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9-05-15 | 来源: |
![]() |
![]() |
石化新闻![]() |
武汉石化建设空中排污管廊,大力开展污水回用,污水指标实时更新公示 棕榈树在江风吹拂下摆动着叶子,银色的污水管顺着管廊穿行其间,绿树掩映,和谐生动。 “这是我们厂区内的污水管线,和物料管线并行架在空中,有任何跑冒滴漏,都可及时发现。”武汉石化环保处处长刘学东指着高出地面数米的污水管说。 1977年投产的武汉石化,从长江边荒草地上的一套炼油装置,发展为拥有34套炼油和化工生产装置的石油化工生产基地,并于2013年建成运营中韩石化80万吨/年乙烯项目。“规模不断扩大,排放必须持续减少。”武汉石化负责人说。 一直以来,武汉石化坚持严格的环保标准,在符合国家排放标准的基础上,争做标杆,制定更严苛的企业标准。以外排废水指标中的化学需氧量为例,国家标准为每升不超过60毫克,武汉石化平均值在每升30毫克左右。 2018年,武汉石化进行污水管线可视化改造,建设空中排污管。所有装置产生的污水通过增压泵提升,进入空中排污管道,之后输送到污水厂进行处理。排污管道一旦发生泄漏,相关压力检测装置会发出预警,管理人员、技术人员都能收到报警短信,并及时采取处置措施。 在改造厂内污水管线的同时,武汉石化大力开展污水回用,竭尽所能少从长江取水。2018年,炼油污水回用量比上年增加7万吨。在武汉石化环保科胡佳卫的指引下,记者来到炼油厂区碧水路的污水处理池:一边是正在进行处理的污水,呈黄褐色;另一边是经过处理的水,清澈见底,鱼儿游弋。“空中有白鹭,水里有锦鲤,厂区四季绿,这是社会公众前来参观后的印象。”胡佳卫说。 在污水处理厂不远处,坐落着一座小屋,里面是全套的污水指标检测装置,所有数据在武汉市环保网实时更新。相关装置污水外排数据处于湖北省及武汉市环保部门的24小时监控中,保证检测数据不受外界干扰破坏。 在记者离开武汉石化时,厂区西门显示屏向社会公众同步显示各项指标:化学需氧量27毫克/升,氮氧化物0毫克/升。 (记者 姚 进 刘江波 戴安妮 王 来 陆 杨 何 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