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行业  人物  企业  生活  English 
 
 
  石化要闻  |  国际  |  海外  |  人物  |  观察  |  图片
高层动态  |  国内  |  责任  |  言论  |  专题  |  视频
     
 
   您的位置: 新闻频道 >>> 行业国内
 

这条煤直接液化生产线国产化率超98%

2019-05-14     来源:中国新闻网
石化新闻

    原题:国产化率超98% 这条煤直接液化生产线令国际同行瞩目

    原文来源:科技日报

    

    

    把“命门”掌握在自己手中

    近日,国家能源集团鄂尔多斯煤制油分公司百万吨直接液化生产线的例行检修进入了冲刺阶段,这条庞大的生产线将开足马力向着全年生产任务目标继续前进。

    “随着自主创新技术不断突破,我们生产线国产化率超过了98%。这意味着这条全球首创的煤直接液化生产线,已被我国牢牢掌握在手中。”在公司创新工作室,煤液化生产中心业务经理吕昭告诉科技日报记者。

    技术集成催生创新原动力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国家能源集团煤直接液化生产线的核心生产工艺为我国自主研发、全球首创。但这条生产线上多个环节的关键部件曾一度依靠进口,寿命短、价格高,长期制约着煤制油的生产效率。

    公司副总经理胡庆斌告诉记者:“不同于原油炼制成品油的石化装置,煤直接液化装置在传统的气、液两相工艺介质外,增加了煤粉工艺介质,是气、液、固三相介质在高温、高压、高硫环境中的催化加氢反应。其工程化过程中存在防止结焦、沉积、堵塞、磨损、腐蚀等大量的世界性技术难题。解决这些难题只能从关键技术和关键部件着手,自主创新研发。”

    煤液化高差压减压阀,是一个外形设计、合金成分要求极为苛刻的关键部件,缺少了这一部件,整个生产线就会停转。在拥有自主核心技术之前,国家能源集团鄂尔多斯煤制油分公司一直依靠进口该部件来保证生产线的正常运转。

    “作为煤液化分离系统的核心设备,该阀要在420℃高温的高含固介质中承受16兆帕的压差,承受的瞬间冲蚀力巨大。这个部件在第一次试车时,使用寿命最短不足一天,最长也不到200小时,成为制约生产运行的瓶颈。在装置运行初期采用的德国进口产品,每台部件组合造价高达880万元,使用仅70多小时就碎裂失效。当时我们搜集的资料显示,日本专门为煤直接液化研制的阀芯也仅仅使用72小时便失效,各国开发的同类高差压调节阀最长的使用时间仅为1008小时。”胡庆斌向记者回忆着生产线运转初期的生产状况。

    为解决这一“卡脖子”的关键技术,国家能源集团鄂尔多斯煤制油分公司组建创新工作室,集中公司技术人才成立研发团队,针对煤直接液化生产线关键部件生产工艺展开技术攻关。

    技术攻关成果享誉全球

    攻关团队根据实践经验,敏锐发现了减压阀结构上存在的问题,果断提出了进行国产化的改造建议,使阀门使用寿命大幅提升。

    在公司的创新工作室展柜里,一个使用了几天就已经碎裂的进口减压阀和一个已经使用了2000小时仍基本完好的国产阀摆放在一起,差距一目了然。

    “从技术层面来说,我们是依据流体力学理论,重新核算了阀门的结构形式,并采用表面涂层硬化技术,最终制造出了纯国产化的产品。进口部件最长的使用记录是72小时,我们的新产品使用寿命稳定在2500小时。整套系统可实现连续在线切换运行,为煤直接液化的产业化清除了一大障碍,每台阀组的费用也降低为220万元,全套4台阀组节约2600万余元。”吕昭解释说。

    2009年至今,随着一项项关键技术的突破,国家能源集团鄂尔多斯煤制油分公司的煤直接液化技术集成,已获专利授权213项,核心工艺获美国、俄罗斯、欧盟等9个国家和地区的发明授权。

    公司党委副书记李瑞光说:“目前我们生产线的设备国产化率已达到98.39%,在拉动国内上游产业经济增长的同时,也提高了国内诸多厂家的关键设备研发生产能力。随着耐磨离心泵、耐磨球阀、GRAYLOC法兰、煤气化炉煤烧嘴、煤气化HPHT飞灰过滤器陶瓷滤芯、高差压减压阀等关键设备陆续实现国产化,终结了洋货暴利,彻底解决了国外设备‘卡脖子’困境,同时也赢得了国际同行的广泛尊重。”

    在煤化工行业的从业人员看来,国家能源集团这条全球首创的百万吨级直接液化生产线极具魅力。俄罗斯、蒙古、美国、德国、英国、日本、澳大利亚等国能源部门和科研机构已经或正在派人到煤直接液化现场学习取经。一位在设备安装期间日薪达1850美元的外国专家还表示,愿分文不取留在这里做“服务工作”。


延伸阅读
 
 
<返回频道首页>
 
 
   石化要闻
· 长城服务航天事迹获选央企优秀故事
· 销售华中精准扶贫工作获省委省政府表彰
· 胜利油田举行人才强企工程形势任务专题宣讲
· 石化机械亮相OTC石油展
· 上海石化渣油加氢装置实现环保停工
· 川维化工消防参加全国首届社会应急力量综合演练
· 九江石化举办卓越风采报告会
· 化销华中举办先进典型宣讲会
   图片新闻
“国之重器”在中安联合试车一次成功 绿色生产 和谐发展
蒲星,用心解决加油站管理痛点的站长 三家联盟开启一站式购物新体验
   高层动态
· 戴厚良出席油气合作圆桌会议并发言
· 马永生会见美国切尼尔能源公司总裁
· 李云鹏赴新疆调研精准脱贫工作
· 喻宝才参加中国发展高层论坛
   行业·国际
· 近期原油价格涨跌互现
· 今年一季度全球液化天然气运输需求持平
· 中东石油价格因供应持续紧张暴涨
· 雷斯塔:北美致密油正成为全球第二廉价石油来源
· 未来全球天然气市场竞争升级
· 卡塔尔与埃克森开建Golden Pass LNG出口终端
· 壳牌计划未来6年每年在巴西投资20亿美元
· 雪佛龙2021年将在墨西哥钻探首个深水油井
   行业·国内
· 成品油价或迎年内第二降 加满一箱油将少花3元
· 4月份化学原料和制品价格环比由降转涨
· 我国新添海上低渗透油田开发利器
· 用大数据打造清洁能源生态圈
· 氢燃料电池汽车商业化 还需迈过三道关
· 中印协调石油采购立场 商讨成立“石油买家俱乐...
· 5月13日成品油零售限价大概率迎来下调
· 生物天然气将迎“加速跑”
 
 
 
 报社简介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广告服务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996322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3542号   广电节目经营许可证(广媒)字第180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459号
 京ICP备 10210212号-7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18号   本网常年法律顾问 北京维京律师事务所 孙连钟律师 高天玉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