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行业  人物  企业  生活  English 
 
 
  石化要闻  |  国际  |  海外  |  人物  |  观察  |  图片
高层动态  |  国内  |  责任  |  言论  |  专题  |  视频
     
 
   您的位置: 新闻频道 >>> 行业国内
 

有一种细菌 可以“吃”煤“吐”气

2018-12-06     来源:人民网-能源频道
石化新闻

    原文来源:科技日报

    作者:王海滨

    晋煤集团有一个煤与煤层气共采国家重点实验室,这里有一个科研团队正在进行一项世界级科研项目“煤地质微生物降解流态化开采研究”。科技日报记者近日走进这所实验室,亲身感受了这个微观世界的奇妙与神秘。

    与地球同龄的远古微生物

    走进宽敞明亮的实验室,实验台上摆满了各类器皿,技术人员都在神情专注地观察、记录,一丝不苟地操作。青年工程师刘健和陈林勇正在默契配合做实验,他俩的实验台上有一个细菌培养瓶,黑色的煤粒浸泡在营养液中。刘健说:“这就是正在‘吃’煤产气的实验。”只见瓶口上的管子里“嘟嘟嘟”地连续冒着气泡,把气泡收集到另一个瓶子里,在瓶口一划火柴,气体即可点燃。

    “这个气体就是甲烷气,也就是俗称的‘瓦斯’”,陈林勇介绍,“营养液里有我们筛选培育的‘产甲烷菌群’,这种菌群可以消化煤而产出气。”陈林勇说,产甲烷菌是一种远古微生物,可以说它的年龄几乎与地球一般大小。刘健和陈林勇介绍,他们从原始煤层中提取出这样的菌群,然后进行不断的筛选,今年前半年已经选出6株真菌、1株细菌。

    他们研究的目标就是,筛选出最优化的微生物菌群,让他们更多更快地“吃”煤“吐”气。陈林勇说:“这些菌群是一个分工协作的群体,他们在代谢过程中各司其职,把煤炭这个大分子,变成小分子,再变成气体分子。”

    破解机理需要多学科交叉协同

    刘健介绍,研究认为煤层气有2个成因,一是地球温度压力“热成因说”,另一个就是“生物成因说”。不同的矿区,这两种成因的煤层气比例不同。现代技术可以具体测出煤层气的两种成因成分和比例数据。

    陈林勇说:“由于环境特殊,煤的微生物生命活力和代谢能力比较缓慢,因而,微生物作用下由煤变气的过程极其漫长和复杂,我们的科研就是分析寻找这个过程的机理。破解这个机理是世界级难题,许多发达国家都在进行相关研究。”

    刘健说,如果取得科研突破,通过向煤层注入优选的微生物菌群,或者能激活和促进煤层中菌群代谢的营养液,就可以源源不断地产出煤层气。这样的结果:一是采煤完全变成了采气;二是可以让许多枯竭的煤层气井重新产气;三是从根本上实现黑色煤炭绿色利用。

    近年来,他们已经先后在几家煤矿进行了营养液注入实验。“但都没取得预期效果。”刘健说,“人类筛选培育微生物菌群,在富集优化的过程中,同时也会‘伤害、丢失’一部分菌群,由此就可能影响到煤的降解,影响到产气。”

    在山西省煤层气联合基金的资助下,实验团队已经建立一整套煤炭生物气化外源菌群的驯化方法,并提出了好氧微生物预处理—厌氧微生物气化的两步法,以提高煤炭微生物气化效率。

    刘健介绍,煤变气的科研,需要煤化工、地质工程、生物学、营养学等多学科交叉协同,形成多专业各类人才的协作团队,才能形成攻关合力。目前他们实验室的科研基本上与国外站在同一水平,但在基础理论研究方面,尤其是微生物与煤的作用机理等方面还有差距。


延伸阅读
 
 
<返回频道首页>
 
 
   石化要闻
·
· 广州石化化工火炬气回收作燃气项目正式投用
· 大牛地气田打响保供上产“争气战”
· 华东石油局:油气跨越百万吨 扭亏为盈谋发展
· 销售华南:前11个月输油量达2101万吨
· 扬子石化油品质量升级项目通过国家级源局核查
· 仪征化纤入选大型电视纪录片《我们一起走过》
· 燕山石化成功研发生产“石头纸”专用树脂
   图片新闻
西北油田:热情似火战寒冬 争分夺秒护“油龙” 南昌石油全力服务首届世界VR产业大会
为中外石油市场提供优质钻具 南京工程青海大美罐区EPC总承包项目顺利中交
   高层动态
· 戴厚良会见全国工商联党组书记徐乐江
· 戴厚良会见常州市委书记
· 李云鹏赴新疆调研精准脱贫工作
· 喻宝才出席中西企业顾问委员会会议
   行业·国际
· 欧佩克减产预期强烈 油价重拾升势
· 俄气前11月天然气产量增5.8%
· 周二美国天然气期货价格上涨2.7%
· 阿尔伯塔下令削减石油引生产商采取行动
· 欧佩克致力于减产 但仍需俄罗斯加入
· 欧佩克保证供应 原油期货价格持续上行
· 赫斯基能源反对阿尔伯塔省石油减产决定
· 加拿大依靠监管机构帮助解决原油价格低迷
   行业·国内
· 上游气源价格全面上浮 多地密集听证上调气价
· 2020年将基本解决清洁能源消纳问题
· 中美合作研究实现光催化二氧化碳合成氨基酸
· 中石油云南全部供应国VI(B)标准车用汽油
· 山东“石油城”打造国际能源创新谷
· 大庆高新区:打破资源魔咒 “油城”华丽转身
· 青海油田首创先进技术“啃下”柴达木“硬骨头”
· 国际涂料巨头帝斯曼看好中国 将持续加大投资
 
 
 
 报社简介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广告服务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996322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3542号   广电节目经营许可证(广媒)字第180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459号
 京ICP备 10210212号-7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18号   本网常年法律顾问 北京维京律师事务所 孙连钟律师 高天玉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