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行业  人物  企业  生活  English 
 
 
  石化要闻  |  国际  |  海外  |  人物  |  观察  |  图片
高层动态  |  国内  |  责任  |  言论  |  专题  |  视频
     
 
   您的位置: 图片新闻
 

仪化“特纤”~闪亮~~中国国际警用装备博览会

2018-07-30 来源: 中国石化新闻网
石化新闻
 

  中国石化新闻网讯(刘玉福) 每年的5月份,中国国际警用装备博览会”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举行。仪征化纤都会与下道客户携手参加为期4天的展会。在展会上,用仪化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制作的防弹衣、防弹头盔,仪纶面料和成衣等产品受到国内外客商广泛关注。   

  中国国际警用装备博览会自2002年起,已举办7届,成为国内乃至亚太地区警用装备领域最具权威性与影响力的专业性展会。本届博览会共有来自中国、美国、法国、德国、意大利、荷兰、瑞士、以色列、日本、俄罗斯等国家的500余中外参展商携最新的警用装备产品参会。参展商数量创历届之最,展览面积比上届增加14%。展馆分为地上展区、地下展区和室外特种车辆展区三部分,主要包括视频监控、刑事技术、武器警械、反恐防暴、应急救援、防护装备、交通工具、警用航空等展区。    

  仪征化纤自2012年以来,己是第五次参加这一盛会,展馆位于博会上层防护装备展区,展区面积36平米,主要展示了用仪化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制作的防弹衣、防弹板、防弹头盔、防爆毯,芳纶力纶手套,防砍服,盾牌,以及仪纶面料和成衣等三大产品的68个样品。仪纶产品是首次亮相警博会。这次无论是展位面积,展品数量,参展人员以及参展经验,都比前两次有较大的提升。   

  仪征化纤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商品名为“力纶”,又称“特种纤维”。产品经过七年多的开发和市场开拓,已成功开发出50多个细旦、高强、有色等产品,广泛应用于防弹、防切割手套、渔线(网),绳索等多个领域,关键质量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2013年11月,仪征化纤与有关单位联合开发的“高性能聚乙烯纤维干法纺丝工业化成套技术”,获“纺织之光”科技进步一等奖。该技术为国内首创,并申请专利25项,整体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目前,已先后在仪征化纤建成一条300吨/年和两条1000吨/年生产线,产品主要技术指标不仅达到国外同类产品先进水平,还打破了国外独家技术垄断。2016年3月,在中国国际纺织纱线展上,仪征化纤“力纶”品牌产品入选“中国纤维流行趋势2016/2017”。     

  五年多来,仪征化纤通过这种高端展会,放下国有大企业的老大架子,与市场的亲密接触,深入到市场的最前沿,展示自己,推介产品,了解上下游市场与客户的最新情况,为公司产品的市场拓展,战略谋划和科研发展方向积累经验。      

  如今,仪征化纤已成为国内产销量最大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生产企业。受到国内外客户的广泛推崇和使用。  

 
 
 
 

征化纤与下道客户携手参加中国国际警用装备博览会,用仪化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制作的防弹衣、防弹头盔和成衣等产品受到国内外客商广泛关注

 

征化纤与下道客户携手参加中国国际警用装备博览会,用仪化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制作的防弹衣、防弹头盔和成衣等产品受到国内外客商广泛关注

 

征化纤与下道客户携手参加中国国际警用装备博览会,用仪化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制作的防弹衣、防弹头盔和成衣等产品受到国内外客商广泛关注

 

科研人员在开发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制作的防弹背心头盔等新品-

仪化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万涛了解高纤产品质量情况。

仪化公司高纤部职工在精心操作、认真生产。

仪化公司高纤部职工在精心操作、认真生产。

仪化公司高纤部职工在精心操作、认真生产。

仪化公司高纤部职工在精心操作、认真生产。

仪化公司高纤生产现场。

仪化公司高纤部职工在精心操作、认真生产。

征化纤与下道客户携手参加中国国际警用装备博览会,用仪化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制作的防弹衣、防弹头盔和成衣等产品受到国内外客商广泛关注

征化纤与下道客户携手参加中国国际警用装备博览会,用仪化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制作的防弹衣、防弹头盔和成衣等产品受到国内外客商广泛关注

高纤产品

2016年3月,在中国国际纺织春季联展上 仪征化纤的高性能纤维“力纶”获得中国纤维流行趋势2018/2019发布的金牌

2016年3月,在中国国际纺织春季联展上 仪征化纤的高性能纤维“力纶”获得中国纤维流行趋势2018/2019发布的金牌

实现了航空母舰、新型战机、防弹装甲与防弹衣、电缆罩、轻质应急路面、跨海大桥建设、防切割和导热性纺织品等军民两用。

高纤部经理杨勇展示用他们生产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制作的防弹衣、防弹头盔


相关链接
 
 
<返回频道首页>
 
 
 报社简介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广告服务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996322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3542号   广电节目经营许可证(广媒)字第180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459号
 京ICP备 10210212号-7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18号   本网常年法律顾问 北京维京律师事务所 孙连钟律师 高天玉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