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行业  人物  企业  生活  English 
 
 
  石化要闻  |  国际  |  海外  |  人物  |  观察  |  图片
高层动态  |  国内  |  责任  |  言论  |  专题  |  视频
     
 
   您的位置: 新闻频道 >>> 行业国内
 

宁夏宁东能源基地崛起世界级项目

2018-09-20     来源:中国经济网
石化新闻

    原文来源:经济参考报

    从挖煤到输电,从卖炭到卖油,从黑色煤炭到白色烯烃……因“煤”而兴的宁夏宁东能源化工基地(简称“宁东基地”),15年来不断探索煤炭清洁高效利用路径,通过科技创新催生一批新动能,进而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如今,宁东基地已累计投资4800多亿元,年产值突破千亿元,聚集了一批“世界级”项目,成为我国现代煤化工领域的“领跑者”。

    高起点推进“三个现代化”

    在毛乌素沙地边缘的戈壁滩上,一块占地430亩的土地上铁塔林立,这是世界首条±660千伏直流输电工程——宁东至山东直流输电工程的“送端”银川东换流变电站。该工程每年输往山东的电量平均为290亿千瓦时,相当于青岛现有网供能力的80%。

    宁东至山东直流输电工程开启我国“西电东送”的北通道。“宁东基地的火电、黄河上游的风光电‘打捆’送到山东,如果把2200亿千瓦时的电能换成煤,相当于外送煤炭1.2亿吨。”银川东换流变电站副站长赵欣洋说。

    2003年建设以来,随着煤炭、煤电、煤化工三大主导产业的不断壮大,宁东基地承载着宁夏经济转型发展的希望。

    宁夏煤炭储量居全国第六,其中宁东基地占85%,探明储量331亿吨,与榆林、鄂尔多斯形成我国能源化工“金三角”。但是,如果不更新发展理念,继续挖煤卖煤,宁东基地就会掉进资源陷阱,难以牵引宁夏转型升级。

    为解决资源富集地区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矛盾,宁东基地从建设之初就提出“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生产模式从劳动密集型转向智能高效型,实施煤炭、电力、煤化工三大主导产业的现代化。

    世界直流电压等级最高的宁东至浙江特高压直流输电、世界首个100万千瓦超超临界空冷电站……作为我国14个亿吨级大型煤炭基地、9个千万千瓦级大型煤电基地,宁东基地建成一批千万吨级大型现代化、数字化矿井,在实现资源高效开采的同时,引进许多拥有国际、国内一流技术的大项目,使“地下煤”变“空中电”。

    从“挖煤”到“输电”只是煤炭清洁利用、增值的路径之一。当前,宁东基地正在依托科技创新,更多打造现代煤化工产业,不断延伸煤化工产业链条,突出产业集群效益。

    被喻为“电路板”工程的国能神华宁煤集团400万吨煤制油项目,是全球单套规模最大的煤制油项目。作为世界上少数投入商业化生产的煤炭间接液化项目,该工程年转化煤炭2000多万吨,产油品400万吨,煤制油二期项目跻身国家能源“十三五”规划,将开辟以汽油为主的煤制燃料新路径。

    此外,宁东基地还有世界首套年产50万吨的煤制烯烃项目,以及正在建设的世界首套焦炭气化制烯烃项目。

    宁东基地党工委常务副书记、管委会副主任陶少华介绍说,从“挖煤”到“输电”,从“卖炭”到“卖油”,从“黑色煤炭”到“白色烯烃”,宁东基地蝶变速度越来越快,发展越来越趋于成熟。

    尤其是煤化工产业成为西部乃至全国的“领跑者”,宁东基地煤化工产业投资已突破1000亿元,年产值达423亿元。如今,宁东基地已经发展成为我国最大的煤制油和煤基烯烃加工生产基地,并成为我国四个现代煤化工产业示范区中规模最大、产值最高的园区。

    截至2017年底,宁东基地形成煤炭产能9140万吨,火电装机容量1325万千瓦,新能源装机容量488万千瓦,煤化工产能2150万吨。工业总产值达1175亿元,成为宁夏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源和稳定器。

    打造科技创新的高地

    走进6000平方米的纺织车间,经过聚合、纺丝、后处理、溶剂回收精制等工序,不同规格的氨纶产品,在一排排卷绕机隆隆作响中“诞生”。比头发丝还细的白色氨纶,广泛应用于防弹衣、牛仔裤、运动服等,其原料源头却是深埋地下的黑炭。

    “每天所需的300吨原料,全部来自一路之隔的中石化长城能源化工(宁夏)公司生产的聚四氢呋喃。我们两家企业一个干纺织,一个干煤化工,但却是上下游关系,氨纶产品市场发生变化,我们就随时过去提出调整建议,这在以前不可想象。”宁夏泰和新材公司副总经理何怀珍说。

    实现煤化工产业由“黑”变“白”,是宁东基地延伸煤化工产业链、培育新动能的表现之一。近年来,宁东基地形成企业集聚、产业集群、发展集约的态势,推进煤化工与石油化工、现代纺织等产业融合发展,不断形成集聚集群效应。

    “宁东基地通过构建煤制油、煤基烯烃、精细化工等一批特色产业集群,培育高端润滑油、合成橡胶等下游高端产品和高端锂电池等相关配套产业,推动煤化工向精细化、集群化、高端化方向发展。”宁东基地管委会经济发展局负责人田彦虎说。

    近年来,宁东基地科技创新质量明显提升,煤化工产业投资过千亿元,成功搭建了煤炭向石油化工产品转化的桥梁,煤制油、煤制烯烃实现产业化,发展成为我国这两个领域最大的生产基地,实现煤化工产品由“粗”变“精”。

    国能神华宁煤集团拥有2200吨级自主知识产权的干煤粉加压气化炉“神宁炉”,获第十九届中国专利奖金奖,除了被国家能源局列入煤炭安全绿色开发、清洁高效利用先进技术与装备推荐目录,在年产400万吨煤制油项目上应用外,还向国外转让了技术许可。

    “400万吨煤制油项目采用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实现了37项重大技术和装备国产化的示范应用,向世界展示了‘中国制造’的力量。”国能神华宁煤煤制油分公司总工程师黄斌说。

    目前,宁东基地聚集高层次科技创新型人才1000多人,高技能人才7000多人,实施科技攻关项目近200项,建成6个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2个院士工作站,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和自治区科技型中小企业7家,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46%。

    一批骨干企业加快技术创新,研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装备。青岛鼎诺公司自主研发的芳构化催化剂技术、航天神洁(北京)公司的大功率等离子点火技术纷纷在宁东基地落地转化。

    建设世界一流煤化工基地

    经过15年发展,目前,宁东基地工业总产值达1175亿元,成为宁夏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源。宁东基地正努力建设世界一流煤化工基地,探索资源消耗少、转化增值高、循环利用好的生产方式。

    “到2020年,宁东基地煤炭产能达到1亿吨以上,煤化工产能达到1500万吨,那个时候,我们将在2006年宁夏经济总量基础上,实现‘再造一个新宁夏经济总量’的目标。”陶少华说,宁东基地将从高端化、集约化、绿色化和智能化实现高质量发展,打造世界一流的国家级现代煤化工基地。

    当前,煤化工产业已占宁东基地的半壁江山,虽然宁东基地在我国四个现代煤化工产业示范区中规模最大、产值最高,但是还存在不少短板:现代煤化工处于产业化初级阶段,产品结构单一,附加值较低;自主知识产业核心技术和装备较少,下游高端产品的核心技术被国外化工巨头垄断;专业技术人才短缺;生态环境约束增强,“三废”综合利用水平不高等。

    业内人士认为,宁东基地未来发展须实现三个突破。

    一是在资源富集地区,积极探索资源消耗少、转化增值高、循环利用好的生产方式,实现煤炭资源高效转化利用。要实现创新驱动发展,在煤制油、煤制烯烃、精细化工三大产业集群基础上,重点培育高端润滑油、工程塑料、合成橡胶、合成纤维、医药中间体等下游高端产品和高端锂电池、高端电线电缆及相关配套产业,实现初级产品向高附加值产品转变。

    二是在偏远落后地区,构建资源优化配置的市场体系,最大限度吸引国内外生产要素,并实现最优化配置。比如,聚焦降成本,降低电力、物流、融资成本,打造低成本园区;新建专家人才公寓,让优秀人才引得进、留得住;推广“保姆式”服务,全程代办项目手续,全力缩短项目落地投产的时间等。

    三是在生态脆弱地区,开拓创新环境优化保护和有效利用模式,创造生产发展、生活改善、生态恢复的多赢局面。更加严格执行比国家标准更高的宁东地方排放标准,注重源头减量,最大限度降低企业“三废”排放。另外,推动园区循环化发展,实现原料和产品互供互享、资源有效利用和能源梯级利用。


延伸阅读
 
 
<返回频道首页>
 
 
   石化要闻
· 茂名石化高档基础油生产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 【新闻故事】“石化钢管”的大科技与小改善
· 武汉石化:强化质量保水质稳定达标
· 长岭炼化:多举措推进环境治理
· 原油管道临济复线全线贯通
· 江汉石油工程公司创国内牵引器射孔最大井斜和 ...
· 广州石化:远程智能诊断实现关键机泵全天候监控
· 胜利油田组织观看《加油!中国》专题片
   图片新闻
茂名石化海上作业队积极应对“山竹” 设备管道优化解决乙烯扩能原料供应难题
换“新颜”穿“新装” 基础管理“不等闲” 广西柳州石油:“智慧加油机”让加油更便捷
   高层动态
· 戴厚良会见埃克森美孚董事长
· 戴厚良会见海南省省长沈晓明
· 李云鹏赴新疆调研精准脱贫工作
· 喻宝才出席国际石油化工大会CEO圆桌会
   行业·国际
· IEA:美澳俄将推动全球近期天然气出口增长
· 黎巴嫩政府将优先考虑发展本国天然气工业
· 沙特原油库存继续下挫
· 洲际交易所布伦特原油与纽交所价差突破10美元
· Aker BP为其石油业务设立软件公司
· 俄罗斯与世界级LNG进口商签订巨额协议
· KBR和康菲就中型LNG解决方案进行合作
· 查特和巴布科克公司就LNG再液化进行合作
   行业·国内
· 亚洲最大深水油气平台调整项目通过机械验收
· 政策驱动页岩气行业盈利能力提升
· 海内外专家共议能源输送方式变革
· 成品油价格年内第11次上调
· 京津冀冬季天然气保供启动
· 冬季供求料仍趋紧 多地上调居民天然气价格
· 中国与美国能源合作前景如何?
· 昆仑能源武威首座LNG加气站投运
 
 
 
 报社简介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广告服务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996322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3542号   广电节目经营许可证(广媒)字第180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459号
 京ICP备 10210212号-7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18号   本网常年法律顾问 北京维京律师事务所 孙连钟律师 高天玉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