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行业  人物  企业  生活  English 
 
 
  石化要闻  |  国际  |  海外  |  人物  |  观察  |  图片
高层动态  |  国内  |  责任  |  言论  |  专题  |  视频
     
 
   您的位置: 专题 >>> 新闻频道专题 >>> 领导干部论坛·学习贯彻十九大精神
 

打造有品质有素质有特质的领导人员队伍

2018-01-10 来源:
石化新闻
 

打造有品质有素质有特质的领导人员队伍

余夕志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要求,为新时代国有企业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性因素。培育世界一流企业,必须建设世界一流的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

    从需求端看,打造世界一流企业迫切需要高素质、专业化的一流干部队伍做支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各行各业分工日趋专门化、精细化,国有企业要想打造全球竞争力,必须在自身的主业领域迈向高端、走向卓越。我们的干部队伍必须从各个方面跟上新时代节拍,投身于打造世界一流的时代潮流。一是政治素质必须跟上新时代节拍。按照习近平总书记要求,把政治过硬作为高素质的第一位要求,坚守政治忠诚,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守政治定力,始终坚定“四个自信”;坚守政治担当,牢牢把握政治原则;坚守政治能力,善于把握政治局面;坚守政治自律,严格遵守政治规矩。二是专业素养必须跟上新时代节拍。时代呼唤专家治企、专业治企。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要求,注重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专业作风、专业精神的统一,努力打造又博又专、推陈出新的素养结构,着力提升干部队伍的专业化治企能力。三是创新活力必须跟上新时代节拍。按照“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促进我国产业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培育若干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等新思路、新要求,加快培养创新动力、创新能力、创新活力,持续推动管理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产品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不断提升国有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从供给侧看,当前国有企业干部队伍普遍存在年龄结构亟待优化、政治素质亟待提高、高素质复合型人才比较匮乏等三大突出问题。一是年龄结构偏于老化。当前国有企业普遍存在干部队伍年龄结构老化问题,各级领导人员中,上世纪60年代出生的干部过于集中,年轻干部比例偏低,离中央提出的1/6到1/5的科学配置要求差距较大,老中青梯次配备失衡,存在接替断层隐患。二是政治素质亟待提高。由于缺乏严格的党内政治生活锤炼,有的干部对马列主义缺乏坚定信仰,精神世界空虚,世界观发生偏移;有的干部缺乏政治担当,在大是大非问题上态度不够鲜明、立场摇摆不定;有的干部政治能力不强,缺乏把握政治方向、驾驭政治局面、防范政治风险的政治领导本领;有的干部缺乏政治自律,出现“七个有之”等问题。三是又博又专的高素质、复合型、国际化人才比较缺乏。与新时代建设世界一流企业的使命相比,干部的专业化水平远未达到企业发展需要。一些干部受“官本位”思想影响,潜心钻研技术的氛围不够浓厚,知识储备和更新抓得不紧;一些干部缺乏生产经营一线和艰苦复杂环境历练,应急处变和驾驭复杂局面的能力不强;国际化人才欠缺,海外资产专业化管理水平不高,一些企业海外经营甚至出现了亏损巨大、黑洞巨大、风险巨大等问题。

    适应新时代国有企业发展需要,必须着力打造“政治家品质+企业家素质+专业化特质”三位一体的领导人员队伍。

    一是突出对党忠诚,大力锤炼政治家品质。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作为干部教育培训的重中之重,分类分级抓好理论武装,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入脑入心,使各级干部成为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和忠诚实践者。要把政治标准作为衡量干部的第一标准,提拔重用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和“四个自信”、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全面贯彻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忠诚干净担当的干部。要握紧政治标准这把尺子,准确衡量干部政治上的可靠度、对党和人民事业的忠诚度,让“政治贫血”者在国有企业没有市场。要强化政治标准考核,研究制定把政治素质考准考实的措施办法,对政治上有硬伤的坚决不用,已在领导岗位上的坚决调整。

    二是坚持产业报国,大力弘扬企业家精神。按照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增强八个方面本领的要求,瞄准企业家培养方向,大力提升干部的学习力、创新力、领导力、执行力。认真总结提炼并大力弘扬新时代企业家精神,引导领导干部树立产业报国的坚定信念,强化在经济领域为党工作的职业追求,认真履行国有企业的经济、政治和社会责任,实现国有资本的保值增值。要充分发挥中国石化业务领域覆盖全国各地和海外50多个国家地区的优势,鼓励各级干部积极投身“一带一路”建设及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西部大开发等国家重大战略实施,为国家经济建设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三是强化精准培养,大力提升专业化能力。结合企业实际,细分业务领域,分类制定培训专题,开发培训模块,提升精准化培训水平。结合干部工作经历、业务专长、主要不足等,按照量身定制、计划到人的原则,制定个性化培养方案,提升干部的专业化能力。注重在实践锻炼中培养干部的专业思维、专业能力、专业精神,引导干部干一行专一行,成为本业务领域的行家里手。选派干部到海外项目、合资企业、跨国公司实岗锻炼,提高国际化经营管理能力。强化“以质取胜”的战略意识,引导干部专注专长领域,以工匠精神保证质量、效益和信誉,把产品、技术和服务做精做细、达到一流。

    (作者为集团公司人事部主任)

相关链接
 
 
<返回频道首页>
 
 
 报社简介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广告服务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996322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3542号   广电节目经营许可证(广媒)字第180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459号
 京ICP备 10210212号-7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18号   本网常年法律顾问 北京维京律师事务所 孙连钟律师 高天玉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