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融入自贸港建设迈向“两次腾飞”
来源:中国石化报
时间:2022-02-16 08:38
积极融入海南自贸港建设,设置32项“打造产业制高点”指标,多维度开展对标追标行动;以打造乙烯智能工程为试点,深入推进物理工厂数字化、项目管理信息化、现场管理智慧化;深化体制机制改革,精简机构人员提效,稳妥完成运行部机构优化调整;依托海南省和中国石化的重点工程项目,以百万吨乙烯建设为引擎,以二期乙烯及配套项目推动为契机,努力实现“两次腾飞”。
汪剑波
海南炼化深入学习贯彻集团公司工作会议精神,组织领导干部员工重温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海南自贸港建设的各项重要指示精神,切实把学习成果转化为谋划发展的具体思路,积极融入自贸港建设,锚定“坚守两条底线,打造两项工程,实现两次腾飞”的“十四五”战略目标阔步前行。
坚守安全环保和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两条底线”。坚守安全本色。严格落实“一把手安全连线”视频会有关要求,分解督办总经理2号令57项任务,推动HSE管理体系有效运行。牢固树立“安全阀起跳就是事故”“泄漏就是事故”“环保超标排放就是事故”的理念,做实“五个回归”溯源分析,持续固化交底与反交底工作,从严执行事故事件“四不放过”,开展“三查三反”全员大讨论活动,现场动火作业数量较计划压减9%,完成1个重大隐患治理项目。擦亮绿色底色。按照集团公司“绿色转型走在行业前列”部署,对标世界一流,从安全绿色、盈利水平、运营水平、质量水平4个维度,设置了32项“打造产业制高点”指标,多维度开展对标追标行动。截至2021年底,有17项指标较2020年实现更优,其中8项指标在世界领先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在安全环保工作方面,16项主要环保指标有11项处于国际国内先进水平。两条底线为发展增添成色,2021年公司全年加工原油量、利润总额创历史新高。综合商品率、加工损失率等均创历史最优水平。
打造智能和人才“两项工程”。加速布局智能工程。加快推动传统管理向数字化转型,以打造乙烯智能工程为试点,深化推广物理工厂数字化、项目管理信息化、现场管理智慧化的“三化”理念,投用石化行业首个5G专网,充分利用AI智能算法和大数据技术,打造项目建设全方位立体化管理体系。深度建立信息化智能化思维,以5G全覆盖为载体,以生产经营+资产管理+工程建设+HSE管理等领域数据治理体系建设为重点突破,实现数据全生命周期管理,打造高效协同顺畅的业务流,向高效智能工厂迈进。深入实施人才工程。结合公司员工队伍平均年龄32岁的实际,抓好青工、操作、技术、管理四个线条培训。先破后立深化体制机制改革,精简机构人员提效,压缩管理层级,稳妥完成运行部机构优化调整。推行机关部门“三定”优化,实现“大岗位设置、全流程管控、信息化提效”。按照“全体起立、有进有出”原则,机关部门所有岗位进行公开竞聘,实现干部员工“能进能出”,人岗适配度更高。
以重点项目建设为依托实现“两次腾飞”。第一次腾飞以百万吨乙烯建设为引擎。该项目是海南省和中国石化的重点工程项目,竣工投产后将直接拉动价值超1000亿元的下游产业,对于助力海南自贸港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2021年以来,围绕做强做优炼油、乙烯、芳烃三大产业链,积极应对疫情反复、台风、材料及海运价格上涨、能耗双控限产限电等严峻挑战,加快乙烯项目建设进度,累计整体进度完成80.64%。第二次腾飞以二期乙烯及配套项目为契机。按照集团公司“做强做优炼油、乙烯、芳烃三大产业链”部署要求,全力推进二期乙烯一体化、乙烯原料优化、新建中压锅炉项目,做优炼化一体化优化。做好新能源规划布局,光伏电站维保基地单体顺利并网。聚焦集团公司“加快打造技术先导型公司”目标,依托洋浦石化新材料院士工作站,加快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提前研究布局下游延伸新材料产业,展现产业链长新担当。
(作者为海南炼化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
(责任编辑:苟澜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