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行业  人物  企业  生活  English 
 
 
  石化要闻  |  国际  |  海外  |  人物  |  观察  |  图片
高层动态  |  国内  |  责任  |  言论  |  专题  |  视频
     
 
   您的位置: 新闻频道 >>> 行业国内
 

我国低孔低渗油气藏开发关键技术取得突破

2018-04-04     来源:中国经济网
石化新闻

(来源:经济参考报 记者 刘彤 高音子)

射孔是油气勘探开发的“临门一脚”,孔道不畅通,就难以出油气或不能反映地层真实产油气状况。记者近日在采访中了解到,我国自主研发的后效射孔技术已在全国22个油田区块进行了2600口井次的应用,油井增产效果喜人。

中国石油学会石油测井专业委员会主任陆大卫说,我国每年新增探明油气储量中,70%以上的石油储量、90%以上的天然气储量都是低孔低渗油气藏,比重仍在逐年递增。

由西安奥星能源科技公司首席科学家田志波带领的技术团队,历经10多年研究试验,创造性地提出了安全可靠的孔道内做功技术理念,发明了“后效体”装置:即在传统射孔弹的弹头上,利用聚能射孔弹产生的金属射流,将高含能“后效体粒子”曳入到孔道内,实现二次孔内爆炸。粒子在射孔孔道内产生的爆炸能量,能有效解除射孔孔道压实带,清除石油射孔孔道污染,增强射孔孔道和地层天然裂缝的沟通能力。

据了解,这项技术已在全国多个油田区块进行了2600口井次的应用试验。其中,增产幅度达5到10倍的油气井占10%到15%,增产幅度达300%以上的占15%到20%,增产幅度30%以上的油气井占60%到70%,特别是对低孔低渗油气藏,增产效果十分明显。此前,渤海钻探测井利用“后效体技术”实施钻井后,对比分析发现,采油指数增加22%。

中国爆破行业协会负责人、中国工程院院士汪旭光认为,“后效体技术”成果系国内外首创, 能够满足我国石油能源开采市场需求,这项技术具有十分突出的安全性能,绿色环保,可有效提升单井产量,对提高低孔渗、超低孔渗油气藏产能具有重要意义,经发展完善后可以在国内油气井中推广使用。

 


延伸阅读
 
 
<返回频道首页>
 
 
   石化要闻
· 巴陵石化一季度排污权交易金额突破千万元
· 涪陵页岩气田圆满完成天然气保供任务
· 金陵石化:网上直播 吸引万人观看花园工厂
· 天津石化聚乙烯三元共聚新产品成功下线填补国 ...
· 扬子石化气体流量标准装置通过江苏省计量院验收
· 江汉油田两项发明专利获得国家授权
· 胜利油田社区医院管理职能移交启动
· 长城润滑油打造行业“绿色循环模式”
   图片新闻
易捷下乡受欢迎 中安联合:空分装置安装施工快马加鞭保节点
长城润滑油进入船用油高端市场 华成物流连续抢战开展废剂回收装车倒运
   高层动态
· 戴厚良会见天津市客人
· 戴厚良会见澳大利亚Origin能源公司客人
· 赵东会见汇丰银行客人
· 凌逸群会见外国公司客人
   行业·国际
· 巴西国油计划出售25%炼油厂产能
· ACC:2月份全球化工产量下降0.8%
· 孟加拉国发布进口152万吨成品油国际招标
· 韩国现代炼油首次从挪威购买70万桶凝析油
· 中国2月份商业原油库存环比增加1.5%
· 道达尔合作伙伴部署全球首个自主海上机器人
· 卡塔尔调低三月原油官方售价
· 贸易战担忧重燃拖累油价大跌
   行业·国内
· 中国石油首次进入美洲汽油市场
· 中化试点能源出口区块链应用
· 原油期货上市运行平稳后市波动性或加大
· 三大石油公司2017年整体业绩四年来最亮
· 青海油田7年累计向西藏供气9680余万立方
· 原油期货再推人民币国际化
· 金价油价小幅调整
· 改性乙醇进口量波幅恐加大
 
 
 
 报社简介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广告服务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996322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3542号   广电节目经营许可证(广媒)字第180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459号
 京ICP备 10210212号-7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18号   本网常年法律顾问 北京维京律师事务所 孙连钟律师 高天玉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