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奇君,女,1926年6月出生,中共党员,南京工程公司离休职工走过战火纷飞的岁月,亲历了繁荣富强的新时代。鲐背之年的周奇君感念党的恩情,在建党100周年之际,交纳了100万元特殊党费。她如今最大的心愿,就是奔赴建军100周年的世纪之约。
3月的南京,处处洋溢着春意。97岁的周奇君每天都会花上1个小时,在家门口的公园走上4个来回。
提起周奇君,邻居们并不陌生,清晨便能看到她下楼锻炼的身影。但很少有人知道,这位衣着朴素、背有些驼的老人在建党100周年之际,交纳了100万元特殊党费。
“这100万元党费,是母亲为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特意准备的生日礼物。”周奇君的儿子杨卫军在建党90周年时,便发现母亲萌生了要为建党百年献礼的念头。从小在红色家风的耳濡目染中长大的他没有半点意外,反而鼓励母亲,要健康饮食、科学起居,以便更好地达成心愿。
周奇君家里的陈设十分朴素,依然是20世纪七八十年代的样子。只是,家里的钟表始终比正常时间提前了10分钟。她说:“之所以把指针拨快,就是想要跑在时间的前面。”
10多年来,周奇君保持着简朴而规律的生活方式。她将每月攒下来的工资都存进银行账户里,还不时叮嘱儿子:“万一我不在了,这笔钱千万不能动,一定要在建党100周年这个好日子交给党。”
由于数额巨大,考虑到老人的实际情况,南京工程公司党委曾多次做她的思想工作,建议适当减少额度,但她态度坚决地表示,这是自己的夙愿。起初,周奇君不愿张扬此事,也不许大家向外透露自己的真实姓名。南京工程公司从传承红色基因、牢记初心使命、开展革命传统教育的角度与她反复沟通,老人才同意公开这件事。
这笔特殊党费的故事经过中国石化报社的多个媒体平台刊发后,在社会和读者间引发强烈反响。有网友留言:“英雄原来就在我们身边,让我们年轻党员看到了真实版初心。”
离休前,周奇君在单位就是热心人,谁家有困难,她都会主动施以援手。职工分房时,她主动要求把楼层好的房子留给“更困难的职工”,把位置不好的留给自己。搬进新房后,她又自掏腰包,给一楼的楼梯加装扶手,方便楼内老人出行。
汶川地震时,周奇君主动交纳了2500元特殊党费支援灾区建设。2020年武汉新冠疫情发生后,她冒雨坐着轮椅把10万元送到公司,并附上了一封言辞恳切的信:“我是一名共产党员,应该急党所急,自愿捐款10万元!”
最近两年,周奇君的背更驼了,走起路来也有些力不从心,但她说:“我得和时间赛跑。”因为她踌躇满志地计划,在建军100周年时,要再准备一份“生日礼物”。(李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