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行业  人物  企业  生活  English 
 
 
  石化要闻  |  国际  |  海外  |  人物  |  观察  |  图片
高层动态  |  国内  |  责任  |  言论  |  专题  |  视频
     
 
   您的位置: 新闻频道 >>> 行业国内
 

我国海上高温高压天然气开发能力领先世界

2018-01-17     来源:中国石油新闻中心
石化新闻

 

1月8日上午,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由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湛江分公司作为第一完成单位、联合中国海油系统内外等多家单位完成的《南海高温高压钻完井关键技术及工业化应用》项目成果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

该项目以国家863、国家重大专项等大型科研平台为依托,历经近20年科技攻关和创新实践,攻克了南海莺琼盆地高压成因复杂、压力预测精度低、井筒完整性保障难、海上平台狭小空间测试风险高、钻井周期长等难题,创建了多源多机制压力精确预测的安全钻井技术、多级屏障井筒完整性技术、多因素多节点高温高压测试技术、海上高温高压钻井综合提速和储层保护等4大核心技术体系、11项关键技术,安全高效实施54口高温高压井作业,发现7个大中型气田,建成我国第一个海上高温高压气田——东方13-1气田,实现了我国海上高温高压天然气从勘探向开发的历史性跨越。

“这套技术整体水平国际先进,8项技术国际领先。”中国工程院罗平亚、康玉柱、苏义脑等9位院士作出评价。

目前,技术已在国内外全面应用,直接经济效益216亿元,间接经济效益3565亿元。其中,在南海,支撑发现了5个高温高压气田,建成了我国海上首个高温高压气田。

南中国海与美国墨西哥湾、英国北海并称全球三大高温高压海区,其中南海的莺琼盆地高温高压特征最为典型,温度最高超过200℃,压力系数2.38。国土资源部《全国油气资源动态评价》数据显示,这里天然气资源丰富,储藏量高达15万亿立方米,约占南海总资源量的1/3。

我国海上高温高压天然气开发起步晚,上世纪80年代因缺技术、人才,引进6家国际石油公司勘探。这些公司近10年钻15口探井,全部失利。

外方走后,中国海油全力攻坚,以国家重大科研专项为依托,反复研究、实践,2010年终获突破并不断完善。地质认识方面,中国海油创新了高温高压天然气成藏理论,推翻了“南海温度、压力太高无法游离成藏天然气”的论断,确定莺琼盆地蕴藏丰富的天然气;钻完井技术方面,形成了多源多机制压力精确预测、多级井筒安全保障、多因素多节点测试、优质高效作业等四大创新技术。

经实践检验,在四大技术中的11项关键技术里有8项处于世界前列。例如,压力预测技术预测精度达95%以上,国际同行仅70%;多级屏障井筒完整性保障技术,能使井筒环空零带压,国际同行在该区域的钻井,一半以上井筒带压。

地质认识的突破与钻完井难题的攻克,使得莺琼盆地天然气勘探开发迎来春天。2010年至今,中国海油已安全钻探54口高温高压井,单井钻井周期缩短80%,成本下降50%。

目前,这套技术已经走出国门,在墨西哥湾、英国北海以显著成效赢得了国际同行的赞誉。


延伸阅读
 
 
<返回频道首页>
 
 
   石化要闻
· 华北工程院专利技术与破解气田难题“速配”
· 四建等单位获得全国石油化工行业新闻宣传先进
· 胜利多家单位入围山东省文明单位文明社区
· 中原石化成为河南省双重预防机制建设试点单位
· 上海石化腈纶新产品销售逆势上扬
· 我国首家页岩气院士专家工作站荣获“国家示范 ...
· 西北油田积极应对寒冬用气高峰
· 【新闻故事】严冬,他们用爱心传递温暖
   图片新闻
宿迁石油:数字演绎精彩故事 多方联合“体检”大机组
提升海外物资装备保障能力 震源振出精彩人生
   高层动态
· 戴厚良会见卡塔尔石油公司客人
· 刘中云会见新加坡金鹰集团客人
· 刘中云会见冰岛极地绿源公司董事长
· 新年第一天,总经理查安全
   行业·国际
· 埃克森美孚探得巴布亚新几内亚陆上油气
· 钱尼尔与托克签署15年液化天然气供应协议
· 阿克尔BP公司将迎产能与股息收益双增长
· 雪佛龙将恢复伊拉克库尔德地区的钻探作业
· 周二油价终结近期强劲涨势出现下跌
· 俄诺瓦泰克公司2017年油气产量大幅减少
· EIA:下月美页岩油预增11.1万桶/日
· 今年拉美上游石油行业迎来好时机
   行业·国内
· cippe2018全球最大石油展3月举办
· 原油期货上市渐近 期市国际化再迈重要一步
· 页岩油供应成油价走势关键变数
· 贵州燃气等7只天然气龙头股吸金逾5亿元
· 哈萨克斯坦向中国出口天然气将增至年百亿立方
· 今年国际油价逐步回暖 油企盈利能力全面回升
· 布伦特原油价格逼近70美元大关
· 人民日报:理性看待天然气紧张
 
 
 
 报社简介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广告服务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996322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3542号   广电节目经营许可证(广媒)字第180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459号
 京ICP备 10210212号-7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18号   本网常年法律顾问 北京维京律师事务所 孙连钟律师 高天玉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