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行业  人物  企业  生活  English 
 
 
  石化要闻  |  国际  |  海外  |  人物  |  观察  |  图片
高层动态  |  国内  |  责任  |  言论  |  专题  |  视频
     
 
   您的位置: 新闻频道 >>> 行业国内
 

自主创新、快速崛起的世界第一合成橡胶大国

2018-12-28     来源:《中国石化》杂志2018年12期
石化新闻

    作者:周文荣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逐步建立起独立的、门类齐全的合成橡胶工业体系,发展成为世界合成橡胶生产大国,但与世界合成胶强国相比还有不少差距,需要加强企业创新能力机制建设。

    我国合成橡胶工业是在自主创新和引进技术的基础上起步的,并依靠自主创新不断完善、丰富壮大起来。长期以来,合成橡胶作为国家战略物资,受到举国上下的高度重视。目前,我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一合成橡胶生产大国,但与世界强国相比还存在较大的差距,需要继续加大创新研发力度。

    2010年成为世界第一合成橡胶生产大国

    我国从1958年开始工业化生产合成橡胶,经初期20年的发展,建立了能生产氯丁橡胶、丁苯橡胶、顺丁橡胶和丁腈橡胶等4大品种的初步产业基础,1978年全国产能不足10万吨/年,产品牌号单一,产量不足8万吨。

    在改革开放基本国策的指引下,国内合成橡胶迎来快速发展的新机遇。2000年全国主要合成橡胶(不含胶乳和特种胶,下同)品种产能和产量分别达106万吨/年和79万吨,是1978年的10倍。

    在2001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WTO)后,加快对外开放步伐,促进国内合成橡胶产业快速壮大,如今我国已经建成能生产丁苯橡胶、丁二烯橡胶、丁腈橡胶、乙丙橡胶、丁基橡胶等全部合成橡胶的独立的、门类齐全的合成橡胶工业体系。2017年全国合成橡胶产能达582万吨、产量356万吨,分别是2000年5.5倍和4.5倍。历年产量对比见图1。

    图1 我国合成橡胶产量

    我国合成橡胶产量、产能分别于2010年和2011年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合成橡胶生产大国。国内合成橡胶产业为我国工业、国防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做出重要贡献。2011年以来国产合成橡胶在消费市场的占有率达72%以上(表1、图2),有力支撑以轮胎工业为代表的下游产业的发展。

    表1 国内主要合成橡胶产量、消费量及国内市场占有率(万吨)

    图2 我国合成橡胶产量、消费量和市场占有率

    狂飙突进的发展历程

    改革开放的40年是我国合成橡胶快速发展壮大40年。基本上可分成两个发展阶段。

    从1978年到2000年是国家合成橡胶体制内改革快速发展的阶段,建立起能生产除异戊橡胶以外的胶种基本齐全的工业体系。2001年我国加入WTO以后进一步对外市场开放,进一步加快发展步伐,2017年我国合成橡胶已成长为品种齐全、种类繁多、产品系列完整的重要产业。

    第一阶段(1978~2000年):提升自有技术,填补品种空缺

    成立专业石化公司。1983年成立的中国石化总公司和1998年中国石化和中国石油的重组,出现了具有竞争的合成橡胶专业化集中经营管理。一直到2000年,两大集团公司一直是国内合成橡胶及其原料的主要生产供应商,也是合成橡胶国产化工业技术主要开发者,积聚了为后期全国合成橡胶工业快速腾飞所需的一大批具有生产和科研的经验技术人才。

    继续完善提升国内技术,开发成功热塑性丁苯橡胶技术。继续完善提升国产化顺丁橡胶技术,装置规模从1.5万吨/年扩大到5万吨/年,建成多套装置,顺丁橡胶成为一个时期内供应最为充分胶种,《顺丁橡胶工业生产新技术》1985年荣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中国石化承担国内热塑性丁苯橡胶工业化技术开发。1984年采用燕化研究院技术在巴陵公司原顺丁装置上建成千吨级工业试验装置后,1989年建成万吨级装置实现工业化生产。并在此基础上持续开发生产技术和开拓国内市场,使其成为具有世界先进水平、国内领先的最大的热塑性橡胶生产基地。国产化技术还先后两次出口到海外,开创中国石化技术出口的先例。该技术成果于1996年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解决了合成橡胶基本原料的生产技术。中国石化一直是国内最大的合成橡胶原料生产商和供应商。先后成功开发大型丁二烯抽提装置国产化技术、高纯异丁烯和聚合级异戊二烯等原料的生产制备技术。

    采用引进技术建设多套工业生产装置。我国主要依靠国内自主创新技术发展自己的合成橡胶工业体系,改革开放以来,也广泛寻求国外先进合适的合成橡胶生产技术,补充国内产品系列缺项,尽快满足国内市场供应。在上世纪80年代建成吉化公司和齐鲁石化两套引进的丁苯橡胶装置后,接着又引进了乙丙橡胶和丁腈橡胶、以及丁基橡胶生产技术,引进技术建设的工业装置先后于90年代后期投产,实现上述三大胶种的产品国内唯一的工业化生产。

    迈出不同所有制企业发展合成橡胶的探索的第一步。1986年5月,上海高桥石化与加拿大宝兰山公司成立生产丁苯橡胶的合资公司,这是产业内首家中外合资企业。接着,台湾合成橡胶公司来到大陆发展,利用国内和国外两种原料资源生产国内市场需要的合成橡胶品种,1998年8月由其控股的南通申华化工公司10万吨/年丁苯橡胶工厂投产,为后期台资和外资进入我国合成橡胶产业产生示范作用。

    经国内开发和引进技术,在1978年生产丁苯橡胶、顺丁橡胶、氯丁橡胶和丁腈橡胶等4个胶种基础上,90年代后期又增加了丁苯热塑性弹性体(SBS)、乙丙橡胶和丁基橡胶等三个基本品种,国内产业的产品体系基本建成。

    第二阶段(2001年后):加入WTO加快合成橡胶发展

    多种所有制资本进入合成橡胶产业。最近的20年,国内经济领域深化改革,我国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市场更加对外开放。汽车工业成为国民经济主柱产业,国外轿车公司纷纷在华设厂,轿车进入百姓家庭,我国逐渐成为世界最大的汽车生产国和消费国。随着经济发展,合成橡胶需求量高速增长,从而推动国内合成橡胶产业投资多元化。生产合成橡胶的台资企业从初期申华一家(10万吨/年)发展到7家(共60万吨/年),其他合资和独资企业达10家(81万吨/年)。10多年前,国内民营企业也成了发展合成橡胶的重要力量,从2010年山东玉皇化工公司8万吨/年顺丁橡胶装置的建成投产以后,至今生产合成橡胶的民企有26家总产能148万吨/年。两大集团公司以外的民企和合资的合成橡胶装置能力所占比例已从2000年的12.3%上升到2017年的48%。(表4)

    表4 2000年和2017年国内合成橡胶产能分布构成

    热塑性橡胶发展加快。中国石化是国内最早从事SBS技术开发和生产的企业,随着技术进步,不断丰富了产品谱,扩大市场应用,采用自主开发技术,增加SBS和SIS的加氢改性高档产品,建立了世界最大的丁苯热塑性弹性体生产基地。随着国内市场扩大,生产厂家从原来的中国石化等三家企业发展到各种所有制全面参与的10多家生产企业群,装置产能从2000年的10万吨/年上升到2017年的132万吨/年,这一品种已发展为仅次于丁苯橡胶、丁二烯橡胶的国内第三大胶种,国内市场占有率达90%以上,每年还有数万吨产品出口国际市场,是国内合成橡胶产业内最具国际竞争力的产品。

    自主技术建设了一批大型合成橡胶装置和生产基地。十多年来,国内建设了一批年产10万~20万吨的丁苯橡胶、丁二烯橡胶装置,发挥了经济规模效益,进一步提升产品市场竞争力。新的丁苯热塑性橡胶和氯丁橡胶均采用先进的大聚合釜技术。到2017年,全国合成橡胶产能20万吨/年以上的合成橡胶工业园区基地达到13个。

    丁二烯原料装置建设完成大型化,国内乙腈法丁二烯抽提装置能力从初始的1.5万吨/年上升到20万吨/年。裂解碳五装置处理量从2.5万吨/年上升到15万吨/年和30万吨/年。

    科技创新队伍不断壮大。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继续加强创新能力建设,主要有国家级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合成橡胶重点实验室”在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内成立;一些大专院校的科学研究实验室瞄准未来新材料的发展开展研究,中国石油建设了合成橡胶试验基地,中国石化继续完善合成橡胶技术中心平台,一些民营合成橡胶企业根据自己产品特点建立了相应的研发机构,提升产品科技含量。

    绿色环保产品成主流产品,高性能差别化产品发展快。为了适应欧盟REACH法案和国内轮胎标签法对合成橡胶产品的新要求,国内乳聚丁苯橡胶基本实现助剂环保化,环保型产品已成为行业内主流产品;为轮胎的节能安全和提高品质,定制化生产的国产溶液丁苯橡胶已批量用于下游产业链高性能轮胎制造;国产稀土顺丁橡胶实现工业化生产,丁二烯家族增加了低顺式丁二烯橡胶、高顺式的钴胶,稀土胶正在进入商业化生产;丁苯热塑性橡胶从开始以鞋用料为主逐渐扩展到如沥青改性等专用料为主,并已向更高性价比的氢化产品(SEBS、SEPS)发展。丁基橡胶产品增加了性价比更高的卤化系列产品,已成了国内生产的主导产品。产业内高性能差别化产品发展快,所占比重持续上升。

    由大变强仍需努力

    在回顾改革开放巨大成就的同时,也要认识到,虽然我国已经发展成为世界合成橡胶生产大国,但还不是合成橡胶强国,与先进国家相比还有不小差距。部分合成橡胶产品工业化时间不长,与国外先进技术差距较大,表现为品种牌号少,高性能的产品还不足以满足市场需求;现有装置还存在同质化过剩产能,有待继续进行供给侧结构调整;有些在发达国家已经大批量应用的绿色、高性能产品,在国内虽然同样能够生产,但需要加快市场开发或者技术认证,才能成为有效供给。

    党的十九大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经济将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我国合成橡胶产业也将迎来以质量效益为目标的发展新阶段。我国合成橡胶产业需要继续依靠科技创新的力量,加强企业创新能力机制建设,继续深化供给侧改革,实现定制化产品开发与生产,加强产学研用联合,早日实现由合成橡胶大国到强国的转变。

    (作者系中国合成橡胶工业协会第五、六、七届理事会驻会专职副秘书长)


延伸阅读
 
 
<返回频道首页>
 
 
   石化要闻
· 扬子石化11月乙烯加工损失率降至0.07%
· 石化机械具备X80钢级超厚壁钢管生产能力
· 中原石化荣获河南省环境教育基地称号
· 上海石化入选品牌文化建设优秀成果百佳榜
· 扬子石化提前完成全年乙烯生产任务
· 金陵石化物资采购资金节约7.4%
· 荆门石化精打细算提升高价值产品收率
· 西南石油局高效推进页岩气产能建设
   图片新闻
中安联合35万吨/年聚丙烯装置建成中交 胜利油田河口厂全力应对寒潮来袭
倒流程 保供气 胜利油建津京第二输油管道01标段成功“穿越”海河
   高层动态
· 戴厚良会见贵州省主要领导
· 戴厚良会见海南省常务副省长
· 李云鹏赴新疆调研精准脱贫工作
· 喻宝才会见花旗银行高级顾问
   行业·国际
· 天然气发电量占到美国10月份发电总量38.1%
· 壳牌在可再生能源上的投资增加到40亿美元
· 沙特阿拉伯石油公司成立新的燃油零售子公司
· 诺瓦克:俄气希望从欧洲获得更多天然气供应合同
· 墨国油表示将把重点放在浅水资产及炼油业务上
· DSME获得2018年第18艘LNG运输船订单
· 因运输限制 美国二叠纪盆地一些公司赠送天然气
· 埃克森美孚对圭亚那石油项目的预期未受影响
   行业·国内
· 成品油“五连跌”应该“稳了”
· 推动能源高质量发展
· 今年可再生能源装机突破7亿千瓦
· 河北省多部门合力严打黑加油站点
· 青岛董家口30万吨原油码头二期工程开建
· 明成品油价每吨或降340元 一箱汽油节约13元
· 川南成为中国最大的页岩气生产基地
· 全国首个大型民营炼化项目投料开车
 
 
 
 报社简介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广告服务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996322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3542号   广电节目经营许可证(广媒)字第180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459号
 京ICP备 10210212号-7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18号   本网常年法律顾问 北京维京律师事务所 孙连钟律师 高天玉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