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8-10-29 | 来源: |
![]() |
![]() |
石化新闻![]() |
摄影\李晓春 文\宁波石油公司 姚琦 小区的银杏树开始渐渐斑驳,一阵不经意的风吹过,就有数片黄叶打着圈飘落,优雅地躺在地上,仿佛是一封来自秋天的邀请函。不能辜负大自然的美意,清晨,在盛秋的乍寒还暖里,我们往四明山脉而去。秋日朗照,四明山盘山公路的柏油路面显得十分光滑,不是炫目的镜面反光,而是像一块起着绒头的厚棉布,将光线吸了进去,很柔和。车行之处,举目皆是连绵的竹林,竹枝摇曳,竹叶青青,只有老竿成了黄绿色,所以这里的秋景并不显得肃杀,而是简洁和悦目的。 沿途的车辆极少,但我们并不因此感到寥落,反是安宁自得。打开车窗,时有秋风拂面而来,自然有点寒意,可江南的秋风,又能寒凉到哪里去呢?倒是这风混合着山野间的草木气息格外沁人心脾,不自觉地来了几个深呼吸,久浸于城市雾霾中的肺顿感清新舒爽。真想把这空气把个包带回去。 如果说千屏苍翠的竹林是四明山的底色,那么森林里一个个如明珠散落的古老的村落就是这幅水墨丹青上的点睛之笔,是寂寥静谧中的温暖烟火。这些古朴中透着沧桑的村落给人以原始恬静的感觉。村中房舍大都由山木为框架,石头和粘土垒成,并依山就势,层层叠加,鳞次栉比,布局巧妙令人惊叹不已。村中部分的房屋都已经人去楼空,但剩下的人还留在此劳作生息,他们会种植一些蔬果维持生活。在其中狭窄弯曲的石板路,在暖色调的光和影中穿行,仿佛穿越了一段人类历史,并窥视到了农耕文明的活样本。 这些村落大都与柿林共生。此时正是丰收的季节,高大挺拔的柿树变得分外喜庆。原本深绿的叶子已渐成斑斓的红绿色,一个个红灯笼般的柿子压满了枝头,个头不大,孜然朴实,令人望之就馋涎欲滴。树下有两村民在采摘柿子,一人用长杆将树枝拉住,一人熟练地一手托着柿子,另一手捏住柿子的蒂,一转一拉,柿子就下来了。向他们买了一篓柿子,撕开橙红的薄皮,大吸一口果肉,口感是沙沙的软糯,比蜜更香甜,不是城中水果店内被捂熟的柿子可比的。 就这样一路赏玩,在村落口的山野小馆吃了顿便餐,炒青菜、蒸番薯、油焖笋干……用的都是深山里的蔬果,非常爽口。店家搬了桌凳,让我们坐在屋前峥嵘的古木下,听着潺潺溪水声,别有一番怡然自得的情致。 饭后决定继续向林中前进,有几段路好似有些陡峭险峻,陡地转圈后却又不再陡险,蜿蜿蜒蜒,延绵而去。不知不觉中,天将暮。正愁晚上归宿之处,没想前面有大山头盘踞,车子连续的发夹弯,海拔一下子升了上来,让人简直有了腾云驾雾的感觉,然后几个弧度优雅的下坡弯,在一座山谷大院跟前停住了。 这是一家被好几个旅游公众号推荐过的民宿,建在一片山谷露台上,露台的面积辽阔,草木扶疏,除了这家民宿之外,没有其他住家,看起来仿佛在世界的尽头。再过去,就是无垠的森林。跟那种生活气息很是浓重的民宿不同,这粉墙黛瓦的仿古建筑流露出浓浓的古典情愫,隔着山中雾气的迷蒙和缥缈,晕出些许疏落的闲散,幽静得令人不忍打扰,就像是古诗中那白云深处的人家。 走进院子,里面大而平坦,园径两边花草茂盛,院中的月桂与芙蓉开得正好,香远益清,花开满枝,和修剪整齐的草坪交相辉映,干净明丽。 我们要了一个套房,但并不大,里面的布置颇为古朴温馨,最妙的是有个洋为中用的落地窗,居于室内,可看庭前花飞花落,云卷云舒。中间来了一个服务员,送来一盆野生猕猴桃和一包四明山秋茶,还问需不需要什么别的。然后轻轻地带上门走了。 如此,便泡了一壶清茶,伴着“咕噜咕噜”的水声,水汽弥漫,大家轻声细语,有一搭没一搭地聊着天,时光好像穿越了细腻绵长的岁月,回到了以往静日里的慢节奏中。细品慢饮这茶,虽不及春茶鲜爽,但茶香袅袅,茶味醇厚,正如四明山的秋景一般,令人回味无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