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行业  人物  企业  生活  English 
 
 
  石化要闻  |  国际  |  海外  |  人物  |  观察  |  图片
高层动态  |  国内  |  责任  |  言论  |  专题  |  视频
     
 
   您的位置: 新闻频道 >>> 行业国内
 

我国新添海上低渗透油田开发利器

2019-05-13     来源:中国石油新闻中心
石化新闻

    原题:我国新添海上低渗透油田开发利器 大港油田自主研发形成海水基压裂液技术体系

    原文来源: 中国石油报

    中国石油网消息 (记者张敬潇 通讯员贾云鹏)记者5月7日从大港油田石油工程研究院获悉,这个油田科研人员自主实施的海水压裂液技术攻关项取得突破,5口先导试验井压前平均日产油气当量2.3立方米,压后平均日产油气当量29立方米,施工成功率、有效率均达100%,标志着国内海上低渗透油田开发新添技术利器。

    在大港油田500万吨原油上产的任务分解中,滩海区域原油增量占到整个油田原油增量的一半,这个区域所属油田为低渗透储层,开发难度大,对压裂技术要求高。常规压裂液采用淡水配置,应用到海上施工中,不但运输费用高昂,施工规模受船运输量限制,而且压裂效果不理想。

    面对国内海上低渗透油田开发技术匮乏和原油上产重任在肩的现实情况,大港油田成立专家团队,进行海水基压裂液项目自主攻关。历经两年时间,形成海水可直接过滤使用、可连续混配、可重复利用的海水基压裂液体系。通过工程地质结合,适应性优化压裂规模及压裂工艺,单井平均每米油气层注液量由21.3立方米逐渐提高试验至116.9立方米;单井平均每米油气层加砂量由1立方米逐渐提高试验至6.1立方米。

    海水基压裂液体系的研制成功,解决了海上配制常规压裂液成本高、海水与常规压裂液添加剂不配伍、海上作业空间受限无法实现工厂化压裂、海上淡水运输受限等技术难题,使应用海水配制压裂液成为现实,为中国海上低渗透油气田开发提供了更广阔的技术道路。

    大港油田石油工程研究院科研人员通过科学、系统地分析500万吨原油上产重点区域——埕海三区海上低渗透储层特征,多次与工程地质人员交流后,陆续总结出先导试验井的成功经验。截至目前,这个公司已完成评价井压裂工艺设计,将为打赢“滩海上产突击战”提供重要技术支撑。


延伸阅读
 
 
<返回频道首页>
 
 
   石化要闻
· 茂名石化拓展深圳航煤市场
· 上海石化完善HSE协议签订工作
· 榆济管道安阳站扩容改造项目开工
· 华北油气东胜气田产量创新高
· 浙江石油推出车主权益卡提升消费体验
· 燃料油公司为全球最大滚装船供油
· 焦石坝平桥地区微地震监测井试采气日超百万方
· 福建石油组织学习燃油宝销售工作法
   图片新闻
金陵石化炼油四部Ⅴ硫黄装置消缺改造完工点火烘炉 上海石化狠抓职业卫生治理项目落实
凯里中坝加油站实行口哨引车分流 智慧小课堂普及石化科普知识
   高层动态
· 戴厚良出席油气合作圆桌会议并发言
· 马永生会见美国切尼尔能源公司总裁
· 李云鹏赴新疆调研精准脱贫工作
· 喻宝才参加中国发展高层论坛
   行业·国际
· 能源市场区块链规模预计在2050年达30亿美元
· 俄罗斯上月能源消费增长0.4%
· EIA:去年美国能源消费生产和出口创历史新高
· 普氏:本周美国在用油气钻机总数环比下降13部
· 伍德麦肯兹:IMO条例将降低LNG合同价格
· 普氏:欧佩克4月份原油产量环比日增3万桶
· 美原油库存三连涨 国际油价微跌
· 马拉松石油以90亿美元合并中游业务
   行业·国内
· 5月13日成品油零售限价大概率迎来下调
· 生物天然气将迎“加速跑”
· “天骄圣地”有了百万吨级煤直接液化生产线
· 江苏LNG接收站三期项目迎来工程首个重要节点
· 中国化学工程成功吊装全球最重炼油设备再生器
· 新型空气极材料可用于固体燃料电池
· 以奖代补 四部门支持新能源公交车推广
· 新型纯电动跑车 碳纤维全覆盖
 
 
 
 报社简介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广告服务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996322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3542号   广电节目经营许可证(广媒)字第180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459号
 京ICP备 10210212号-7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18号   本网常年法律顾问 北京维京律师事务所 孙连钟律师 高天玉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