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开发“沉睡的宝藏”,10年来,江苏油田页岩油项目组收集近30000项次实验数据,锻造出10项工程地质撒手锏技术,破译了内陆断块型页岩油勘探开发密码。“苏北盆地11亿吨页岩油资源被激活”入选2022年度央企二十大超级工程;苏北盆地页岩油新区新层系勘探重大突破获得集团公司2022年度油气勘探突破特等奖,并入选中国石化2022年十大油气勘探发现成果。
页岩油项目组的成员怎么都忘不了,2022年大年初七,那个满天飞雪的日子。
随着放喷手轮的转动,一股强大的油流从花页1HF井5000多米的地层深处挣脱束缚,冲出地面。
“我们的第一口页岩油井,成功啦!”为了这一刻,他们已默默坚守10年。
江苏油田资源禀赋差,油气产量一直徘徊不前。为寻求新的接替资源,2012年,他们组建非常规项目组,启动页岩油勘探研究。彼时,江苏油田地质研究院(现勘探开发研究院)的高级工程师刘世丽担任组长,带领段宏亮、刘成杰、程海生、王红伟等一干成员,成为江苏油田这一领域最早的拓荒者。
江苏油田主力探区苏北盆地资源丰度低,页岩油地质资料空白、理论基础空白、技术手段空白。在“一穷三白”的基础上“闹革命”,多数人不看好。
2019年秋,江苏油田聚焦主责主业,开启“常非并进”新战略,一个由油田领导挂帅、集全油田之力的页岩油攻关项目组顺势成立。
苏北盆地页岩油资源量有多少?它们隐藏在哪里?具不具备商业开发价值……面对成团疑问,大家憋着一股劲,寻找答案。
2019年冬,刘世丽、段宏亮、刘成杰等人,蹲守冰窖似的岩芯库60多天,将1840余米泥页岩岩芯擦了又擦、描了又描,用冻僵的手攒出了第一手研究资料,用更系统的3万余项次实验数据,把一个个问号掰成感叹号,证实苏北盆地页岩油大有潜力、大可作为。
2021年5月28日,风险探井花页1HF井在一片希冀和质疑声中开钻。
为了将这口第一井打成争气井、希望井,项目组邀请国内专家“云端”问诊,召开各类方案论证会近20次,仅压裂段数1项参数,就推倒重来5次,反复计算750多次。
施工中,项目组坚持地质工程一体化,多方联动,协力攻关。为了取全取准岩芯,近花甲的油田首席专家肖秋生,坚守井场3天3夜没合眼,带领团队打好了关键一仗。
十年磨一剑。江苏油田页岩油攻关项目组大获全胜。
那一瞬间的喜悦,很难用语言描述。其间艰辛,也只有个中人明白。
十年间,地质负责人段宏亮和工程负责人窦正道青丝熬成白发,早已习惯把办公室当家,过惯“5+2”“白+黑”的日子。
十年间,老师傅刘成杰退休了。告别之时,他捧着一本本厚厚的研究资料郑重地对后生们说,这是他的宝贝。
十年间,70后的刘世丽在钻遇目的层时,刺骨寒风中一站就是8个小时,腿冻僵了、脸冻麻了也不后撤半步。
十年间的故事,还有很多,很多。
项目组积攒着喜悦,继续攻坚,接连打出花2侧HF、花页3HF等高产井。他们,正张开双手,迎接苏北页岩油勘探开发的春天。(李静 潘月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