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行业  人物  企业  生活  English 
 
 
  石化要闻  |  国际  |  海外  |  人物  |  观察  |  图片
高层动态  |  国内  |  责任  |  言论  |  专题  |  视频
     
 
   您的位置: 图片新闻
 

扬子石化质检中心严谨细致推进清洁生产 ──“质量卫士”与绿色梦

2019-02-25 来源: 中国石化新闻网
石化新闻
 

  中国石化新闻网讯(张洪林) 碧水蓝天绿江岸,鸟雀飞栖扬子谷。石化岸边醉春烟,拂堤杨柳春来归。被称之为“质量卫士”的扬子石化公司质检员工,他们豪情壮志,凝心聚力,推进“绿色示范新扬子”,成为 “质检人”担当社会责任,已当之无愧。 早春二月,春暖乍寒,该公司芳烃化验员工却热情高涨,铆足劲儿,相互交流“绿色企业,从我做起” ,成为议论的主要话题;《中石化HSSE管理体系》和清洁生产理念深入人心,蔚然成风。

  “质检是首当其冲,有担当、有作为、冲向前”,“提升清洁生产、化验服务能力,首先从精细管理,向精益管理迈进”,“重心在岗位,关键在我们,深挖清洁生产潜力,才能实现绿色石化梦”,畅谈得津津乐道,精神头依然充足。 从源头筑牢绿色发展根基 化验室在质检行业中,率先推动扬子石化绿色环保发展,着力塑造公司绿色企业良好形象。 一是从生产源头坚持做好绿色产品。 他们从质检分析过程中,加固绿色产品和环境安全风险识别分析评估,从管理、酝酿出“削减降”非清洁生产环节,提升高质量识别清洁低碳能源、安全操作技能,率先优化分析方式、分析频率和分析项目的措施组合。 二是从引进装置技术改善环境保护。 先后引进多台富有领先科技含量较高的自动化色谱仪、馏程分析仪。HP7890色谱仪实现24小时连续自动进样分析19个样品;全自动馏程测定仪用于“三苯”产品等毒性较大、纯度较高的油品馏程分析,降低手工馏程对分析人员的身体伤害。 另外,当装置生产波动,遇有非计划开停车的变化,他们科学合理地积极应对,优化调整分析项目设置。对生产统计分析长期过剩、数据稳定和非主控点的样点需求,采取减少降低分析项目、频率措施,及时地跟踪加样监测分析,确保芳烃装置绿色产品质量。

  “精雕细琢”细小做起清洁生产 注重采取诸多“细小细微”改造措施。对采样留样管理制度、危化品管理制度、硫化氢防护管理加固规定,特别是有毒有害物质的检验,分析员在领取单独检验任务,明确要求从严安全分析管理采样分析法。对气体要害部位,压缩气体钢瓶环境检测,被列为清洁生产重地,强调每天两次重点检查。

  2018年秋天,化验室样品废液间进行治理改造,杜绝化验后的废液环境污染,消除有毒物质“跑冒滴漏”,并定期组织废弃留样或试剂瓶久时安全处置;对气体化验通风橱系统,他们更换大功率风机措施,减少降低有害气体飘逸。 大家踊跃提出:“使用球胆期限”建议,而且得到采纳实施,防止球胆破损容易造成含有硫化氢气体泄漏。检测使用氢气和氮气等气源,其中色谱分析二班现有二十多台气相色谱仪,分析员自觉养成对分析仪器查漏工作习惯,保障分析清洁环境,营造出化验室绿色平台。 准确率获得环保效益“双收” 芳烃化验室先后通过提升检验先进的技术管理水平,开辟清洁生产与检验技术攻关。 一是成功实现以电位滴定法自动测定PTA(精对苯二甲酸)酸值,其中反滴定法测定不涉及任何有机溶剂,真正实现了PTA测定的绿色环保; 二是改进“气体样品中微量一氧化碳、微量二氧碳”和“环境保护水体”分析方法,提高两种微量氧化碳分析的准确性,探索积累“查寻环保水体污染源”的环保分析经验,对不同的水体污染源样品进行对比分析达标,解决污染源的分析技术难题,提高识别清洁生产分析准确率。 他们经过大量分析数据比对和工艺现场调查后,有效地配置解决生产工艺过程中“瓶颈”急难问题,激活芳烃绿色生产高质量。商品液化气生产质量检验合格率达100%,确保液化气清洁产品的正常对外销售,为公司争创年效益677.8万元。科学地提出工艺生产重油轻质化蜡油分炼、控制VGO及2#焦化轻蜡油终留点,改进工业白油绿色产品质量的建议,年创效达230多万元。 扬子石化芳烃厂、贮运厂火炬总硫、硫化氢检测回收651个采样点,每个工作日平均达7至8次做气体监测点操作,他们坚持精心地分析燃料气中总硫有毒物质成份含量,实现动态监测分析管理,减少降低可污燃物质总硫对大气环境影响。

图为分析技术员精心地做元素监测分析

图为化验员对气体进行监测检验

图为分析技术员精心地做产品监测分析情景

图为扬子石化芳烃联合炼化装置外景

图为扬子石化芳烃联合生产装置外景


相关链接
 
 
<返回频道首页>
 
 
 报社简介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广告服务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996322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3542号   广电节目经营许可证(广媒)字第180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459号
 京ICP备 10210212号-7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18号   本网常年法律顾问 北京维京律师事务所 孙连钟律师 高天玉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