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气分公司全力服务国之所需、民之所望,20年来累计供应天然气超4200亿立方米,为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能源转型作出积极贡献。
2009年2月,川气东送管道一期工程主干线1702公里管道全面投产,是中国石化第一条大口径、高压力、长距离天然气管道,也是我国继西气东输工程后又一条贯穿东西部地区的管道大动脉,标志着我国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和能源结构调整迈出了重大步伐。
2012年5月,榆济管道陕西管理处员工对黄河西段管道桁架进行巡检,势如悬梯天险、地形复杂,天然气人毫不畏惧,对重点区域进行监测,密切排查风险隐患,全力保障管道“安稳长满优”运行。
2014年11月,中国石化第一座LNG接收站——青岛LNG接收站迎来“科罗尼斯”号,这是中国石化首船液化天然气到港,青岛LNG接收站正式投入运营。
2019年7月,建成投用国内中东部地区迄今为止库容最大、工作气量最高、调峰能力最强的天然气储气调峰设施——文23储气库,具备季节性调峰、应急供气、保持干线气量平衡三大功能。
2021年1月,天津LNG接收站克服海面强风、港口大面积浮冰等极端天气影响,接卸“天鹅座”号LNG运输船,寒风刺骨,工作人员控制卸料臂缓缓伸出,并精准对接船上的接口。整个过程他们毫不松懈,坚守在现场,为华北地区千家万户送去源源不断的清洁能源,守护万家灯火。
2021年12月,天津LNG接收站主体工程——国内首座“双泊位”LNG码头正式投用。接收站LNG年接卸能力由600万吨提升至1080万吨,进一步增强了中国石化天然气供应能力,有力保障华北地区人民温暖过冬。
2023年11月,我国首座27万立方米液化天然气储罐,也是目前全球容量最大的天然气储罐在中国石化青岛LNG接收站正式投用。该储罐直径达100.6米、高55米,罐内空间可停放一架国产C919大型客机,属超大型LNG储罐,新增储气能力1.65亿立方米,可满足216万户家庭供暖季5个月的用气需求,将大幅提升华北地区天然气供应保障能力。
2024年10月,建成投用了国内首座冷热能互换站,年处理能力超260万吨,是我国首次实现LNG接收站与大型石化产品生产装置之间能量耦合,对进一步促进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具有重要示范意义。
2025年3月,深入田间地头,开展市场调研,密切关注化肥生产企业情况,充分了解产销形势和天然气需求,结合实际优化资源配置,及时跟踪销售进度,并根据用户用气变化及时调整供气计划,保障化肥生产企业安全稳定运行。
2025年4月,在山东济宁京杭大运河畔完成首单内河船用LNG直供业务,采取“车到船”加注方式,加注LNG近7吨。此次业务对进一步扩大LNG加注网络,推动中国石化LNG直供业务多元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025年5月,国内最大单体液化天然气保税仓库在青岛董家口经济区获批设立,天然气分公司青岛LNG接收站也成为全国首个拥有“双泊位”码头的LNG保税储运终端,对进一步增强天然气资源全球配置能力、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素材:王卓然 张亚诏
编辑:王莹 蒋文娟 剪万鹏 张昱旻
审核:高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