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9-05-22 | 来源: |
![]() |
![]() |
石化新闻![]() |
川维化工对标国际先进技术,量身定做工艺优化方案,对污水处理场进行升级改造,并新建环保项目提升防控风险能力 “我们定期到这个排污口检查,整体来说,川维化工公司的污水处理工作非常到位,排出的水看起来清澈、闻起来没有味道,完全符合排放标准和要求。”近日,记者来到重庆川维化工有限公司的排污口,正巧碰到重庆市长寿区晏家街道党工委书记、长江晏家街道段河长张涛巡查河道排口情况。 在川维化工公司排污口附近,赫然立着一块长江河长公示牌,从市到村共分四级监管,其中市级河长一栏明确标示重庆市委书记陈敏尔。在四级河长制下,川维化工公司和重庆市政府一道致力打造河畅、水清、坡绿、岸美的河库生态环境。 近年来,川维化工公司对标国际先进技术,同时结合自身污水处理量较大等特点,量身定做工艺优化方案,多次对污水处理场进行升级改造。 2018年5月,川维化工公司负责人在集团公司长江经济带区域企业环保工作推进会上郑重表示:“作为长江上游企业,川维化工将担起上游责任、体现上游水平。”会后,川维化工公司迅速行动,于2018年6月启动水体风险防控能力提升项目,重点推进事故污水收集池建设工作。 建设事故池,选址是第一步。紧邻长江、地势低洼的南罐区是最佳场地。但从20世纪70年代初开始,这里建成化工物料储罐区。如果拆除化工储罐,全厂生产物料转移、仓储协调、生产优化、销售整合等都受到较大影响。但川维化工最终还是克服困难,仅用两个月时间就成功拆除储罐,为新建环保项目让路。目前,相当于6个篮球场大的南罐区事故污水收集池主体建设已经完成,具备收集和拦截事故污水的能力,下一步将与黄桷堡、铁路罐区形成三级梯度事故污水收集池机制。3个收集池互联互通、协同转移,事故废水总存储能力达6.5万立方米。 如此一来,水体应急防控体系的“四道关”顺利形成。第一道关是对装置围堰进行加固防渗,确保污水不出装置围堰;第二道关是改造装置排污沟渠、新增雨污分流设施等,确保污水不出运行部;第三道关是将污水总贮存能力提至2.5万立方米,确保污水不出厂界;第四道关是新建的水体风险防控能力提升项目,可提升公司突发情况下污水收集储存能力,满足江边罐区12小时消防历时及装置区8 小时消防历时的污水收集需要,消除水体污染防控隐患,大大提升了污水拦截能力。 (本报讯记者 刘江波 王来 戴安妮 陆杨 黄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