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石化报 时间:2023-07-07 15:58
1983—2023
●1983年
2月19日 党中央、国务院决定:组建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组织形式为部一级经济实体。
7月12日 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成立大会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原隶属石油部、化工部、纺织部和地方的39家企业及其他企事业单位相继划入石化总公司。
7月13日 国务院成立重大技术装备领导小组及办公室,组织全国力量对10个重大项目进行国产化。其中,乙烯国产化领导小组和办公室设在石化总公司。
●1984年
12月29日 中国石化总公司与商业部联合印发通知,宣布自1985年1月1日起,国内石油产品经营业务由中国石化总公司统一管理;原商业部石油局(中国石油公司)及其直属单位,成建制划归中国石化总公司,成立中国石化销售公司。
●1985年
2月26日 国家计委批准上海30万吨乙烯装置(三期工程)建设资金由上海石化自行筹集。这是中国首次由建设单位通过向社会集资形式建设国家重点工程。
12月9日 国家计委批准广州石化总厂购买南斯拉夫停建炼厂设备的可行性研究报告。这是中南两国贸易史上最大的双边贸易项目。这套设备达到20世纪80年代初世界先进水平。
●1986年
1月13日 燕山石化研究院银催化剂装置建成试运行,生产出20千克银催化剂,打破了中国银催化剂依赖进口的局面。
8月4日 大庆30万吨/年乙烯一期工程投产。国务院致电祝贺。
●1987年
3月17日 国内第一套1万吨/年凡士林加氢精制装置在金陵石化建成投产,填补了国内空白。
4月1日 国内第一套戊烷油加氢精制装置在齐鲁石化建成投运。
9月 扬子石化30万吨/年乙烯一阶段工程、齐鲁石化30万吨/年乙烯一期工程建成投产。国务院致电祝贺。
●1988年
7月1日 《中国石化报》创刊。
12月 燕山石化研究院向意大利埃尼弹性体公司转让两条年产3万吨丁苯热塑弹性体(SBS)和溶聚丁苯胶生产线的成套基础工程设计及全部文件,创汇125万美元。这是中国成套石化技术首次出口欧美发达国家。
本年 石化总公司首次承担国家定点扶贫任务,并成立石化总公司扶贫工作领导小组。
●1989年
5月 洛阳工程公司成功研制出专用新型润滑油——四号拉延油,结束了中国汽车工业30年来单一使用苏制润滑油膏的历史。
11月7日 中国第一套炼油型低醇烯比膨胀床MTBE(甲基叔丁基醚)工业化试验装置在镇海石化总厂试运投产。
11月28日 洛阳工程公司设计的巴陵石化长岭炼油化工厂100万吨/年重油催化裂化装置和产品精制装置建成投产,是设备国产化的第一套新建装置。
●1990年
1月8日~10日 中国自行开发的第一台新型裂解炉——辽阳石油化纤公司2万吨/年乙烯新型裂解炉(北方炉)通过国家验收。
4月16日 上海石化30万吨/年乙烯工程投产。国务院发来贺电,国务院总理李鹏剪彩并致辞。
7月30日 航天航空工业部致信感谢长城高级润滑油公司为长征二号捆绑式火箭发射成功提供润滑油服务。
11月11日 世界第一套6万吨/年催化裂解工业试验装置在济南炼油厂建成开车。
●1991年
3月12日~16日 中国石化开启“十条龙”攻关工作。
8月13日 中国第一套1250吨/年超稳分子筛装置在齐鲁石化建成投产,每年可配套生产国内急需的ZCM-7催化剂4000吨。
11月20日 中国第一套140万吨/年重油加氢装置在齐鲁石化胜利炼油厂开车成功。
11月25日 中国第一套万吨级SBS装置在巴陵石化通过石化总公司验收。
12月5日 国家大型石油化工装置国产化的起步项目——大连石化公司4万吨/年聚丙烯装置建成开车。
●1992年
4月20日 国内首套30万吨/年芳烃抽提工业试验装置在安庆石化建成投产。
5月26日 中国石化总公司、中国人民建设银行发行8亿元石化企业投资债券。这种发行方式在国内是第一次,走出了一条企业面向资金市场筹集资金的新路子。
●1993年
6月29日 上海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创立,先后在香港联交所、纽约证交所、上海证交所上市。
7月20日 国内首套利用催化裂化干气制苯乙烯装置在抚油二厂建成投产。
12月29日 中国第一座单系列年加工原油500万吨的大型炼油厂——洛阳石化的500万吨/年炼油工程通过国家验收。
●1994年
6月24日 天津石化涤纶厂被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确定为国内唯一生产化纤产品实物标样的厂家,结束了中国化纤工业40余年使用进口纤维做标样的历史。
10月1日 中国石化总公司北京设计院研制的催化裂化外取热器运往新加坡。这是中国自行开发的炼油专利技术设备第一次向国外出口。
10月25日 齐鲁石化氯碱厂粒碱装置建成开车并生产出合格粒碱,结束了中国粒碱产品依赖进口的历史。
11月30日 中国首套自行开发设计、独立建设、进行全流程试验的2.5万吨碳五分离示范性工业装置在上海石化通过国家技术鉴定。
●1995年
11月28日 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核准中国石化总公司申请注册的“中国石化”商标(中英文朝阳图案)、“火炬”服务商标(中国石化+火炬图案),注册证号为 787978。
本年 “八五”期间,中国石化总公司炼油加工能力达到1.6亿吨/年,占全国原油总加工能力的84.9%,成为仅次于壳牌公司和埃克森公司的世界第三大炼油公司。
●1996年
2月29日 扬子石化生产的乙烯产品装船运往泰国,标志着国产乙烯产品进入国际市场。
9月1日 中国第一套自行设计、自行建设、主要设备实现国产化的大型加氢裂化装置——镇海炼化80万吨/年加氢裂化装置工程设计和成套设备国产化成果通过鉴定。
●1997年
2月14日 茂名石化30万吨/年乙烯工程投产。国务院总理李鹏为工程剪彩并讲话。
11月10日 齐鲁石化兼并淄博化纤总厂和淄博石油化工厂的报道,被评为全国十大经济新闻之一。
11月19日 由金陵石化、扬子石化、仪征化纤、南化公司及江苏省石油集团有限公司组建而成的中国东联石化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成立暨揭牌仪式,该公司隶属国务院,是国家投资组建的国有独资公司。
●1998年
5月28日 国家级开发项目、国内第一台6万吨大型裂解炉——燕山石化6万吨CBL-III型裂解炉(简称:北方炉)正式进入开车阶段。
7月27日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成立大会在人民大会堂举行。胜利石油管理局等12个油田和输油企业划入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大庆石油化工总厂等19个炼化和销售企业划入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两大集团公司从1998年6月1日起,正式对划入企业行使管理权。
8月13日 从燕山石化等10个企业紧急调运的220万条编织袋运往长江抗洪抢险一线。至9月14日,中国石化累计向长江、松嫩灾区捐款捐物折合人民币1.74亿元。
10月20日 当时国内最大的直纺长丝项目——仪征化纤年产9万吨直纺长丝项目建成投产。
11月28日 当时国内最大的醋酸装置——川维15万吨/年醋酸装置建成投产。
●1999年
6月23日~24日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江泽民视察胜利油田并题词:发扬创业精神,从胜利走向胜利。
7月13日 中国石化首次进入世界企业500强,排名73位,位居中国6家上榜企业之首。
9月14日 金陵石化“NWA型无黏结剂5A分子筛工业制备及在Molex装置上工业应用”通过鉴定,打破了美国环球油品(UOP)公司在全球分子筛领域的长期垄断局面。
10月1日 中国石化全面启动无铅清洁汽油,即高清洁汽油销售。
12月31日 中国第一套年加工能力200万吨的渣油加氢脱硫国产化装置在茂名石化投料试车。
●2000年
2月4日 国务院决定:中国新星石油有限责任公司整体并入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
2月28日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成立大会举行。
10月18日 中国石化股票在纽约证券交易所正式挂牌交易。19日,中国石化股票分别在香港、伦敦正式挂牌交易。
11月8日 中原油田中标沙特3+1年钻井工程项目,中国钻井队伍首次进入沙特市场。
12月9日 中国第一套大型国产化聚酯装置——10万吨/年聚酯项目在仪征化纤涤纶一厂建成投产。
●2001年
8月8日 中国石化A股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成功挂牌上市交易。
8月30日 江汉油田第四石油机械厂研制成功国内首套2000型压裂机组,每套比进口同类产品可节约3000多万元。
12月21日 中国石化集团西部新区勘探指挥部在乌鲁木齐成立,指挥部统一管理西部新区的勘探工作。
12月 中国最大的聚乙烯反应器由南化公司制造完成。
●2002年
1月25日 国内第一座浅海海域自升式移动平台——胜利油田自主研制的胜利开发3号平台投产。
7月 集团公司派出第一批对口援藏干部。西藏自治区班戈县为中国石化对口援助县。
10月21日 中国石化进入澳门零售市场。
10月 胜利油田在东营凹陷北部郑家-王庄地区发现亿吨级稠油大油田。
●2003年
3月17日 合成纤维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在上海通过竣工验收。
4月15日 橡塑新型材料合成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在燕山石化通过竣工验收。
7月30日 川东北探区普光1井海相飞仙关组试获日产42.37万立方米高产工业气流,取得宣汉—达县地区普光构造天然气勘探重大突破,成为普光气田发现井。
●2004年
3月4日 中国石化冠名赞助F1中国大奖赛。
7月26日 中国石化进入香港零售市场。
8月28日 “中石化壳牌(江苏)石油销售有限公司”成立,成为中国第一家经国务院批准成立的成品油零售网络合资公司。
10月19日 中国石化长城润滑油成为中国极地考察船“雪龙号”独家专用油。11月23日,长城润滑油成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正式用油。12月31日,长城润滑油被正式认定为中国航天专用产品。
12月 西北石油局发现中国最大的古生界海相碳酸盐岩整装油田——12亿吨级塔河油气田。
●2005年
1月26日 国土资源部确认普光气田首期探明天然气储量1143.63亿立方米,为特大型整装气田。
3月9日~4月6日 胜利油田在准噶尔盆地部署的排2井试获高产,发现春光油田。
6月29日 上海赛科90万吨/年乙烯工程投入商业运行。
7月1日 国家主席胡锦涛与俄罗斯总统普京出席中国石化与俄罗斯国家石油公司《一号议定书》签字仪式。
11月19日 高桥石化聚醚扩建装置一期工程建成开车,产能达到20万吨/年,成为当时亚洲最大聚醚生产基地。
●2006年
2月28日 甬沪宁管网工程全面建成投产。工程包括建设宁波、舟山至上海和南京原油管道,全长861千米,设计输油能力4300万吨/年。
5月2日 扬子石化140万吨/年芳烃改扩建工程投产。
9月20日 国家统计局发布首届企业集团竞争力500强,中国石化位居大企业集团榜首。
●2007年
2月 亚洲第一个利用地下盐穴建成的储气库——金坛储气库投产。
3月30日 福建联合石油化工有限公司、中石化森美(福建)石油有限公司成立,是国内第一个集炼油、化工及成品油营销于一体的中外合资项目。
8月31日 国家川气东送工程开工仪式在京举行。
11月19日 川东北探区元坝地区元坝1井长兴组试获50.3万立方米高产工业气流,是元坝气田的发现井。
●2008年
1月8日 闵恩泽、吴征镒在全国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获2007年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闵恩泽院士代表获奖者发言。
4月 中国石化启动加油站非油品业务,开设“易捷”便利店。
5月24日 中国第一套单系列千万吨级炼油项目——青岛炼化1000万吨/年大炼油工程建成开车。
12月29日 中国石化第一批原油商储项目——镇海岚山原油商业储备基地建成投产。
●2009年
4月29日 西南成品油管道(全长1740千米)、珠三角成品油管道(全长1150千米)及油库配套工程通过竣工验收。
10月25日 当时国内最大的碳五化学工业研发生产基地——上海石化15万吨/年碳五分离装置建成投产。
12月3日 中国石化第一条大口径、长距离、高压力管道——川气东送长输管道普光—上海末站主干线。
●2010年
4月20日 镇海炼化100万吨/年乙烯装置投料开车一次成功,成为当时中国最大炼化一体化企业。
5月11日 天津百万吨乙烯千万吨炼油项目建成投产。
8月31日 川气东送工程投入商业运营。处理能力120亿立方米/年,天然气产量96亿立方米/年,副产硫黄226万吨/年。
9月10日 中国石化第一个液化天然气(LNG)接收站在青岛奠基,一期设计年接转LNG能力300万吨、二期接转能力500万吨。
●2011年
6月10日 集团公司召开胜利油田发现50周年产油10亿吨总结表彰大会。
8月10日 中国石化与华东理工大学签订单喷嘴冷壁式粉煤加压气化(SE-东方炉)技术合作协议。2013年1月28日,国内第一台“SE-东方炉”制造完成。
10月11日 中国石化对二甲苯吸附分离工业示范装置全面建成并实现开车一次成功,标志着中国石化成为全球第三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芳烃成套技术的公司。
12月6日 国家科技支撑项目——百万吨乙烯装备及相关技术开发通过国家验收。
本年 中国石化加油站突破3万座。
●2012年
9月6日 中国石化首座储气库——中原油田文96地下储气库投产。
11月9日 采用中国石化CBL裂解炉技术建设的马来西亚泰坦公司大型裂解炉建成投产,标志着中国石化跻身乙烯裂解技术国际专利商行列。
11月28日 焦页1HF井试获高产页岩气,发现了中国首个页岩大气田——涪陵页岩气田,示范引领了中国页岩气勘探开发跨越式快速发展。
11月29日 中国石化首次发布环境保护白皮书。
●2013年
2月3日 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来到临夏回族自治州东乡族自治县布楞沟村看望群众,作出“把水引来,把路修通,把新农村建设好”的重要指示。2月28日,按照中央安排,中国石化负责东乡县布楞沟流域整体连片扶贫开发任务。
4月24日 中国石化1号生物航空煤油首次试飞成功,中国成为继美国、法国、芬兰之后,第四个拥有生物航煤自主研发生产技术的国家。
7月5日 十建公司与徐工集团联合研发的当时世界上单台起重能力最大的履带式起重机——4000吨级XGC88000起重机启用。
11月26日 高桥石化和上海石化共购买6000吨碳配额,完成上海碳市场首单碳交易。
12月27日 海南炼化60万吨/年对二甲苯项目建成投产,标志着中国石化成为继美国UOP、法国IFP之后,第三个掌握对二甲苯生产技术的专利商。
●2014年
1月4日 四川盆地龙门山前彭州1井试获日产115万立方米高产工业气流,发现了川西气田。
5月21日 中国石化重大装备国产化项目“千万吨级大型炼油装置智能控制系统”在长岭炼化通过验收。
6月26日 中国石化宣布启动“能效倍增”计划。
7月8日~10日 国土资源部评审认定,涪陵页岩气田是典型的优质海相页岩气,新增探明地质储量1067.5亿立方米,标志着中国首个优质大型页岩气田诞生。
●2015年
4月1日 中国石化易派客电子商务平台上线。
10月10日 美国《化学周刊》公布2015年度世界化工10亿美元俱乐部,中国石化首次登顶。
12月4日 由洛阳工程公司总承包的哈萨克斯坦阿特劳炼厂芳烃项目100万吨/年CCR(重整及芳烃抽提)装置及配套单元通过验收。
12月16日 “陕西省西咸新区秦汉新城供热项目”成为全国首个可进入碳市场交易的地热温室气体自愿减排项目。
●2016年
1月20日 正在沙特访问的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和沙特国王萨勒曼共同出席沙特阿美中国石化延布炼厂投产启动仪式。延布炼厂是中国石化首个海外炼化项目,为中国“一带一路”建设标志性项目。
2月2日 重庆永川区块深层页岩气勘探获重大突破,永页1HF井试获日产气14.1万立方米,标志着中国石化第三个页岩气田——永川气田发现。
6月25日 在国家主席习近平和俄罗斯总统普京共同见证下,中国石化与俄罗斯石油公司在人民大会堂签署东西伯利亚天然气化工项目框架协议。
6月30日 中国石化化工品电商平台——石化e贸正式上线运营。
7月30日 中国石化“碧水蓝天”环保专项行动完成。自2013年启动以来,累计实施环保治理项目870个,投入资金209.2亿元。
8月29日 中国石化宣布塔里木盆地顺北油田勘探取得重大商业发现。
12月 中国石化加油卡客户数突破1亿。
●2017年
6月13日 扬子石化首次成功生产锂离子电池隔膜专用树脂——特高分子量聚乙烯。
6月21日 中国石化首个集中式光伏项目——新星公司陕西渭南白水20兆瓦农光互补光伏发电项目并网发电。
7月3日 中国石化在“2+26”城市区域内所属全部11家炼油企业,比国家要求提前3个月完成国6油品质量升级。
7月27日 “马永生星”命名仪式暨学术报告会举行。经何梁何利基金评选委员会推荐,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申请,国际小行星中心命名委员会批准,国际编号为210292号小行星正式命名为“马永生星”。
8月 亚洲最大加氢催化剂生产基地——中国石化催化剂大连基地加氢催化剂生产及配套装置建成。
9月1日 世界最大规模煤制烯烃项目——中天合创煤矿和化工装置全面转入商业运营。
11月9日 在国家主席习近平和美国总统特朗普的共同见证下,中国石化、中投海外、中国银行和阿拉斯加州政府、阿拉斯加天然气开发公司(AGDC)共同签署中美联合开发阿拉斯加LNG项目意向性文件。
●2018年
3月26日 中国石化宣布中国首个大型页岩气田——涪陵页岩气田如期建成100亿立方米年产能。
4月2日 中国石化宣布正式启动“绿色企业行动计划”。
4月17日 天津LNG项目正式投入商业运行。
5月15日 由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杨为民团队开发的全新结构的分子筛材料SCM-14,正式获得国际分子筛协会(IZA)授予的结构代码SOR,实现了中国工业企业在分子筛合成领域零的突破。
7月20日 中国石化和中国石油联合成为2022年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官方油气合作伙伴。
7月24日 上海石化“聚丙烯腈(PAN)基大丝束原丝及碳纤维技术及工艺包开发”项目通过鉴定,标志着中国石化成功开发出48K大丝束碳纤维成套工艺技术。
12月18日 中国石化首座海外加油站——新加坡义顺一道站正式开业。
●2019年
3月25日 中国石化宣布页岩气勘探开发再获重大突破:位于四川省内江市及自贡市境内的威荣页岩气田提交探明储量1247亿立方米。
4月26日 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合成的新结构分子筛SCM-15,通过国际分子筛协会结构委员会的认证,获得结构代码SOV。
7月1日 国内首座油氢合建站——中国石化广东佛山樟坑油氢合建站建成。
9月25日 闵恩泽、陈俊武两位院士被中央评为“最美奋斗者”。
10月7日 中共中央宣传部授予陈俊武“时代楷模”称号。
11月6日 在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和法国总统马克龙共同见证下,中国石化与法国液化空气集团签署合作备忘录。
11月16日 中国石化江汉油田涪陵页岩气田和镇海炼化100万吨/年乙烯工程入选新中国成立70周年“百项经典工程”。
11月28日 中国首次获得世界地热大会主办权。
11月29日 中国石化自主研发的领航I型旋转导向系统试验成功,旋转导向技术获得重大突破。
●2020年
2月6日 中国石化发布“我有熔喷布,谁有口罩机”微博。3月6日,燕山石化600多名员工连续奋战12个昼夜,熔喷无纺布生产线一次开车成功,正常建成需半年。3月29日,仪征化纤600多名员工连续奋战35个昼夜,首条500吨/年熔喷布生产线一次投产成功。5月9日,中国石化在疫情防控期间紧急部署的16条熔喷布生产线全面建成。
6月16日 中科炼化一体化项目“云投产”,包括1000万吨/年炼油、80万吨/年乙烯项目及相关辅助配套工程。
7月11日 中沙(天津)石化130万吨/年乙烯装置投料。
9月12日 中科炼化18万标准立方米/小时煤制氢装置打通全流程,标志着中国石化自主开发的SE-东方炉粉煤气化技术2000吨级大型气化炉首次工业化应用取得成功,为世界最大的单喷嘴粉煤炉。
11月21日 甘肃东乡族自治县退出贫困县序列。至此,中国石化定点扶贫的甘肃东乡县,湖南凤凰县、泸溪县,安徽颍上县、岳西县,新疆岳普湖县和对口支援的西藏班戈县、青海泽库县等8个县,全系统帮扶的750个村,全部脱贫摘帽。
●2021年
5月 30万吨/年乙烯气体裂解炉在中科炼化完成第一周期115天的运行,标志着中国石化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大型乙烯气体裂解炉工业化应用成功。
10月18日 中国石化卫11储气库建成注气,标志着华北地区最大天然气地下储气库群——中原储气库群建成投产。
10月21日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视察胜利油田。习近平强调,石油战线始终是共和国改革发展的一面旗帜,要继续举好这面旗帜,在确保国家能源安全、保障经济社会发展上再立新功、再创佳绩。
11月17日 中国石化重点攻关项目“轻质原油裂解制乙烯技术开发及工业应用”在天津石化工业试验成功,实现原油蒸汽裂解技术的国内首次工业化应用。
11月22日 茂名石化国内首套合成润滑油基础油工业化装置14种产品全部合格,采用中国石化自主知识产权的LAO和PAO技术,打破国外对线性α-烯烃生产技术的垄断。
12月7日 中国石化举办北京冬奥会火种展示活动,奥林匹克火种百年来首次在赞助企业总部展示。
●2022年
2月4日 北京冬奥会主火炬成功点燃。中国石化牵头负责火炬外壳碳纤维复合材料研发及火炬量产工作,燕山石化提供氢气作为火炬燃料。
6月8日 采用中国石化自主知识产权的九江石化89万吨/年芳烃装置一次开车成功。
6月18日 勘探分公司部署在重庆綦江的新页1井试获日产气53万立方米。川东南盆缘复杂构造带“新场南—东溪—丁山—林滩场”形成整体连片,成为中国石化继涪陵页岩气田后,第二个万亿立方米页岩气区。
8月10日 国内第一个以“深地工程”命名的油气项目——“深地工程·顺北油气田基地”获重大突破,顺北803斜井成为该项目第15口千吨井。
8月25日 “胜利济阳陆相断陷湖盆页岩油国家级示范区”“中国石化深地工程·济阳页岩油基地”揭牌。
8月25日 全国最大 CCUS全产业链示范基地、首个百万吨级CCUS项目——齐鲁石化-胜利油田CCUS示范工程投产。
10月10日 国内首个万吨级48K大丝束碳纤维工程第一套国产线在上海石化投料开车。中国石化是国内第一家、全球第四家掌握大丝束碳纤维技术的企业。
10月13日 中国石化召开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胜利油田重要指示精神一周年座谈会。
10月26日 胜利油田新东营原油库建成投产。
11月4日 中国石化第五届进博会采购签约金额达401亿美元。五届进博会,中国石化累计签约超2000亿美元。
11月24日 中国石化“深地工程·川渝天然气基地”获重大突破,綦江页岩气田首期1459.68亿立方米探明储量通过自然资源部审定。
12月19日 海峡两岸最大的石化合作项目——福建漳州古雷炼化一体化项目正式投入商业运营。
12月 中国石化自2004年起冠名赞助健康快车慈善事业,累计捐资1.9亿元,连续16年获“光明功勋特别奖”。
●2023年
1月1日 中国石化3.07万座加油站全面供应国6B汽油。
2月16日 全球最大绿氢耦合煤化工项目——中国石化鄂尔多斯风光融合绿氢化工示范项目开工建设。
2月21日 采用自主技术建设的海南炼化100万吨/年乙烯项目龙头装置投料开车成功。
3月16日 催化剂公司、润滑油公司、经纬公司被国务院国资委评为“创建世界一流专精特新示范企业”。
4月10日 中国石化“西氢东送”输氢管道示范工程被纳入《石油天然气“全国一张网”建设实施方案》。管道起于乌兰察布市,终于燕山石化,全长400多千米,是我国首条跨省区、大规模、长距离纯氢输送管道。
5月5日 由国务院国资委指导,中国石化主办氢能应用现代产业高质量发展推进会,牵头成立氢能产业链建设专家咨询委员会。
5月11日 中国石化首次获品牌建设领跑者称号,品牌价值达3586.21亿元,连续7年位居能源化工行业第一。
5月15日 国务院国资委公布,润滑油公司、石化机械公司、易捷公司、镇海炼化、西北油田、燃料油公司入选“双百企业”名单。德州大陆架石油工程技术公司、催化剂公司、北京化工研究院、经纬公司入选“科改企业”名单。
6月30日 中国石化新疆库车绿氢示范项目产出氢气,通过管道输送到塔河炼化,标志着中国首次实现万吨级绿氢炼化项目全产业链贯通。
6月30日 安庆石化300万吨/年重油催化裂解装置一次投料开车成功,是中国石化自有最新重油高效催化裂解技术首次工业化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