孩子。
几乎每天晚上,他都会坐在西北特有的炕头上,为兄妹三人辅导作业。一口重庆普通话时常让孩子们听不懂,但他总是一遍遍耐心讲解。他为孩子们辅导作文,教授他们写作知识。他带孩子们了解大山外的世界,鼓励孩子们努力学习走出大山……今年7月,马晓霞的大姐开始职高实习,程峰又将她推荐到远在几百里之外的宁夏能化公司食堂工作,为这个家庭增了一份收入。
从“搞生产”到为群众办实事
“为群众办实事,就要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把事办到群众心里去。”这是该公司驻永宁县胜利乡黄羊滩社区工作队第一书记朱建民经常跟工作队员说的话。驻村以后,他所在的工作队开展了一系列“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
9月,因连续降雨,黄羊滩居民房屋巷道内积水严重,出行困难。接到消息后,工作队同社区工作人员前往现场查看巷道内积水情况,制定解决方案并监督实施,解决了雨天居民出行困难的问题。他们还全程参与居民卫生间改造项目,监督施工进度、及时解决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顺利完成农七队92户居民的卫生间改造,解决了居民“如厕脏、如厕难”等问题。“驻村队的3位同志就像家人一样关心我们、帮助我们,有困难找他们,我们心里踏实。”黄羊滩村民说道。
在大武口星海镇隆惠村,驻村队为了能够将驻村帮扶工作落到实处,结合地方组织的大调研行动进行入户走访,先后摸排掌握了800余户2000余名居民的家庭基本情况,与地方领导一同对经济基础较薄弱的群众开展深入座谈交流和情况摸排,共同商讨解决办法。他们克服食宿不便,放弃节假日休息时间,积极投入驻地老旧温棚改造、村产业发展规划、人居环境改造方案等工作中。
“我们从城市‘移居’农村,就要把自己当成村里的一分子,既然选择驻村,就要踏踏实实干出实实在在的事,为中国石化增光添彩,为乡村振兴贡献力量。”隆惠村驻村第一书记张志鸿说道。
新“村民”来到乡村,为村民送去了帮扶和温暖,凝聚的是力量和人心,彰显的是石化人的责任与担当,体现的是乡村振兴的信心与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