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行业  人物  企业  生活  English 
 
 
  石化要闻  |  国际  |  海外  |  人物  |  观察  |  图片
高层动态  |  国内  |  责任  |  言论  |  专题  |  视频
     
 
   您的位置: 专题 >>> 新闻频道专题 >>> 贯彻落实工作会议精神 奋力谱写石化新篇章
 

41个全流程优化项目挖潜增效

2018-12-03 来源: 中国石化报
石化新闻
 

    扬子石化紧盯市场变化,从生产运行、经营销售、精细管理入手,做大产品总量,增产适销产品,降低能耗物耗,争取效益最大化

    本报记者 陶 炎

    面对装置老、单套装置规模小、市场竞争加剧等困难,扬子石化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从生产运行、经营销售、精细管理等方面入手,确定做大原油加工量、提高乙烯装置负荷、优化原油结构、降低财务费用等41个全流程优化项目,并细化为566条具体措施,抓好落实督办,全力挖潜增效。截至10月底,扬子石化挖潜增效成绩显著,提前实现年度效益目标。

    引入新技术改进生产,优化指标做大产品总量

    8月中旬,针对1号乙二醇装置催化剂运行到末期,扬子石化邀请相关专家现场评估,并为催化剂运行提出指导性意见和建议。通过项目攻关,9月以来,催化剂选择性达到较高水平,装置技术经济指标创最好纪录,实现稳产高产,产品优级品率持续保持100%。

    公司成立35年,装置老化是不争的事实。为此,扬子石化积极引进新工艺、新技术,让老装置焕发创效新活力。今年以来,该公司在炼油厂、芳烃厂等生产装置实施油雾润滑、往复压缩机在线监测、机泵群在线监测等17个技术项目,提高了设备可靠性,16项技术经济指标创历史最好纪录,炼油专业达标排名进步18名,乙烯竞赛摘星13颗。

    优化装置运行,做大效益产品总量,实现增量增效,是扬子石化挖潜增效的重点工作。该公司充分利用原油一次加工能力,做大原油加工量及成品油产量。1~10月,完成原油加工量1000多万吨,同比增长22%;生产成品油560万吨,同比增产20%。同时,他们抓住市场行情好的有利时机,提高乙烯装置负荷,增加烯烃产品产量,实现增产增效。1~10月,乙烯产量同比增长36%。

    向生产经营型企业转变,紧盯市场增产适销产品

    针对柴油市场需求不足而白油市场行情较好的情况,扬子石化今年进一步增产5号工业白油,努力将部分柴油组分转化为高品质白油产品,既缓解了柴油销售难的局面,又提高了产品附加值和原油加工负荷,形成了新的效益增长点。

    扬子石化在优化生产的同时,高度重视经营优化,推动企业由生产型向生产经营型转变,实现整体效益最大化。该公司完善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以计划为龙头、以优化为抓手的经营管理体制,实施产销研用衔接,联手各销售公司开拓市场,确保全产全销。

    同样是乙烯产品,不同的产品流向,就有不同的盈利能力。为了取得最大效益,扬子石化完善市场分析研判机制,在项目运行中,对乙烯产品流向的盈利能力进行测算,优化调整产品流向,实现整体效益最大化。根据测算结果,今年以来,扬子石化在优先增产乙二醇和环氧乙烷、减产线型聚乙烯的同时,提高了乙烯单体销量,通过公路、管路、水路等多渠道销售产品,增效上千万元。

    强化采购库存物流管理,节能降耗大幅减少成本

    今年以来,扬子石化大力实施能效倍增项目,实施低温热利用、余热回收等技术,淘汰高能耗电机,向能耗物耗管理要效益。截至10月底,扬子石化已淘汰高能耗电机1500台。前10个月,扬子石化燃动能耗降本7000多万元。

    扬子石化通过管理优化,精打细算降本增效。他们紧抓原油采购“牛鼻子”,加强商储油运作和管输油监督;加强煤炭、“三剂”辅材的采购、检验和使用管理,努力实现品质优、性能好、成本低的目标。同时,强化库存经营,优化物流运作,在防范价跌风险的同时,降低采购成本和物流成本。

    该公司还紧盯降本减费挖潜项目,定具体措施、定提升目标、定责任人、定完成时限、定奖罚标准,开展催查督办,推动“马上就办”。公司和各专业费用责任部门,分别签订降本减费责任书,推进降本工作。通过优化管理,前10个月,该公司辅材消耗实现降本减费2000多万元。他们“既抱西瓜也捡芝麻”,推进5S管理,整治现场跑冒滴漏,前10个月消除漏点13处,相当于节约新鲜水160万吨/时。

相关链接
 
 
<返回频道首页>
 
 
 报社简介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广告服务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996322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3542号   广电节目经营许可证(广媒)字第180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459号
 京ICP备 10210212号-7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18号   本网常年法律顾问 北京维京律师事务所 孙连钟律师 高天玉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