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9-05-15 | 来源: |
![]() |
![]() |
石化新闻![]() |
中韩石化实行燃煤全密闭运输和储存,持续强化清污分流、雨污分流和污污分治,各项环保指标始终优于国家标准 “这两个蓝色圆球样建筑是什么?”还未走进中韩石化的大门,绿树掩映着的两个巨大蓝色圆球吸引了记者的目光。 工作人员解释它们是两个煤仓。为最大限度减少煤尘污染,中韩石化投资5000万元建设可储存9万吨煤的全封闭煤仓,实现燃煤全密闭运输和储存。投产6年来,中韩石化燃煤传送带下和煤仓周围,始终绿草茵茵,看不到黑灰。 2013年,中国石化和韩国SK综合化学株式会社合资成立中韩(武汉)石油化工有限公司,共同管理着这个华中地区最大的乙烯项目。中韩石化自建设之初就高标准、严要求,推进绿色发展,项目建设期环保设施投入高达14亿元,是除主体设备外最大的一笔投入。 运营以来,在各项环保指标均达到国家标准的情况下,中韩石化又投入3.6亿元,建设环保项目41个。未来3年,中韩石化在乙烯产能由目前80万吨增加到110万吨的情况下,承诺环保标准仍优于国标,并实现增产减污。 持续的环保投入,折射的是中韩石化保护生态、绿色发展的决心。 中韩石化取用长江水成本低廉,每吨仅0.4元,但他们坚持使用回收处理的生产污水,用水成本高达每吨2元,为的就是最大限度减少污水排放。数据显示,中韩石化每小时回收蒸汽凝液800余吨,工业水重复利用率达到98.4%。 为管理好污水,中韩石化从源头开始治理,对污水进行清污分流和污污分治,连雨水也不放过。下雨时,操作人员会将前30分钟的雨水切入污水处理系统,避免将装置地面可能有的油污带入,直到雨水检测合格才排出厂区。厂区还设有容积5万立方米的应急池,如遇紧急事故,包括消防水在内的污水,全部被导入应急池进行处理,确保水质达标。 在外排污水监控池,各色大小锦鲤自在游弋。它们已在此生活繁衍数代,深受前来参观的附近居民喜爱。“不愧是‘环保优等生’,住在它身边我们放心”。 中韩石化大楼顶层的空中花园,花红草绿,芬芳扑鼻,犹如郊外庭院,这里是职工休憩和公众参观的“打卡”之地。“绿色、智能、幸福”,6个大字提醒着每一位来到这里的人。记者从这里向外望去,装置和绿树相映成趣,一派绿色工厂的繁荣景象,一张阔步发展的绿色画卷正在此展开。 (本报记者 姚 进 刘江波 戴安妮 王 来 陆 杨 付 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