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对石油父子的红色“藏宝匣”

—— 建党百年沧桑史,万枚藏品寄情怀


“我和父亲的藏品都在这几个匣子里,这是我们父子几十年的红色情怀。”

12月3日下午,记者来到江汉油田基地发展中心市场业务服务部老党员屈建平的家,话语间他打开几个颜色斑驳的匣子,一件件红色藏品映入记者的眼帘。

屈建平是江汉油田的“红色藏品收藏家”,为什么这么说?屈建平的藏品种类各式各样,包括像章、党章等,有1万余件,他告诉记者,自己主要的藏品是毛主席像章,每一枚纪念章都有一个主题。

“我对红色藏品的眷恋,源于父亲收藏的像章。”屈建平说父亲是原江汉油田钻井处钻前大队保卫,年轻时光荣地参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退伍后来到油田工作,父亲非常感激毛主席和中国共产党的恩情,最大的兴趣就是喜欢收藏毛主席像章。

儿时的屈建平经常被父亲拉在身边,打开“藏宝匣”听他讲像章背后的故事。

“我们家要不忘党恩。”父亲的话语在屈建平幼小的心灵中落了种子,发了芽。父亲去世后,屈建平在整理遗物时,发现了父亲珍藏的各种材质的毛主席像章,总会回忆起儿时和父亲一起打开“藏宝匣”,将像章拿出来抚摸、观看的日子。

从1990年开始,屈建平延续父亲红色情怀,走上收藏之路。 “为了拥有一件和毛主席像章有关的藏品,我可以跨越万水千山,一定找到它,拥有它,欣赏它,热爱它。”屈建平收藏之路上,去的最多的地方就是长沙古玩城,这里全国最大的红色藏品集散地,如果赶上毛泽东诞辰纪念日,会举办有关的纪念藏品交流会,是全国红色藏品收藏家的盛会。屈建平每到此时,总会赶赴长沙,参与活动,会用自己的藏品与人交流分享,每次都会他小心翼翼将毛主席像章用布包裹起来,带回家中,捧到木匣子里,仿佛当年父亲对待像章的样子。

今年6月份,江汉油田掀起“学党史”热潮。屈建平积极配合江汉油田工会举办的庆祝建党100周年摄影、书画、红色收藏三联展工作,在自己的藏品中精选出70余件党章、毛主席像章等红色藏品,摆放在文化宫展览专柜里,供人参观。为达到较好的传播效果,他还精心设计“忠于党”三个字作为藏品摆放图案。

这些红色展品展出后,在员工中获得了极大的反响。“在藏品中学党史,了解背后的故事,让我们对党的发展历程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看了展品,感受到我们党一路走来的艰辛、经验和教训,我将怀揣红色情怀,努力工作,不负党恩。”

建党百年沧桑史,万枚藏品寄情怀。

屈建平父子延续半个世纪的红色情怀,感染了无数人,也让他继续行走在收藏之路上。屈建平捧着沉甸甸的传承了半个世纪的“藏宝匣”,告诉记者:“我希望通过展览藏品,讲述党的前进史,让党员群众铭记党的恩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坚定跟党走的信念,这就是我们父子收藏红色藏品的最大意义。”

(黄慧 李兰兰 林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