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行业  人物  企业  生活  English 
 
 
  石化要闻  |  国际  |  海外  |  人物  |  观察  |  图片
高层动态  |  国内  |  责任  |  言论  |  专题  |  视频
     
 
   您的位置: 新闻频道 >>> 行业国内
 

今年天然气消费将达2700亿立方米 成全球增长最快市场

2018-11-27     来源: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
石化新闻

    原题:今年天然气消费将达2700亿立方米 成全球增长最快市场

    本报记者 齐 慧

    中国天然气消费需求增长迅猛,去年消费量达到近2400亿立方米,今年前3个季度已接近2000亿立方米,预计全年将达2700亿立方米,成为全球天然气消费增长最快的市场。11月16日,国家高端智库建设试点单位——中国石油经济技术研究院在北京举行的《2018国内外石油科技发展与展望》发布会上作出了这一预测。

    该院科技发展与创新研究团队认为,全球油气资源潜力依然巨大,但也面临着新形势和新挑战。一是超级盆地有望引领老油区重新崛起。含油气盆地累计产量和可采储量都超过50亿桶石油当量,在盆地产量进入平台期或下降期时,通过转变勘探开发思路,可使产量保持平稳或不降反升。美国近年来发生的“页岩气革命”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据统计,全球有25个超级盆地,包括中国的渤海湾和松辽盆地。2017年超级盆地的石油产量占全球总产量的35%。

    二是非常规油气正在有效接替常规油气。全球非常规油气资源丰富,正对常规油气形成主动接替之势。截至2017年,非常规气在全球天然气总产量中占比达20%以上,致密油产量在全球原油总产量中占比约为7%。除北美之外,中国成为非常规油气资源大规模商业开发的领先者。

    三是新区新领域面临更深、更远、更极端环境等挑战。深水、深层、天然气水合物和极地是满足未来油气需求的储备力量,也是未来上游技术攻关的重点和难点。

    四是天然气发展进入黄金期。天然气作为资源可靠、价格可承受、发展可持续的“三可”能源,将在能源转型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被视作未来业务发展的战略重点。

    五是以智能化为代表的油气技术革命拉开序幕。智能钻井、纳米驱油、原位改质等新一代勘探开发智能化技术体系正在形成,新一轮技术革命蓄势待发。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兼勘探与生产公司总经理李鹭光表示,全球油气产业持续发展主要得益于技术创新,“页岩气革命”极大提升了非常规天然气资源的开采与供应能力,加速了天然气黄金时代的到来,也重塑了世界能源格局。当今世界,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等各种新知识新技术层出不穷,油气产业要拥抱技术创新。

    中国石油经济技术研究院副院长吕建中认为,随着全球油气勘探开发对象逐步从常规转向非常规、从陆地转向海上、从浅层浅水转向深层深水,开采难度越来越大,对技术及装备的要求越来越高。世界油气工业已经从过去的“资本主导”“资源主导”逐渐转向“技术主导”。

    专家表示,当前石油工业大数据、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物联网、区块链等新技术加速应用,纳米、石墨烯等新材料不断出现,这些新技术、新材料的深度融合,将助力石油工业向数字化、智能化转型。


延伸阅读
 
 
<返回频道首页>
 
 
   石化要闻
· 广东石油5家基层单位获全国总工会荣誉
· 化销华北企业文化建设再添两项新荣誉
· 沧州炼化:优化预警打好环保主动仗
· 石化机械公司荣获第四届“楚天杯”工业设计大 ...
· 中石化森美强化机关绩效考核
· 九江石化积极开展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工作
· 销售华南:率先推行高后果区区长制
· 管道公司划出冬季安全工作重点
   图片新闻
山西石油:易捷展会助推山西特色商品走向全国 广西北海石油打造“店中店”,提升客户体验
寒夜抢修污水泵 打造安全环保“绿色小站”
   高层动态
· 戴厚良会见全国工商联党组书记徐乐江
· 戴厚良会见常州市委书记
· 李云鹏赴新疆调研精准脱贫工作
· 喻宝才出席国际石油化工大会CEO圆桌会
   行业·国际
· 国际油价何处寻底?
· 国际油价连跌七周 供求关系逆转
· 国际原油下跌阴云短期难消散
· 受美国原油库存影响 亚洲原油期货走低
· 天气变暖预测拖累周五美国天然气价格创低点
· 油价下跌不足以让新兴市场货币紧缩举措放缓
· BP北海大型油田项目投产
· 2019年俄气拟投资1.33万亿卢布
   行业·国内
· 今年天然气消费将达2700亿立方 全球增长最快
· 国际绿色采购网络(IGPN)中国秘书处在北京启动
· 成品油价首迎年内“三连跌” 预计将跌回年初
· 海通:原油等期货品种昨跌停 与供给关系大
· 国际油价暴跌 私募演绎“一将功成万骨枯”
· 亚马尔LNG项目全面建成投产
· 油气改革年底冲刺 国家管道公司重组方案或出台
· 近六成天然气概念股预喜 部分燃气公司业绩承压
 
 
 
 报社简介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广告服务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996322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3542号   广电节目经营许可证(广媒)字第180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459号
 京ICP备 10210212号-7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18号   本网常年法律顾问 北京维京律师事务所 孙连钟律师 高天玉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