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石化亮相COP29向全球展示绿色发展成果

    11月13日,记者从中国石化新闻办获悉,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十九次缔约方大会(COP29)召开之际,中国石化董事长、中国工程院院士马永生出席COP29首届亚布力可持续发展年会并致辞,向全球展示中国石化高质量绿色发展成果,并号召“一带一路”共建国家企业持续深化合作,共同推动能源化工行业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 >>>详情

  • 中国石化在COP29中国角主办氢能边会

    11月14日,记者从中国石化新闻办获悉,由中国石化联合主办的“氢能助力气候行动:迈向净零排放的清洁能源未来边会”在阿塞拜疆巴库COP29中国角成功举办。这是中国企业首次在该项会议期间举办氢能专题边会。现场还发布《COP28“氢能安全、气候有益与可持续发展”国际合作倡议落实进展报告》和《绿氢经济报告》,有力展示了中国氢能创新实践进展,讲好中国绿色低碳发展故事,推动氢能安全、高效、可持续发展和国际合作。 >>>详情

  • 第七届进博会中国石化主题论坛暨签约仪式在沪举行

    11月4日,第七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中国石化主题论坛暨中国石化交易分团签约仪式在沪举行,论坛以“构建全球能源伙伴关系”为主题,聚焦全球能源转型与能源合作,探讨共建绿色低碳发展的开放生态。签约仪式上,中国石化与来自18个国家、地区的38家合作伙伴采购签约,涉及原油、化工品、设备、材料、消费品等10大类27种产品,采购签约金额达409亿美元。自2018年首届进博会以来,七届进博会中国石化累计签约超2850亿美元。 >>>详情

  • 中国石化与道达尔签署LNG长约合作框架协议

    11月4日,在第七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中国石化主题论坛暨中国石化交易分团签约仪式上,中国石化与道达尔能源公司签署LNG长约供应合作框架协议(HoA)。根据协议,道达尔能源公司从2028年起每年向中国石化供应约200万吨LNG,为期15年。 >>>详情

福建古雷炼化一体化工程二期项目开工

11月18日,福建古雷炼化一体化工程二期项目开工活动在福建省漳州古雷石化基地举行。该项目由中国石化、福建炼化和沙特阿美合作建设,是福建省迄今投资规模最大的产业项目,预计将于2030年全面投产。 >>>详情

中国石化位居央企责任管理先锋指数前列

11月7日,由国务院国资委主办的第七届中国企业论坛在京召开。中国石化等8家央企共同发起“中央企业绿色低碳供应链提升社会责任行动”。论坛发布“中央企业责任管理·先锋30指数(2024)”榜单,中国石化集团公司位列第四,以及“中央企业上市公司ESG·先锋100指数(2024)”榜单,中国石化股份公司位列第三。 >>>详情

中国石化天津南港乙烯项目建成投产

天津南港120万吨/年乙烯及下游高端新材料产业集群项目于11月11日一次开车成功,并产出合格产品。投产后每年可为下游提供400万吨高端化工产品和精细化学品原料,带动千亿级下游产业,助力我国精细化工和新材料产业发展,为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持续发力。 >>>详情

中国石化通南巴气田探明地质储量超千亿方

11月21日,记者从中国石化新闻办获悉,中国石化“深地工程·川渝天然气基地”再获重要突破,中国石化通南巴气田新增551.59亿立方米天然气探明地质储量顺利通过自然资源部审定,至此,该气田累计提交天然气探明地质储量达1066亿立方米,成为四川盆地又一个千亿方大气田,对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具有积极意义。 >>>详情

  • 中国石化全力做好供暖季天然气保供工作

    11月1日,记者从中国石化新闻办获悉,中国石化充分发挥上中下游一体化优势,积极统筹国内外天然气资源,持续开展文96、金坛、文23等内外部12座储气库注气工作。今年供暖季,中国石化已落实的天然气保供资源较上一供暖季天然气保供目标增长9.7%,全力以赴做好保供工作,切实保障人民群众温暖度冬。 >>>详情

  • 中国石化全面启动今冬地热供暖

    11月15日,中国石化全面启动今冬地热供暖,超1000座换热站陆续投入运行,可为北京、天津、陕西、河北、河南、山东、山西等全国11个省(直辖市),70余个市(县、区)的超110万户居民提供清洁供暖,累计供暖能力超1.1亿平方米,同比增加16%,年减排二氧化碳约590万吨。 >>>详情

我国最深地热科学探井正式完工

由中国石化部署实施的国内首口超5000米深层地热科学探井——福深热1井正式完工,进入开发利用新阶段,标志着我国华南地区深层地热资源勘探获突破,对进一步探索形成适用于我国南方地区的高温地热发电、制冷及综合利用技术路线,助力区域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具有重要意义。 >>>详情

涪陵页岩气田累产突破700亿方

11月8日,记者从中国石化新闻办获悉,我国首个商业开发大型页岩气田——涪陵页岩气田累计生产页岩气突破700亿立方米。目前,该气田日产气量超2000万立方米,源源不断地为长江经济带沿线6省70多个城市、2亿多居民送去绿色清洁能源,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助力实现“双碳”目标贡献积极力量。 >>>详情

我国首座冷热能互换站在天津投产

11月13日,记者从中国石化新闻办获悉,中国石化在天津南港正式投用国内首座冷热能互换站,年处理能力超260万吨,标志着中国石化在冷能综合利用领域取得重大突破。该项目是我国首次实现LNG接收站与大型石化产品生产装置之间能量耦合,每年可节省天然气1300万立方米、节电300万千瓦时,对进一步促进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具有重要示范意义。 >>>详情

香港首座公众加氢站正式建成

11月26日,香港首座面向公众的加氢站——中国石化香港凹头加氢站正式建成,这也是中国石化在境外建设的首座加氢站,每日加氢能力达到1000公斤,投用后可为公共巴士、食环车辆、私家车等提供全天候加氢服务,助力香港绿色能源转型。 >>>详情

院士科普讲堂在中国科技馆举办

11月3日,记者从中国石化新闻办获悉,由中国石化科协、李四光地质科学奖基金会、学院路街道学区管理中心联合主办的“纪念地质先驱李四光先生 探索地热能源奥秘”院士科普讲堂活动在中国科技馆举办。活动上,新星公司等单位共同编制的科普画册《李四光地质科学思想——地热印记》、中国石化首部地热科普绘本《探秘智慧能源——地热》正式发布。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