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行业  人物  企业  生活  English 
 
 
  石化要闻  |  国际  |  海外  |  人物  |  观察  |  图片
高层动态  |  国内  |  责任  |  言论  |  专题  |  视频
     
 
   您的位置: 新闻频道 >>> 行业国内
 

科学家正努力给燃料电池建“高速公路”

2019-03-04     来源:中国经济网
石化新闻

    原文来源:中国青年报

    或许有一天,我们的手机或笔记本电脑的电池不再靠充电而是加“燃料”,待机时间可以数倍增加,性能也会更好。这看起来似乎有点不可思议,而这种可以随时随地添加“燃料”的电池正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可再生能源领域的重点研究方向之一。天津大学机械学院内燃机燃烧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外籍教授迈克尔·盖佛(Michael D. Guiver)与尹燕副教授的一项研究成果有望将这一设想向前推进。

    目前该研究团队已成功制备出一种新颖的取向型复合质子交换膜,具有在膜的透过面方向定向排列的质子通道。将这种质子交换膜应用于燃料电池时,如同在电池内部构建起一条“高速公路”,实现了质子的短路径高效传输,极大地提高了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的功率输出。

    人类正处于一个能源变革的时代。燃料电池被誉为继火力、水力、核动力之后第四代电力开发技术,是一种快捷可靠的能量转换装置,可以直接将燃料的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近年来,有关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的研究成果被广泛应用于日常生活、科技产品、国防建设等诸多方面,如手机和笔记本电脑等便携式电子设备,电动汽车,区域发电站,潜艇、航天飞机的电源。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已经向世界展现出极大的应用价值和开发前景。

    质子在交换膜中传导时,路径越短越省时,省时意味着高效,高效则连接着成本和性能。如果能够在质子交换膜内构建沿着膜透过面方向排列的无曲折、短路径质子通道,质子传输的效率就会大幅度提高。受此启发,与通常制备质子交换膜时使用的溶液浇铸制膜法不同,迈克尔·盖佛与尹燕副教授团队在制膜过程中加入磁场的辅助,利用铁氰配位聚合物和磷钨酸形成的顺磁性复合体,在质子交换膜的透过面方向构建了取向型短路径高效质子传输通道。

    可喜的是,通过铁氰配位聚合物和磷钨酸的复合,该制膜方法同时解决了水溶性的磷钨酸在聚合物基体中容易渗出的科学难题。

    此外,通过铁氰配位聚合物中铁氰基团的氧化还原循环,该质子交换膜能够在电池运行中不断消耗系统内的自由基,使得膜的应用耐久性得到提升。与现有的其他碳氢系质子交换膜和作为工业标准的Nafion 212膜相比,这种取向型质子交换膜在质子电导率、燃料电池能量输出和使用寿命方面具有更明显的优势和潜力。

    相关成果论文于2019年2月19日在《自然-通讯》在线发表。博士后刘鑫为第一作者,迈克尔·盖佛教授与尹燕副教授为共同通讯作者,天津化学化工协同创新中心和天津工业大学省部共建分离膜与膜过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为合作单位。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胡春艳 通讯员 刘晓艳 来源:中国青年报)


延伸阅读
 
 
<返回频道首页>
 
 
   石化要闻
· 齐鲁石化确定今年首批科技立项
· 燕山石化严格落实工作预案 全面确保“两会”平安
·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强国梦报告文学《潮头跨越 ...
· 销售华南:主动投身粤港澳大湾区建设
· 长城润滑油亮相深圳国际汽车改装服务业展览会
· 海南炼化成功开发低硫船用燃料油
· 沧州炼化“十大行动”实施基层党组织组织力提 ...
· 广州石化化验室连续22年获国家实验室认定资格
   图片新闻
中国石化公众开放日现场观摩交流 四建参管 文莱石化大型设备安装实现科学有序
两会前夕,北京石油举行消防演练 镇海炼化强化工程项目现场施工安全管控
   高层动态
· 戴厚良会见索尔维集团首席执行官
· 李云鹏赴新疆调研精准脱贫工作
· 喻宝才会见哈萨克斯坦客人
· 蒋亮平赴山西石油调研
   行业·国际
· 国际油价面临激烈博弈
· 西伯利亚力量中俄输气管道将提前供气
· 沙特“亚洲足迹”推动能源合作
· 沙特巨额投资提升中巴经济走廊全球影响力
· 液化天然气需求未来将强劲增长
· 澳大利亚昆士兰州批准迄今最大液化天然气项目
· 市场需求强劲 液化天然气公司Flex利润上涨
· 油气巨头将加入区块链财团
   行业·国内
· 油价开年“四连涨”怎么看 国际油价变动是主因
· 1月国内成品油表观消费量2714万吨 同比增长2.1%
· 到2030年国内生物天然气将超300亿立方米/年
· 上海化工区探索建设世界级石化产业基地
· 科学家正努力给燃料电池建“高速公路”
· 油价“四连涨” 多地92号汽油重回“7元时代”
· 我国积极稳妥推进北方地区清洁取暖
· 柴达木多措并举发展循环经济
 
 
 
 报社简介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广告服务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996322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3542号   广电节目经营许可证(广媒)字第180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459号
 京ICP备 10210212号-7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18号   本网常年法律顾问 北京维京律师事务所 孙连钟律师 高天玉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