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建超,1983年4月出生,中共党员,青岛炼化炼油工艺专家,2008年至今,先后被评为集团公司劳动模范、碳资产管理先进个人、持续攻坚创效行动先进个人,先后获青岛炼化“优秀共产党员”“劳动模范”“HSE先进个人”“最美青工”等称号曾有民营企业开出百万元年薪要挖他,简建超拒绝了,他说中国石化有他建设世界一流炼化企业的梦想和志同道合的同事。入职18年,如今不到40岁的他已成长为公司炼油工艺专家,成功建成炼油全流程模拟模型,每年提出并实施生产优化方案50多项,助力青岛炼化盈利能力达到集团公司炼油企业领先水平。
18年前,简建超与21世纪国内首套单系列千万吨级炼厂初次相识;18年后,不到40岁的他意气风发,成长为青岛炼化炼油工艺专家。
2005年,简建超从西安交通大学毕业,入职青岛炼化。“当时国内炼化企业最大的单系列装置没有超过1000万吨的。”简建超说,自己学的是化工专业,对参与建设世界一流炼化企业充满热情与期待。
作为一名初出茅庐的大学生,简建超在接受为期两年的培训后,于2007年底参与到当时国内单套规模最大的1000万吨/年常减压装置开工当中。
行业内常说“新装置开工就是开仪表”,而简建超承担的便是装置DCS(分散控制系统)组态和仪表联校工作。那年的春节,简建超放弃回家探亲机会,留守在装置现场开展“三查四定”工作。在3个月的时间里,他组织完成全装置DCS组态和67个联锁回路、159个控制阀、1352块测量仪表的调试工作。
到了装置正式引油开工的时候,他连续10天坚守在装置现场,引导各班组人员逐个熟悉仪表操作,创造了国内用工最少、规模最大常减压装置开工纪录。简建超因此荣立个人开工三等功。
2009年,集团公司开始推广应用“炼油全流程优化” 技术。这项技术非常复杂,全是英文软件且没有学习资料。凭着在开工及平日工作中的优异表现,简建超被调到生产技术部开展这项工作。“如果我们有这样的技术,盈利水平和技术指标肯定能提高,单系列千万吨级炼油厂的规模优势会更加突出。”简建超暗暗下定决心。
此后的6个月里,他白天学习现场流程和工艺原理,晚上查阅资料到两三点钟,“那段时间,睡一个囫囵觉都成了奢望”。简建超逐渐精通了软件的使用,成功建成炼油全流程模拟模型,并以此为基础开展生产优化工作。
此后,他每年提出并实施生产优化方案50多项,其中多项方案被评为青岛炼化年度“十大金点子”。他在2014年被聘为青岛炼化最年轻的高级工程师,先后受邀到30多家企业开展技术服务和培训授课,并作为主要成员,获集团公司“炼油全流程优化技术开发与推广应用”科技进步二等奖。
在青岛炼化,同事都称简建超为“简专家”“简大神”,关于他的“传奇”故事,数不胜数。
曾有民营炼化企业开出百万元年薪要挖他,简建超拒绝了:“这么多年来,我与青岛炼化一同成长,它是我的伙伴,也给了我成长的平台,这份情感是不能用金钱来衡量的。”在简建超看来,这里有他建设世界一流炼化企业的梦想和志同道合的同事。(刘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