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8-04-08 | 来源: 中国石化报 |
![]() |
![]() |
石化新闻![]() |
武汉石化立足抓实乙烯、炼油两个板块的结构优化,抓好与兄弟企业资源互供的区域优化,同时紧盯市场,开创产品销售新通道精益生产让每吨油发挥最佳效益 本报记者 何 俊 地处内陆,原油运输距离长,加工成本高;炼油能力小,产品结构单一;乙烯原料年缺口30%,靠吃“百家饭”维持生产。作为一个40年的老厂,武汉石化增效面临诸多困难。 然而开年以来,该公司始终保持良好增效势头。1~2月,炼油部分效益同比增长40%。2017年该公司效益比上年增长80%,获集团公司“经济效益”“创效进步”“人均劳效”“炼油比学赶帮超”优胜单位四项大奖,效益名列总部前茅。 是什么让这个老厂重焕活力?武汉石化人给出的答案是:“精益生产卓越运营,让每一滴油发挥最大效益。” 转观念,乙烯和炼油两手抓 武汉乙烯原料先天不足,根据最初的设计方案,他们利用扩能改造的炼油全力保供,仍不能满足乙烯生产的需求,且炼油自身效益受到影响。因此,武汉乙烯投产后,武汉石化的优化工作一直围绕炼油如何让乙烯吃饱展开。为改变这一现状,武汉石化调整优化思路,决定充分利用市场资源,同时做强乙烯和炼油两个板块,实现整体效益最大化。 柴油不好卖,就将其转化为乙烯原料,并通过调整生产,提高乙烯原料供应量和质量;成品油市场较好时,加大乙烯原料外采力度,炼油部分尽可能增产成品油,武汉石化炼油供乙烯原料由最初的77%降至目前的66%。 观念变,效益增。1~2月,武汉乙烯保持高负荷生产。炼油部分做好优化工作,增产汽油、航煤和车柴,柴汽比由1.6降至1.4。 重优化,与兄弟企业实现资源互供双赢 近日,武汉石化一船饱和液化气顺江而下,驶往金陵石化。为了打通与金陵石化原料互供的流程,武汉石化对相关装置和罐区进行了历时一年的改造。 不久前,金陵石化的环氧丙烷和甲基叔丁基醚(PO/MTBE)装置投产,但原料不足。武汉石化的异丁烷是该装置的优质原料,而金陵石化PO/MTBE装置的副产品丙烷+正丁烷则是更优质的乙烯原料。经测算,双方如能实现原料互换,不仅能最大限度地利用好宝贵的石油资源,而且可实现效益双赢。在总部的支持协调和企业双方的积极努力下,武汉石化和金陵石化打通了原料互供流程,实现PO/MTBE装置吃饱、武汉乙烯吃好的目标。 为让武汉乙烯吃好,1~2月,武汉石化集中采购沿江优质资源,共向沿江兄弟企业和武汉化工园区企业采购优质石脑油、碳五、饱和液化气10.39万吨,乙烯原料中的丙烷+正丁烷含量由原来不足72%提高到92%以上。由于原料品质和结构持续改善和优化,武汉乙烯的乙烯收率、双烯收率和高附收率均创历史新高,为乙烯持续增效奠定坚实基础。 拓市场,从找市场到创市场 近日,武汉乙烯生产的耐伽马射线照射医用专用料GA260R通过国家医疗认证,成为国内唯一能满足伽马射线照射消毒医用专用料的牌号,填补国内空白。 用伽马射线照射消毒可替代传统环氧乙烷的消毒方式,避免消毒后残留物造成致癌风险。该专用料的成功研制,将带来国内医疗行业消毒方式的重大变革,造福民众的同时,为武汉乙烯产品销售开创全新的市场。 武汉石化开通了武汉天河机场保税航煤业务,为企业自身开创了产品销售新通道。此举不仅提升了武汉市航空事业的资源保障能力,为天河机场进一步拓展国际航线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而且每年可为地方政府节约保税航煤运费补贴。 积极探索定制化产品,通过优化产品性能,武汉乙烯为上海某企业定制的产品K8109,热老化时间由原来的18天延长到40天以上,完全满足该企业对产品的特殊需求,开启了武汉石化为客户定制产品的全新销售模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