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行业  人物  企业  生活  English 
 
 
  石化要闻  |  国际  |  海外  |  人物  |  观察  |  图片
高层动态  |  国内  |  责任  |  言论  |  专题  |  视频
     
 
   您的位置: 新闻频道 >>> 行业国内
 

页岩气减税 能源市场再起波澜

2018-04-17     来源:中国经济网
石化新闻

  来源:科技日报 记者 李 禾

 在经历了整个冬季对清洁能源的渴求,以及“煤改气”的争议之后,页岩气产业获得了一个政策“大红包”。财政部、税务总局联合印发《关于对页岩气减征资源税的通知》,从2018年4月1日起至2021年3月31日,两部委对页岩气资源税(按6%的规定税率)减征30%。

  尽管我国已持续七年对页岩气进行财政补贴,但这是首次以减征资源税的形式出现。为何会在此时出台页岩气的减征政策?这对我国能源市场发展有何影响?

  天然气对外依存度高达39%

  2017年的冬季,我国多地天然气供给纷纷告急,“气荒”从北方迅速蔓延到了南方,随后是气价的大幅上涨。据国家发改委公布的数据,2017年我国天然气消费量2373亿立方米,同比增长15.3%;天然气产量1480亿立方米,同比增长6.9%;全年进口量大幅增长近30%,导致2017年我国天然气对外依存度高达39%,相比2012年增长10个百分点。

  厦门大学能源政策研究院院长林伯强说,2017年我国工业对能源的需求状况明显转好,对煤炭和电力的需求在增长,而天然气需求增长了15%左右,按照2016年的用气结构,其中近64%是工业用气。也就是说,即便没有民用供暖的“煤改气”,2017年的天然气需求也会有较高增长,当然,“煤改气”进一步推高了对天然气的需求量。

  林伯强等专家都表示,从全球情况来看,天然气供应相对过剩。我国油气企业已加快天然气的进口,短期内保障我国天然气供应不会有问题。但从长期来看,过高的天然气对外依存度是中国难以承受的。从能源安全角度考虑,“我国需要更多的天然气进行清洁转型,因此,急需利用国内的页岩气资源”。

  页岩气勘探开发迈入世界前三甲

  当前,我国可以考虑的非常规天然气资源包括可燃冰、煤层气和页岩气。但是可燃冰利用目前相对遥远,有很多开采的不确定因素,加上环境风险、技术设备不到位以及成本过高,都使其还难以被确定为可依赖的能源。比较接近利用现实的是页岩气,而且美国的页岩气开发已有成功的范例。

  据调查预估,我国页岩气可采资源量约25万亿立方米。国家能源局印发的《页岩气发展规划(2016—2020年)》指出,我国2020年页岩气产量力争达到300亿立方米,年复合增速超过140%;2030年达到800—1000亿立方米。

  令人振奋的是,作为我国首个大型页岩气田,重庆涪陵页岩气田累计探明地质储量达6008亿立方米,成为北美之外的最大页岩气田,相当于6个千万吨级大油田的加速开发。自此,我国逐步成为与美国、加拿大鼎足而立的页岩气勘探开发大国,迈入世界前三甲。

  其实,近年来我国页岩气发展快速,并正式迈进大规模商业化发展阶段,主要得益于关键技术的系统突破。“通过引进和集成创新,自主成熟的页岩气藏综合评价、页岩气开发设计技术、水平井高效钻井及压裂关键技术、关键装备和工具、绿色开发技术等已经形成。”中石化集团副总裁焦方正说。

  通过页岩气推动能源结构转变

  据预测,到2030年,我国天然气消费需求将达5800亿立方米,如没有新增产量,我国天然气对外依存度将达50%以上。

  林伯强说,当我国页岩气投资开始热起来时,国际油价和天然气价格已大幅下跌,页岩气吸引资本的窗口期已经失去。所以至今我国页岩气行业投入不多,只有几家企业坚持在做,这是可以理解的。以目前的页岩气开采成本和收益率难以吸引投资,需要更多投资者和企业参与进来,从而加快技术进步,通过技术快速进步大幅降低开采成本,这就需要政府政策给予相应的刺激。

  就像《通知》所强调的,减税是为促进页岩气开发利用,有效增加天然气供给。

  天风证券分析师也认为,非常规气源的开发资金投入巨大、技术门槛高,为鼓励行业的可持续高速发展和技术进步,补贴和税收减免政策仍然是必不可少的。

  林伯强表示,我国的能源技术仍处于模仿和追随西方发达国家的过程中,往往是在发达国家某项能源技术比较成熟后,我国才开始学习和运用。随着我国经济实力提升,简单依靠“追随”模式已很难再支撑经济跨越式发展。现在我国能源领域开始探索自己的发展道路,希望页岩气能走出符合我国国情的快速发展之路。同时,考虑到我国天然气市场空间以及目前的技术水平,未来有望通过页岩气来推动能源结构的转变。

 


延伸阅读
 
 
<返回频道首页>
 
 
   石化要闻
· 石炼化:人才强企工程 搅动岗位钻研“一池春水”
· 石化机械公司贴近市场开展石油机械检测服务
· 广东石油全方位培训提升支部履职能力
· 广州石化硫黄产品获得广东省资源综合利用企业证书
· 上海石化腈纶新产品持续发力​
· 华北三普水溶氦气研究成果被《瞭望》新闻周刊关注
· “读书微沙龙”开启读书交流新方式
· 高端海工船开“喝”长城油
   图片新闻
浙江石油“便捷加油”销售超亿元 盐城石油:绿色低碳从爱跑98加起
智能集输系统 绿色低碳运行 管道缺陷修复新技术既安全又环保
   高层动态
· 戴厚良会见贵州省省长谌贻琴
· 李云鹏到驻吉林企业调研
· 刘中云会见美国康菲公司客人
· 戴厚良会见美国利安德巴赛尔公司客人
   行业·国际
· 埃克森美孚一季度Permian产量同比增18%
· 菲利普斯66第一季度利润同比下降2%
· BHI:上周美国在用钻机总数增加8部
· 墨国油第一季度净利润同比增加29%
· 地缘政治风险致布伦特/WTI油价差近7美元
· 油价小幅走低 市场对伊朗供应的担忧仍持续
· 赫斯基的威斯康辛炼油厂遭遇大火
· 卡塔尔工业公司第一季度净利润增长37%
   行业·国内
· 清洁空气领域投入将超20万亿元
· 一季度能源供需稳定增长 节能降耗取得新进展
· 健全产供储销体系 保障冬季用气安全
· 发改委加快建设 储气调峰市场机制
· “智慧油田”劲吹“西北”风
· 中国原油期货本周日均交易量列全球前三
· 国际石油巨头发力抢夺可再生能源市场
· 上海原油期货满月:开局良好 任重道远
 
 
 
 报社简介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广告服务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996322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3542号   广电节目经营许可证(广媒)字第180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459号
 京ICP备 10210212号-7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18号   本网常年法律顾问 北京维京律师事务所 孙连钟律师 高天玉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