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行业  人物  企业  生活  English 
 
 
  石化要闻  |  国际  |  海外  |  人物  |  观察  |  图片
高层动态  |  国内  |  责任  |  言论  |  专题  |  视频
     
 
   您的位置: 新闻频道 >>> 行业国内
 

“里海公约”解读:仍需明晰三方面

2018-09-29     来源:《中国石油石化》2018年第18期
石化新闻

原题:里海公约,没搔到痒处

【摘要】里海公约想真正成为指导里海五国一致行动的实质性文件,还需明晰三方面。

文/刘红光 中国石化经济技术研究院博士

8月12日,哈萨克斯坦、俄罗斯、阿塞拜疆、土库曼斯坦、伊朗五国总统坐在了一起,签署《里海法律地位公约》(以下简称“公约”)。

资源禀赋的趋同性、政治诉求的差异性从根本上决定了里海五国在各自国家的发展战略中存在诸多分歧。由此,现阶段的公约仅是一个共识性和框架性的声明,未来真正成为指导里海五国一致行动的实质性文件仍然任重道远。

增强在全球油气供应的话语权

里海位于亚洲与欧洲交界处,是世界上最大的“湖泊”,面积约37.1万平方公里,同时也是世界上接壤国家最多的“湖”。里海资源丰富,沿岸及海底蕴藏着巨量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同时生物资源及盐类等矿物资源也十分丰富。

苏联解体前,里海是苏联和伊朗的界湖,两国通过条约确定了里海的地位及其使用问题。苏联解体后,与里海接壤的国家变为五个,关于里海的“湖泊”或“海洋”的定位以及里海资源分割等问题的分歧开始扩大。1996年开始,里海五国围绕上述问题展开了不定期的谈判。这次公约的签署,主要是继续了2014年9月五国在阿斯特拉罕举行的第四届时海峰会期间达成联合声明中的基础上,进一步取得的结果。

里海五国油气资源丰富,五国原油产量占全球的21%,天然气产量占全球的26%,其中俄罗斯、伊朗、哈萨克斯坦为全球原油产量排名前15的国家,俄罗斯、伊朗、土库曼斯坦为全球天然气产量排名前15的国家,且五国均为油、气净出口国。从上述数据可以看出,里海五国对全球的油气供应至关重要。

公约签署涉及领海范围的明确、渔业资源的划分、海底资源的分割、军事行动的约束等多方面问题,诸多长期分歧的弥合在公约中得以实现。例如,公约明确了里海沿岸国家海岸线往外延伸15海里的水域为该国领海,领海往外再延伸10海里的水域为该国专属捕鱼区,其他水体以及这些水体的渔业资源将由里海沿岸5国共同拥有;公约要求非里海国家不得在里海驻扎军队,里海国家不得将本国领土提供给第三国来从事危害其他里海国家的军事行动。

公约的签署有利于增强五国的合作关系及里海油气资源的解锁,进而增强域内国家在全球油气供应体系中的话语权。

对各国影响不尽相同

公约的签署从单个国家来看,对土库曼斯坦和伊朗的利好更为明显。对于俄罗斯来讲,只能说是不断谈判和妥协的结果。

本次公约的签署,使土库曼斯坦建设里海海底管道,从而打通西北向至欧洲的出口通道迈进了一大步。土库曼斯坦作为全球较大的天然气生产国及出口国之一,天然气出口市场目前相对较为单一。2017年土库曼斯坦天然气出口量为336亿立方米,全部为管道气。其中,出口至中国317亿立方米,占其总出口量的94.2%。土库曼斯坦的巨量天然气资源无法有效释放,出口多元化成为阻碍其天然气生产的最主要问题。考虑到其地理位置仅可通过管道进行外输,近年来土库曼斯坦正试图通过新建管道拓展其出口渠道,然而周边的潜在新买家仅有印度和欧洲可以消化其巨大的资源储量。2008年开始,土库曼斯坦就与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签署了建设TAPI管道的框架协议,意图打通其东南方向的出口通道,近年来进展相对缓慢。

公约成为伊朗在美国制裁下谋求继续油气出口活动的迂回途径。伊朗作为资源和军事大国,由于地区宗教问题和与西方的长期对立,致使其油气生产受到限制,经济发展及外交境况都存在诸多问题,尤其是今年5月以来美国宣布退出伊核协议,并重启包括能源在内的一系列制裁措施,谋求将伊朗的油气出口将至近零的水平,给伊朗的内政外交带来了极大的威胁。通过公约加强与北方近邻的关系,尤其是进一步加深与俄罗斯在能源领域的合作,或许是伊朗在美国制裁下谋求继续油气出口活动的迂回途径。同时,也能在当前OPEC与俄罗斯行动一致性逐渐增强的趋势下,通过与俄罗斯的直接交易从而谋求俄罗斯在瓜分其出口市场份额等方面考虑其利益诉求。

公约签署对于俄罗斯只是不断谈判和妥协的结果。作为当前欧洲用气的最大供应方,单纯从能源贸易角度来讲,并不希望域内其他国家进一步增强资源生产能力及新的管输通道与其争夺欧洲市场。但由于俄罗斯一直视里海为其势力范围,而近年来北约的势力在通过多种形式向该地区渗透,土库曼斯坦也意图修建一条跨里海的天然气管道,通过阿塞拜疆向欧洲供气。一方面为维持自身区域领袖地位,缓解潜在的紧张形势,另一方面考虑到里海海底管道建设仍具有很大不确定性以及成本竞争优势有限,能源贸易未必遭受实质上的威胁。由此,俄罗斯签署公约。

从签署到执行任重道远

公约仅是一个共识性和框架性的声明,一方面不具有真正的约束效力,另一方面也能看出其针对很多关键性问题采取了模糊性和无实际操作规则的处理方式。

由于性质定义不同会导致里海资源和主权划分存在巨大差异的问题,由此公约中依然没有里海是“海”还是“湖”的明确定义。这反应出各国针对这一问题仍存在巨大分歧。里海北部油气资源丰富,因而俄罗斯、哈萨克斯坦、阿塞拜疆主张里海为“内陆海”,应该根据国际海洋公约对各国的主权及专属经济区进行划分;南部的伊朗和土库曼斯坦则主张其为“内陆湖”,因而要求按国际法的“沿岸各国共同分配”条款,由各国协商同意后进行里海资源的开采。

就是因为公约里没有明确海和湖的界定,所以公约中的“其他区域资源则由相邻国家根据国际法准则通过谈判自行分割”实际上是一种相对模糊的表述。

此外,公约中的军事约束条款仍存在较大变数,公约所带来政治军事影响前景不明。近年来,北约的扩张活动在持续进行,里海地区也成为其目标之一。长期来看,甚至有可能在此基础上逐渐加大对里海的渗透,甚至在里海建立军事基地。这样在为其在阿富汗的行动提供支持的同时,也能对俄罗斯和伊朗形成进一步的威胁,甚至可以从西侧形成对中国的牵制。公约的达成似乎为北约的这一战略蒙上了阴影,但相关的军事约束或许仍然存在变数。其中,阿塞拜疆或许是关键因素。阿塞拜疆奉行独立自主、多元平衡的外交政策,在注重发展与俄罗斯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同时,积极发展与美国和欧盟之间的合作,将融入欧洲作为对外战略目标,重视与欧盟委员会、欧洲议会开展合作,积极参加欧盟“东部伙伴关系计划”。在这一背景下,加之其与亚美尼亚的积怨,美欧完全有机会从中寻隙,影响乃至改变阿塞拜疆的外交政策。

由于以上三方面存大诸多变数,公约在后续涉及到实质性权益分割的问题时,必然会存在艰难、漫长乃至分歧无法弥合的谈判,从签署到真正成为指导里海五国一致行动的实质性文件仍然任重道远。

也是由于公约的具体执行难度较大,因而公约签署对中国能源供应的具体影响还无法定论。但可以预知的是,土库曼斯坦若能实现建设里海海底管道打通西北向欧洲的出口通道,则会大大拓展其能源外输途径,未来将会对中国自中亚进口天然气的供应稳定及气源价格产生较为显著的影响。


延伸阅读
 
 
<返回频道首页>
 
 
   石化要闻
· 九江石化信息化建设项目入选工信部试点示范
· 西北油田一自创脱硫工艺8年创效7亿元
· 广东石油联手团省委实施志愿者守信联合激励
· 中国石化管道光缆骨干网试点工程开工
· 石化机械公司助力中国钻井钻出新深度
· 四建公司首次完成“罐中罐”安装
· 十建公司开展“下基层、接地气、马上办”作风建设
· 扬子石化全流程挖潜增效超6亿
   图片新闻
南京工程安庆分公司30万吨/年烷基化项目第一台设备塔... 西北油田:单钻头进尺不断刷新世界纪录
巴陵石化:EAP助力人文关怀进社区 强化安全风险点管理 推动安全环保工作
   高层动态
· 戴厚良会见埃克森美孚董事长
· 戴厚良会见海南省省长沈晓明
· 李云鹏赴新疆调研精准脱贫工作
· 喻宝才出席国际石油化工大会CEO圆桌会
   行业·国际
· 美国10月份预计向西北欧出口8.8万吨LPG
· 墨国油计划从10月末起进口美国轻质原油
· 亚洲甲醇价格创三个半月新高
· 卡塔尔将增加LNG年产量至1.1亿吨
· 道达尔认为每桶100美元油价即将到来
· BP获准开发北海Vorlich油田
· LNG进口增加 孟加拉国搁置了小型FSRU项目
· 阿克尔解决方案与挪国油签署战略性全球合作协议
   行业·国内
· 明日成品油价或上调 预计每吨涨200元
· G3勘探公司发布中报 重新评估多区块开发潜力
· 中国石油集团养老资产管理公司正式成立
· 京津冀秋冬季错峰生产 环保标杆可不予限产
· 能源安全的关键何在
· 中国石油在雄安新区内首口地热井开钻
· 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筹建川渝百亿方储气库群
· 四川将与意大利共建能源环境市场信息交换平台
 
 
 
 报社简介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广告服务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996322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3542号   广电节目经营许可证(广媒)字第180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459号
 京ICP备 10210212号-7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18号   本网常年法律顾问 北京维京律师事务所 孙连钟律师 高天玉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