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暖季”开始,连日来,作为保障西北油田冬季勘探开发的“西南热力人”,成为供暖期间里最为忙碌的人,设备巡检、锅炉维护、耗材采购......他们把“办实事、担使命”写在保供最前线,刻在探勘开发最需要的地方,成为了一股“红色暖流”,汇聚起“寒战”的“西南力量”。
现在就让我们走近西南石油工程公司油田工程服务分公司的“西南热力人”,看看他们是怎么样成为冬季勘探开发的“红色暖流”。
10月8日,刚迎寒露,大漠戈壁上就有了“冬的气息”,供暖前准备工作早已拉开大幕。风冷如刀、寒气逼人。热力员工在清晨吊装作业,准备将锅炉设备吊装运往各钻井现场 。
供暖前准备工作早已拉开大幕。基地焊工提前预制暖气片。每口供暖井队现场需要50片左右的暖气片,而这些暖气片都是热力队自制焊接而来。
“兵马未动,燃料先行”。新一季供暖期“开战”在即,西南热力人早已穿行在工区各个钻井现场,忙碌地安装燃气管线、围栏、暖气片,装卸LNG储罐,确保各项工作准备,持续供暖不停炉。每台气化撬储罐能存储4吨液化天然气,可保障3天的供暖燃料,一般都会提前一天计划安排卸液。
除了保障井队冬季供暖外,他们还遴选抽组的检修队,分赴周边乡镇开展锅炉检修工作,帮助地方渡过难关,把温暖送到人民群众身边。
图为西南热力队员工为塔里木乡政府检修锅炉。
作为中石化唯一一支具有供暖甲级资质的队伍,西南热力队已在西北油田从事供暖业务20余年。
2018年,随着全国范围内“煤改气”政策的推行,西南热力队主动作为,完成“LNG+气化撬+蒸汽锅炉” 升级改造,一举结束塔河油田二十年来燃煤锅炉供暖的历史。更高效、更清洁、更平稳的供暖体系模式,赢得西北工区市场优良口碑。每个供暖季,热力队都会因供暖任务完成出色受到西北油田在全工区内通报表扬。
图为西南热力队接受表彰
为有效做好80余口井的供暖,西南热力队充分考虑井位分散、点多面广线长等现状,结合井位距离、路况较差等现场情况,一井一策制定供暖和维保方案。
待前期设备维保工作完成后,保障供暖运行四名值班人员的培训工作就变得异常重要。每个供暖季,因供暖任务重,西南热力队都会招聘大量季节性用工,并进行现场培训。
整个供暖季,他们都要两班倒坚守现场,与井队人员同吃同住,负责整个供暖期设备的平稳运行。巡检维修、记录数据、调整压力、补充燃料、迎接检查都将是他们未来五个月的每天都要完成的工作。
每个供暖现场,除锅炉和气化撬主要设备外,还有配套的供水系统以及千余米蒸汽管线和数量众多的暖气片分布在井场各处,为钻井队关键装备及全体员工输送源源不断的暖气供应,保障钻井队在极寒天气下正常钻进。
供暖结束后,所有供暖设备又要拆装撤回,在基地里完成维保检修后等待下一个供暖期的到来。
整个供暖期是每年的11月15日到次年的3月15日,这期间,“西南热力人”错过了春节,在万家团聚之时,坚守大漠、和衣而睡、枕戈寝甲。不仅因为他们肩上扛着“南风送暖”的使命,更因为他们身后连着千家万户的幸福温暖。
随着西北油田分公司增储上产目标推进,工区内钻井井位逐年增多,供暖需求进一步增大,今年西南热力队的供暖面积将超过100余万平方米,但西南热力人仍然会扛起“使命”夺门而出,顶着寒风飞奔而去,用满腔的热忱对抗寒冷。
文图提供:孙岩 宋胜波
责任编辑:李明泽
题图设计:刘 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