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行业  人物  企业  生活  English 
 
 
  石化要闻  |  国际  |  海外  |  人物  |  观察  |  图片
高层动态  |  国内  |  责任  |  言论  |  专题  |  视频
     
 
   您的位置: 新闻频道 >>> 行业国内
 

油价"逢节必涨"系误读 多因素推动三连涨

2018-05-02     来源: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
石化新闻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顾 阳

    目前,国内油价根据国际原油价格变化每10个工作日调整一次,完全以测算值为准,不进行公布前的人为调整

  国内油价已在高位运行,未来继续大涨的空间有限,预计下一轮成品油调价搁浅或小幅上调的概率较大

  “五一”小长假期间,不少自驾游车主发现,油钱支出较以往有所增加。“平时加满一箱油大概在400多元,假日期间大概加了两次油,算了下账,大概比油价上涨前多支出了20多元吧。”江苏南通市民吴先生说。

  对于北京网约车司机刘师傅来说,油价上涨带来的影响要大得多,差不多3天加两次油,三连涨让他有点吃不消……

  4月27日零时起,国内汽、柴油价格每吨分别提高255元和245元,国内油价迎来“三连涨”。由于近三轮油价上涨周期涵盖了清明和“五一”两个小长假,于是有网友发出“逢节必涨”“跟涨不跟跌”的感慨。驱动本轮油价上涨的因素有哪些?油价上涨对国内经济影响几何?

  “从2013年3月开始,我国成品油价缩短了调价周期,同时根据进口原油结构及国际市场原油贸易变化调整了挂靠油种,基本上是参考迪拜、布伦特、WTI三地原油价格。应该说,国内成品油定价逐渐趋向于市场化。“苏宁金融研究院宏观经济研究中心主任黄志龙在接受经济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国内油价根据国际原油价格变化每10个工作日调整一次,完全以测算值为准,不进行公布前的人为调整,所谓“逢节必涨”之说是一种误读。

  之所以出现这种误读,与国内成品油定价机制的“滞后性”也存在关联。多位市场分析师表示,当前国内油价定价机制反映的是10个工作日内的油价变化趋势,而消费者关注较多的往往是当日或最近几天国际油价的波动。此外,消费者对于油价上涨的市场敏感度也更高,客观上形成了上述判断。

  “这从另一个角度也说明,用美元结算的国际原油贸易格局尚未真正打破,中国在这一市场上尚无足够的话语权。”黄志龙表示,去年5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文件,强调要“完善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发挥市场决定价格的作用”;今年3月26日,我国首个国际化品质原油期货上线运行,一个多月来,成交量和持仓量均稳步增长,无论是品种活跃程度还是价格发现功能都达到预期效果。这些措施有望进一步推进国内成品油定价市场化。

  黄志龙表示,每一轮油价的周期性上涨,不外乎OPEC限产、全球能源需求、地缘政治和原油期货投机等因素。具体来看,当前的油价牛市,主要来自全球经济复苏带来的能源需求增长、OPEC减产协议恢复原油供需平衡、中东局势动荡加大油价上涨压力、国际投机资本一致做多原油期货等四方面原因。

  目前,国内92号汽油零售价超过7元/升,全面进入“7元时代”,创下了今年以来油价的最大涨幅。据统计,今年国内成品油已经历了7轮调价,表现为“五涨两跌一搁浅”。东方油气网油品分析师董梅表示,当前国内油价已在高位运行,未来继续大涨的空间有限,预计下一轮成品油调价搁浅或小幅上调的概率较大。

  “在未来较长一段时间内,国际油价重回40美元/桶以下的可能性不大。”黄志龙表示,如果当前国际油价保持高位并维持上涨压力,那么国内成品油价格也将会顺势上调,CPI、PPI和国际油价的涨幅裂口将重新收窄,相应地,高油价或将成为今年国内通胀的重要源头。

  国家发改委价格监测中心最新一期分析报告指出,短期内地缘政治风险仍将主导国际油价走势。如果美国重新对伊朗实施经济制裁,将会推动油价继续上涨;若上述因素出现缓和,国际油价将会回落。美国页岩油增产、欧佩克减产和原油供需恢复平衡情况需长期重点关注。(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顾 阳)


延伸阅读
 
 
<返回频道首页>
 
 
   石化要闻
· 石炼化:人才强企工程 搅动岗位钻研“一池春水”
· 石化机械公司贴近市场开展石油机械检测服务
· 广东石油全方位培训提升支部履职能力
· 广州石化硫黄产品获得广东省资源综合利用企业证书
· 上海石化腈纶新产品持续发力​
· 华北三普水溶氦气研究成果被《瞭望》新闻周刊关注
· “读书微沙龙”开启读书交流新方式
· 高端海工船开“喝”长城油
   图片新闻
浙江石油“便捷加油”销售超亿元 盐城石油:绿色低碳从爱跑98加起
智能集输系统 绿色低碳运行 管道缺陷修复新技术既安全又环保
   高层动态
· 戴厚良会见贵州省省长谌贻琴
· 李云鹏到驻吉林企业调研
· 刘中云会见美国康菲公司客人
· 戴厚良会见美国利安德巴赛尔公司客人
   行业·国际
· BP石油产量在第一季度下降5%
· Sonatrach在2017年天然气产量提高了5%
· 墨国油今年产量将达198万桶
· 伊拉克与中国两企业签订法奥炼油厂建造协议
· 伊拉克四月南部港口出口量达日均334万桶
· 一季度沙特沙比克净利润同比增加5.4%
· 预计美国新建乙烷裂解装置将于今年中期投产
· 埃克森美孚重启PNG LNG项目并恢复出口
   行业·国内
· 清洁空气领域投入将超20万亿元
· 一季度能源供需稳定增长 节能降耗取得新进展
· 健全产供储销体系 保障冬季用气安全
· 发改委加快建设 储气调峰市场机制
· “智慧油田”劲吹“西北”风
· 中国原油期货本周日均交易量列全球前三
· 国际石油巨头发力抢夺可再生能源市场
· 上海原油期货满月:开局良好 任重道远
 
 
 
 报社简介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广告服务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996322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3542号   广电节目经营许可证(广媒)字第180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459号
 京ICP备 10210212号-7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18号   本网常年法律顾问 北京维京律师事务所 孙连钟律师 高天玉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