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石化新闻网--全球领先 美能源部国家实验室创新有“套路”
   
首页  新闻  行业  人物  企业  生活  English 
 
 
  石化要闻  |  国际  |  海外  |  人物  |  观察  |  图片
高层动态  |  国内  |  责任  |  言论  |  专题  |  视频
     
 
   您的位置: 新闻频道 >>> 行业国际
 

全球领先 美能源部国家实验室创新有“套路”

2019-03-20     来源: 人民网-能源频道
石化新闻

原文来源:科技日报

记者:胡定坤

美国橡树岭国家实验室。图片来自网络

    如果用一个词形容美国能源部国家实验室的科技成就,就是“叹为观止”。至今为止,能源部下属17家国家实验室产生了80多个诺贝尔奖,获得800个“R&D 100”大奖,年发表学术论文11000篇,在材料、先进计算、3D打印等多个领域位居全球领先地位。美国能源部在国家实验室的管理上有什么独门绝技?科技日报记者近日就此采访了清华大学技术创新研究中心主任、长江学者陈劲教授。

    管理体制灵活

    科研经费充足

    “美国能源部国家实验室的规模远远超过我国一般的国家重点实验室,仅橡树岭国家实验室的雇员就超过4600人,能源部下属17个国家实验室总人数接近57000人,能源部为此建立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陈劲表示,美国国家实验室一般采取的是“政府所有、政府管理”的模式,而能源部国家实验室中16家采取的是“政府所有、承包商管理”的模式,即设备、设施是政府所有,员工却由管理实验室的承包商雇佣,并非联邦雇员。能源部负责明确目标和战略方向,并每年考核承包商的运营情况。承包商主要分为大学、非营利性组织和产业组织三类。美国能源部评估认为,这种管理模式能够更高效地招募人才、开展项目,适应性强、灵活度好。

    “此外,美国能源部国家实验室的另一个特点就是钱多,这得益于能源部长期、稳定的资金支持。”陈劲谈到,能源部国家实验室年度经费在140亿美元左右,平均每个实验室接近10亿美元,其中能源部出资接近90%,研发经费中能源部经费比例更是高达97%左右。以橡树岭国家实验室为例,每年经费总额接近14亿美元,能源部出资超过11亿美元,科研经费10亿美元左右,能源部占比96%。

    政府统一协调

    发挥体系优势

    “美国能源部各国家实验室‘术业有专攻’,但重大科研项目非常复杂,甚至需要数年研发周期,单凭一个实验室难以完成。”陈劲介绍,面对这种情况,能源部会充分利用下属国家实验室的专业多样性,组成灵活的科研体系,应对紧急、复杂的任务挑战和不断变化的国家需求。

    记者了解到,能源部构建的科研体系具有围绕中心、动态响应和快速反应三种。围绕中心是指科研体系围绕科研任务关键领域里设施最完善和先进的实验室建立,例如需要同步加速器的项目主要围绕劳伦斯伯克利、橡树岭等几个实验室开展。动态响应是指科研体系根据任务周期性变化动态调整,例如能源部根据不同时期核能研究重点的变化,调整核能项目的参研实验室,著名的洛斯阿拉莫斯实验室就曾先后两次加入再退出。快速反应是指面临紧急的任务需求,能源部将迅速召集实力最强的国家实验室加以应对,例如2010年墨西哥湾海底石油泄漏事件发生后,能源部迅速调集劳伦斯利弗莫尔、洛斯阿拉莫斯等实验室科研力量联合攻关,率先测定了石油泄漏速度。

    科研资源共享

    建立合作机制

    陈劲强调,美国能源部国家实验室非常重视科研资源共享,其他实验室或科研单位的研究者通过一定的程序和手续,就可以有偿或无偿使用国家实验室中的大型仪器设备。

    据统计,能源部国家实验室为近3000名本科生提供实习岗位,每年使用其仪器设备开展研究的其他机构科研人员超过33000人。通过资源共享,能源部国家实验室每年吸引研究生超过2000名,博士后2300名,与450家科研机构开展合作,收获无数的科研灵感。

    此外,为了加强各国家实验室间的交流与合作,能源部建立了一系列的合作机制。其一是国家实验室主任委员会(NLDC),由17名国家实验室主任组成,讨论如何协同各个实验室,完成科研任务。NLDC选出4名代表进入实验室政策委员会(LPC),定期向能源部部长汇报。其二是每年4月举办“国家实验室大型创意峰会(BIS)”,能源部和各实验室的高级领导参会。峰会要求国家实验室为美国面临的能源问题提出早期的、潜在的大型解决方案,且要求相关方案必须横跨多领域、由多个实验室参加、具备革命性变革的潜力。这种峰会非常有助于跨实验室、跨学科合作。

    陈劲指出,美国能源部在国家实验室的建设和管理上已有70多年的经验,形成了完善的国家实验室体系,其管理和运行模式对我国国家重大创新基地的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很有借鉴意义。

 
 
延伸阅读
 
 
<返回频道首页>
 
   石化要闻
· 销售华南:全员“增绿”扮靓万里管道
· 华北油气分公司天然气上产势头强劲
· 长城润滑油加强校企合作
· 管道公司专项检查合同管理法律风险
· 石家庄炼化召开2019年党风廉政建设与反腐败工 ...
· 广东石油首座女职工创新工作室挂牌
· 石化机械一批项目顺利通过中国石化科技部验收
· 中国石化地热开发领跑雄安新区清洁供暖
   图片新闻
多项措施挖掘老气田剩余气潜力 保证大型引进设备数字化改造顺利进行
淮南石油:严把油品数质量 履行石化社会承诺 中安联合甲醇合成装置开始催化剂装填工作
   高层动态
· 戴厚良会见交通银行董事长
· 李云鹏赴新疆调研精准脱贫工作
· 喻宝才会见哈萨克斯坦客人
· 蒋亮平赴山西石油调研
   行业·国际
· 布伦特原油价格仍高于67美元/桶
· WTI原油油价逼近60美元关键关口
· 沙特阿拉伯继续削减原油出口
· 分析师预期上周美国原油库存增加80万桶
· 二季度全球石油市场或现小幅供应缺口
· 印度需求上升亚洲天然气市场看涨
· 俄气两个半月天然气产量增加2.6%
· 国际能源署预计燃料油供应到2020年继续紧张
   行业·国内
· 发改委:取消油气对外合作项目总体开发方案审批
· 巴斯夫三扩上海创新园 两大研发中心落地浦东
· 中石油今冬天然气产量、储气库单日采气量创新高
· 中国油气管道安全技术取得突破
· 原料多样化推动聚烯烃行业快速发展
· 南方电网未来大湾区清洁能源装机占比将达80%
· 中国石油雄安首口地热井完井
· 中国海油积极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
 
 
 
 报社简介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广告服务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广电经营许可证(广媒)字第180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459号
 京ICP备 05069883 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06018号     本网常年法律顾问 北京维京律师事务所 孙连钟律师 高天玉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