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行业  人物  企业  生活  English 
 
 
  石化要闻  |  国际  |  海外  |  人物  |  观察  |  图片
高层动态  |  国内  |  责任  |  言论  |  专题  |  视频
     
 
   您的位置: 新闻频道 >>> 行业国内
 

凌文:已实现煤电超低排放 未来氢能有巨大潜力

2019-03-15     来源:中国经济网
石化新闻

    原题:国家能源集团凌文:已实现煤电超低排放 未来氢能有巨大发展潜力

    原文来源:央广网

    央广网北京3月14日消息(记者王莹)3月11日,全国政协委员、国家能源集团总经理凌文做客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广经济之声2019两会高端访谈《企业家说》。凌文今年两会的提案主要围绕在燃煤电厂“白色烟羽”的治理,以及如何推进“煤电一体化”上。在直播中他还介绍了我国的能源结构现状和煤电超低排放改造的进展,并分享了清洁能源的发展的实践和思考。

    不能盲目消除“白色烟羽”

    目前,我国大部分燃煤电厂的烟气脱硫采用湿法脱硫工艺,湿烟气直接经烟囱进入大气环境后,遇冷凝结成微小液滴,便产生了“白色烟羽”。近年来,我国多地陆续出台了大气治理新规,其中一个重点内容就是对燃煤电厂白烟排放的控制,消除“白色烟羽”成为了环保治理工作的重点之一。

    对此,凌文呼吁要客观理性来对待,不要盲目地消除“白色烟羽”。他表示,其实燃煤电厂大烟囱里冒出的“白色烟羽”本身是水,对于空气没有污染。但是为了消除它至少增加了两件事,第一为了把排出来的水蒸气温度升高,要多花能量,大概每度电增加1%的能耗;第二消除烟羽的过程增加能耗,实际上间接增加了污染物的排放。

    火电有足够的能力满足全部用电需求

    过去有个词叫“拉闸限电”,在特定的用电环境无法达到满负荷运载需求时,中断一个区域或部分地方的电力供应,一般多出现在夏季。凌文说,“现在这种现象已经很少出现了,我们的火电有足够的能力满足全部用电需求,保障供应。”他举例说,一年365天,每天有24小时,一年就有8760小时,现在他们火电厂平均每年工作小时数大致在4500小时左右,一年现在只工作差不多一半,就能满足了全部用电需求。所以说,保证电力供应没有问题。

    做到了让煤炭发电比天然气发电更干净

    近年来,让煤电变得更清洁成为国家能源集团一直在努力的方向。

    凌文说:“2012年我们就提出烧煤的排放标准能不能跟天然气一样干净?终于,在2014年6月25日,在舟山电厂4号机组,全世界第一台新建的超低排放火电机组诞生了。国家对天然气电厂排放烟尘的标准是5毫克/标立方米,我们做到了2.7毫克;对天然气的二氧化硫的排放标准是35毫克/标立方米,我们做到了2毫克;氮氧化物排放标准是50毫克/标立方米,我们做到了19毫克。现在国家已经形成了强制标准,只要用煤发电,在2020年前必须实现超低排放。”

    凌文还介绍说,到去年底,国家能源集团超低排放燃煤发电机组占比达到了91%,全国超低排放燃煤发电机组的占比为80%。到今年年底,国家能源集团所有燃煤电厂都能做到超低排放。

    希望2050年我国化石能源的占比降到50%

    中国作为以高碳化石能源为主的世界第一大能源消费国,2018年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总量的85.7%,其中煤炭占比为59%。为达到《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战略(2016—2030)》发展的远景目标,中国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需由目前的14.3%逐步上升到2050年近50%。凌文表示,能源系统必须通过科技进步、体制机制创新等多方面努力,从以煤为主逐步向煤、油气、非化石能源多元驱动转变。这其中有两件事情要做,一是传统能源的清洁化,二是清洁能源的规模化。

    中国氢能未来有无限发展可能

    对于未来的清洁能源,凌文特别谈到了氢能。他说,根据估算,我国已经有的工业制氢产能如果提供给新能源汽车使用,可以满足1亿辆车的需要,其中国家能源集团的产能就可供4000万辆车使用。在供给方面,无论是煤制氢,可再生能源制氢,还是工业副产品制氢,我国都有巨大的供给能力。在需求层面,中国的市场也是世界其他国家最羡慕、最具发展潜力的市场。除了新能源汽车,其他领域使用氢能也有很多,中国氢能未来有无限的发展可能。

    2019年国家能源集团要在新能源领域发力

    国家能源集团的成立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央企业规模最大的一次重组,凌文说,这不是简单的合并同类项,只增加规模的“1+1=2”,而是通过内在产业链的关系来整合,通过合并产生化学反应,做到“1+1>2”。从结果来看,去年国家能源的八大业务板块全部实现盈利,煤的产销量、发电量、铁路运输量等主要生产经营指标全部超额完成年度计划,超过重组前两集团指标相加之和。

    凌文表示,下一步国家能源集团要继续在新能源领域取得重大突破。他说:“我们的风电装机现在是3829万千瓦,居世界第一,建成了亚洲最大海上风电场——江苏如东风电场,掌握了大规模开发海上风电的核心技术。铜铟镓硒薄膜光伏建筑一体化技术与应用研究取得了重大突破,形成了完整的技术和产业战略布局,建成国内首座铜铟镓硒薄膜建筑光伏一体化示范建筑。2019年我们会在保证稳定的能源供应的同时,推出一系列科技创新成果,同时推动管理的创新,一定会是收获满满的一年。”


延伸阅读
 
 
<返回频道首页>
 
 
   石化要闻
· 镇海炼化开展“3.15”客户上门服务
· 广州石化聚乙烯产品质量稳定性位居总部前列
· 天津LNG新年接卸量突破100万吨
· 重庆市首家工业4G专网落地川维化工
· 西北油田天然气销售突破150亿方
· 燕山石化获得3A级最高企业信用等级评价
· 勘探分公司优秀科研项目上“讲台”
· 广东石油国Ⅵ升级百日发布“绿色账单”
   图片新闻
广州石化聚丙烯管材料成知名企业供应商 路遇快递三轮着火,石化员工出手援助
普光气田重点探井创造空气钻新纪录 企业环保专家走上街头宣传绿色石化
   高层动态
· 戴厚良会见扬州市委书记
· 李云鹏赴新疆调研精准脱贫工作
· 喻宝才会见哈萨克斯坦客人
· 蒋亮平赴山西石油调研
   行业·国际
· 沙特提议将现有石油减产协议延至年底
· 大型石油公司将继续增加页岩气投资
· EIA:阿巴拉契亚天然气产量增加影响天然气流量
· EIA:石油价格因欧佩克和美国产量下降而上涨
· 巴土两国签署塔比天然气管道协议最终文本
· 俄气继续开发卡巴尔达-巴尔卡尔天然气加注网络
· 埃尼集团报告安哥拉近海有重要石油发现
· 清洁能源公司净亏损大幅下降
   行业·国内
· 本周五国内成品油调价或将迎来年内首度搁浅
· 岳国君代表:建议加快车用乙醇汽油市场推广
· “十三五”油气资源评价首用生态指标
· 石化行业有望受益于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国家战略
· 国资委:油气等多领域央企重组有望实质性突破
· 特种玻璃密封技术打破小型LNG空间局限
· 章建华:高质量发展是关系到能源深刻变革的大考
· 杨华:让油气改革真正发挥作用
 
 
 
 报社简介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广告服务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996322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3542号   广电节目经营许可证(广媒)字第180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459号
 京ICP备 10210212号-7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18号   本网常年法律顾问 北京维京律师事务所 孙连钟律师 高天玉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