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油田利用丰富的风能和太阳能,完善的供电网络,巨大的供电消纳能力,闲置的场地和厂房屋顶,大力发展绿电,构建多能互补的供电系统。


1月14日6时,河南油田水电厂维修大队低压检修班班长环加兵带着员工扛着梯子,背着水桶,拿着维修工具,爬上楼顶,开始清洗光伏板,巡检光伏发电设备。

水电厂区域的光伏发电设备分布在11栋楼的楼顶,有9856块光伏板、54个逆变器、13个汇流箱、9个动力柜、63个光伏组件。

太阳出来以后,光伏发电设备就要开始储能,清洗、维修工作就无法进行。要赶在太阳出来之前完成清洗、巡检工作,环加兵他们必须和太阳“赛跑”。

河南油田光伏发电项目建设者,正在做项目投运前的检验工作,确保项目安全运行。

河南油田充分利用闲置场地和厂房屋顶,建设9个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

在光伏发电方面,截至2021年底,河南油田通过自建和合作方式,安排实施分布式光伏电站9个,总装机容量6380千瓦,设计年发电量约680万千瓦时,每年可节约购电成本及运维创收140万元、减少碳排放6400吨。

他们与专业风电公司合作,在采油二厂区域建设总装机容量30800千瓦的风力发电项目,每年可发绿电7600万千瓦时、节约购电费用1400万元、减少碳排放7万吨。

光伏发电、风力发电所发电量就近消纳,余电并入油田电网。追风逐日,河南油田努力构建多能互补的电力供应系统,提高清洁能源使用效率效益。

围绕“提升光伏发电效能”目标,河南油田光伏发电设备运行维护单位水电厂,加强员工技能培训,实现运行维护科学化、规范化、标准化,努力向新能源要效益。

新能源又称非常规能源,是指煤炭、石油、天然气等一次性非再生的常规能源之外的能源,主要有太阳能、风能、氢能、生物质能、地热能、余热能、海洋能、核能等新型清洁绿色能源。

新能源资源丰富、绿色、低碳、可再生,是最有前景的替代能源。

河南油田矿权区范围内有丰富的风能、太阳能、余热和土地资源,具有完备的电力资质和管理技术队伍。

这是河南油田利用变电站升级改造后的闲置场地建设的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其发电电能直接汇入油田电网,实现输送线路最短化,发电效率最大化。

绿色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鲜明底色。油田既是能源生产企业,也是能源消耗企业。河南油田谋划“十四五”发展规划时,积极融入国家能源安全新战略,集团公司“一基两翼三新”产业格局和“油气氢电服”综合能源体系,有序布局光伏发电、风能发电、余热(地热)利用等新能源业务,着力构建多能互补的综合能源利用体系,至“十四五”末,实现年发绿电1亿千瓦时,绿电使用率超过20%,年降本增收约3500万元,年减少碳排放12万吨,为集团公司打造世界领先洁净能源化工公司作出积极贡献。

下二门新星余热站员工田杰玲,启动双级离心式冷水机组,给蓄能罐送热水。

1月15日零时,下二门新星余热站员工田杰玲,来到双级离心式冷水机组操作面板前,按下启运按钮。随着电机启动的轰鸣声,离心机运转起来,给蓄能罐送去77摄氏度的热水。这部分热水通过二次供热泵和换热器,把油井掺水温度由54摄氏度加热到68摄氏度,替代了原来的燃气加热掺水方式。

余热能是指生产过程中释放出来的可被利用的热能。下二门联合站年产油田采出水438万立方米,采出水平均温度43摄氏度,每天可回收热量9500千焦。2014年,油田与新星公司合作,对下二门联合站污水开展余热利用,建设规模13.5万吉焦。这个项目,是中国石化集团公司第一个油田余热利用项目。项目每年可减少天然气用量210万立方米,减少碳排放4600吨。

这两座大罐是下二门新星余热站的蓄能罐。每座罐可储蓄热水2000立方米。

河南油田目前运行的注汽锅炉,所排烟气温度约55摄氏度左右。他们采用烟气深度余热换热技术,对采油二厂2台注汽锅炉进行烟气余热深度利用改造,年利用烟气余热2.8万吉焦,减少天然气用量90万立方米,减排二氧化碳1960吨。

河南油田与新星公司合作,实施了南阳科研生产基地地热能供暖供冷项目。项目由新星公司投资建设,油田享受优惠采暖价格。项目建设规模约8.2万平方米,一个采暖期可减少暖气费、电费支出170万元,每年可减排二氧化碳1000吨。

根据油田电网消纳能力情况,河南油田将在规模发展上下功夫,在关键技术上求突破,在运营模式上抓创新,实现新能源与油气生产同频共振,在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现碳达峰、碳中和进程中发挥应有作用。

河南油田新能源业务与油气生产同频共振。




图文提供:徐晓峰 李如飞 马跃东

题图设计:剪万鹏

编辑:蒋文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