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8-07-19 | 来源: |
![]() |
![]() |
石化新闻![]() |
600年前,郑和宝船到访中东,为海上丝路沿线各国带来和平与友谊;600年后,中国石化工程人与当地人民一起共圆繁荣与发展之梦。 1996年,张从邦第一次出国工作,对国际油公司的管理模式不适应,被调回国内。此后,张从邦心里始终憋着一股劲儿,于是公司把他派到一家外国石油公司锻炼了8年。 2006年,公司第二次派他去沙特工作。此时的他,既熟悉国际油公司的管理模式,又了解国内工程队伍的特点。很快,沙特项目运营面貌焕然一新。 此时,张从邦心中有了一个梦想:打造中国石化自己的石油工程国际品牌。 张从邦在科威特项目现场检查设备。 不服输, “市场永远是拼出来的!” 2008年,石油工程市场急剧萎缩,到处都是停待工的井队,公司派张从邦去科威特调研。 科威特市场竞争激烈,此前不少企业都放弃了。张从邦却不服输,调研期间的每个深夜,他都与自己的团队在科威特城郊的一栋破旧公寓楼里挑灯夜战,整理分析白天收集的各种数据和信息。 天亮之后,大家背上背包,装上面包、饼干和矿泉水,再次前往不同地点调研。最终,张从邦认定,科威特市场有重大发展机遇。 “既然来了,我们就要放手一搏,不突破誓不罢休!”最终,他当着大伙儿的面表达决心。 真要拓市,困难不小。刚进入科威特,从没和中国工程队伍打过交道的KOC(科威特国家石油公司)觉得中国人干不了。 为与KOC高层见面,张从邦在KOC的办公楼里,经常一等就是两天。 “当初中国石化来竞标,我们有些犹豫,这可是有史以来第一次。”KOC副总裁阿亚德回忆。 最终,张从邦的团队2009年4月战胜竞争对手,中标15部钻机,签署合同大单。得知中标成功,张从邦与队友们欣喜若狂,开着车进入沙漠腹地,放声欢呼。 第一部钻机启动时,所有人都铆足了劲儿:“一定要打响中国石化在科威特钻井市场的第一枪!”运到沙漠里的第一批营房没有空调,白天酷热难耐,大家坚持工作。晚上,蛇和蝎子横行,大家就爬到房顶上睡觉。 2010年11月,15部钻机全部启动,比合同规定时间累计提前631个钻机日,创下KOC所有承包商钻机启动最快纪录,赢得了KOC的认可。 “市场永远是拼出来的!”谈到那些日子,张从邦深有感触。 不气馁, 让中国装备“搭船出海” 一直以来,中东国家使用欧美石油装备,不少石油企业要求钻井承包商统一配备欧美装备。 张从邦积极为中国装备进入该国想办法。他主动与国内厂家联系,帮助其建立和完善与国际接轨的质量控制体系。同时,他抓住一切机会,向KOC各个管理层级推介中国装备。 一开始,他遭到拒绝,但他没有气馁,说服KOC派团组走访上海、任丘、大庆等地的石油装备制造工厂,现场检验。 KOC最终同意中国石化工程队伍试用中国设备。在严格的运行检查和监督管理下,中国制造的关键装备运行良好,获得KOC最终认可。 张从邦也不再只有钻井工程专家的身份,又成了设备专家。 现在,不仅中国石化工程队伍使用中国装备,在科威特的其他钻井承包商也大量购买并使用中国装备。 谈到张从邦,中国设备厂家挺感激:“搭上张总的船,借船出海的我们,才在科威特这个石油装备高端市场有了这么多机会。” 张从邦在科威特项目指导员工操作。 不放弃, 市场惨淡公司业务却逆势上扬 2014年,国际油价断崖式下跌,石油工程市场惨淡,大量队伍停待工或提前结束合同,不少原本景气的海外市场,瞬间变得哀鸿遍野。 张从邦冷静地分析形势,预测科威特市场稳中有升,坚定了进一步拓展市场的信心,迅速梳理工作思路并采取措施,中标44部钻机。科威特分公司逆势进取,完成第二次跨越式发展。 2014年11月至2015年8月,科威特分公司的壮举足以载入石油工程的史册:运营15部钻机的同时,不到一年又顺利启动27部钻机,比合同规定时间累计提前2572个钻机日。此举,再次刷新KOC所有承包商钻机启动的最快纪录,得到KOC高度赞扬。国际大公司在执行科威特深井大包项目时,纷纷寻求与科威特分公司合作。 不满足, “打出中国人自己的品牌” “现在,我们是KOC开发井施工领域无可争议的第一。”张从邦说。9年来,科威特公司没有出现任何重大人身或设备安全事故,生产日费率水平目前位居KOC所有承包商之首,搬家速度远远超过其他钻井承包商。 但张从邦却不满足于现在的成绩。“我们一定要走向高端,要在深井钻井、录井、提高采收率、油田一体化开发等方面进一步延伸产业链,打造中国人自己的石油工程国际品牌。”他说。 2017年初,KOC开始深井招标,现有条件无法满足要求。张从邦不愿放弃,积极参与投标,对不能满足KOC要求的部分提出备选方案并给出有竞争力的价格。苍天不负有心人。2017年5月,KOC把原本决定授标给某西方钻井公司的两部钻机授标给中国石化。 沙漠中的科威特项目现场。 今年1月,两部深井修井机提前启动,标志着中国石化向科威特石油工程高端市场的方向迈出了重要一步。3月,科威特分公司通过KOC关于提高采收率的资格预审,为将来进入油田一体化的高端市场先行试水。4月,KOC向科威特分公司发出20部钻修井机的授标函,原先合同到期陆续停待的钻机又要迎来新一轮的启动。这些,意味着科威特分公司在深井修井、录井、提高采收率、油田开发等高端市场取得突破,实现第三次跨越式发展。 “马上要签新合同,我们又有活儿干啦!”张从邦笑了,笑得很开心。 (本版文字由 牛玉达 图片由 高合松 提供) 人物名片 张从邦 男,1970年生,国际石油工程公司副总工程师,科威特分公司区域党工委书记、总经理。在强手如林的科威特石油工程市场,他带领团队,从2009年启动第一部钻机以来,艰苦奋斗,苦干实干,把科威特分公司发展成为科威特国家石油公司(KOC)最大的钻井承包商。 2014年11月至2015年8月,科威特分公司有了足以载入石油工程史册的壮举:在运营15部钻机的同时,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又顺利启动27部钻机,比合同规定时间累计提前2572个钻机日。 目前,科威特分公司已成为KOC第一大钻井承包商,开辟了中国石化最大的海外钻井市场。斯伦贝谢、哈里伯顿、贝克休斯等国际公司在运作科威特深井大包项目时,纷纷与科威特分公司成为合作伙伴。 张从邦访谈 当一粒种子,在工程沃土扎根 问:成为感动石化特别节目获奖人物,您有什么感想? 答:我很高兴,这份奖励沉甸甸的,它不属于我一个人,是所有支持帮助我的领导、同事和并肩战斗的团队共同努力的成果。 我最想说的是,感谢中国石化,感谢石油工程公司给予我历练和施展才华的广阔空间,感谢所有支持、帮助、理解我的领导、同事和家人,感谢和我一起并肩战斗的团队。 获奖,对我而言,是组织的信任和鼓励,更是责任、压力和鞭策。成绩,已经属于过去;未来,我要面对更大的责任、压力和挑战。我会不忘初心,继续砥砺奋斗,当一粒种子,在工程的沃土中扎根成长。 问:对于过去的成绩,您有什么经验可以跟大家分享? 答:我觉得,市场业务在全球石油工程“极寒期”实现逆势上扬很重要。2009年,在强手如林的科威特石油工程市场,科威特分公司中标15部钻机,拿下中国石化海外单笔金额最大的钻井合同项目。2014年,科威特分公司成为KOC(科威特国家石油公司)第一大钻井承包商,钻机数量扩大到56部。 20多年海外打拼的艰难历程,尤其是在科威特的创业经历,让我深切感受到,要在政治、经济、社会形势复杂的异国他乡干一番事业,集团公司是依托,思想观念是先导,敢于担当是关键,精细管理是根本。 2008年,企业对科威特市场的调研结论是:标准高、价格低、竞争激烈。 同年,我们进入科威特市场,该怎么办?是离开还是勇敢地留下? 我们能够成功,是因为与其他国际竞争对手相比,我们有价格优势;与当地钻井公司相比,我们有技术优势。 更何况,我们在沙特市场打拼多年,对科威特市场的高标准安全技术要求能够适应。 要想成功开拓市场,我们必须吃透市场。 我和我的团队主动拜访所有在科威特的中资企业,吸取他们的经验;想方设法突破竞争对手的封锁,到不同地区现场实地考察;不怕“碰钉子”,向业主推介高质量的中国国产设备,实现设备配套国产化。 目前,科威特分公司引入大批国产设备,中国石化工程队伍设备配套国产化率接近100%。 问:未来,您还有什么计划和梦想? 答:钻井业务我们已经干得比较顺利,综合录井业务和钻头服务也在稳步推进。下一步,我们会充分发挥石油工程产业链条完整的优势,争取在老油田提高采收率、复杂区块勘探开发一体化服务、大包钻井服务、技术服务等业务领域实现突破,为石油工程扭亏、脱困、拓市做出更大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