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世界领先的危化品安全科技创新平台
来源:中国石化报
时间:2022-03-15 09:39
以集团公司主题行动统领全年各项工作,结合集团公司工作会议部署要求,全力攻克“卡脖子”技术,稳步推动基础研究,高标准推进国家危险化学品安全(青岛)研究院(基地)建设,加快打造国家化学品安全“一平台”“一中心”“一基地”,为中国石化打造技术先导型公司作出贡献,为能源化工产业安全、高质量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杨 哲
连日来,青岛安全工程研究院广大干部员工学习领会集团公司“牢记嘱托、再立新功、再创佳绩,喜迎二十大”主题行动精神及内涵,结合集团公司工作会议部署要求,全力攻克“卡脖子”技术,稳步推动基础研究,高标准推进国家危险化学品安全(青岛)研究院(基地)建设,加快打造国家化学品安全“一平台”“一中心”“一基地”,即引领性技术研发平台、安全监管运行支撑中心、高端人才支持基地,为中国石化打造技术先导型公司作出贡献,为能源化工产业安全、高质量发展提供技术支撑,在担当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上再立新功、再创佳绩。
聚焦“卡脖子”问题,全力推动核心技术攻关。青岛安全工程研究院围绕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重大科技需求,聚焦关键共性问题,构建覆盖工艺技术、设备装备、工程建设、运行维护、人员管理各方面的本质安全技术研发体系,以集团公司重大科技项目、“十条龙”攻关项目等重点项目为切入口,着力攻克化工全流程风险评估与控制、基于过程强化的本质安全新工艺升级、设备设施腐蚀防控与健康状态监测、安全功能新材料、安全控制系统等关键技术,推动企业本质安全跃升。紧跟新能源产业发展趋势,聚焦氢能产业全链条安全生产风险,大力开展氢能燃爆特性等相关基础研究,研发供氢母站和管束车安全充装等关键技术装备,研究开发氢能大数据监管与风险预警平台,全力保障集团公司氢能产业安全发展。
聚焦重大风险防控,全力做好安全技术支撑。青岛安全工程研究院坚持以系统防控HSE重大风险为主线,发挥技术优势,为集团公司落实安全生产整治提升三年专项行动、危险化学品安全风险集中治理提供系统化支撑。推进“工业互联网+危化安全生产”工程,建成拥有核心数据、模型和工具的风险管控平台,并在系统内96家企业6385套装置上应用。建设老旧装置长周期安全运行技术体系,针对老旧装置运行周期长、设备可靠性不易判断、涉及影响因素复杂等特点,开发老旧装置安全风险评估与分级管控系统,形成老旧装置与设备可靠性动态评价、安全寿命实时预测技术,开发老旧装置立体泄漏智能监测网络技术和检测装备。实施大型油气储存基地本质安全提升工程,针对大型油气储存基地雷电预警系统等问题,研究形成系列指导意见,研发应用老旧储罐新型防渗改造技术和关键安全装备,推进罐区本质安全水平提升。
聚焦汇才引智,全力打造科技创新人才高地。青岛安全工程研究院全力推进化学品安全国家重点实验室、危化品重大事故防控技术支撑基地等平台基地建设。加强与国内科研院所、高校、企业等的合作交流,强化国际合作,推进关键性技术协同攻关,特别是以应急管理部氢能安全重点实验室培育、氢能安全战略联盟建设运行、氢能安全标准化分技术委员会筹建为契机,协调资源力量,着力打造国家级氢能安全生态圈。坚持引进与培养相结合,完善激励机制,做好重点人才引进与调配工作,强化外部高层次人才引进与使用,加大优秀人才发掘和培养力度,让人才在多学科、多领域中学习成长,逐步培养国家危险化学品安全领域学术带头人,建设打造国家危险化学品安全高层次专业人才储备基地。
(作者为青岛安全工程研究院院长)
(责任编辑:苟澜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