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行业  人物  企业  生活  English 
 
 
  石化要闻  |  国际  |  海外  |  人物  |  观察  |  图片
高层动态  |  国内  |  责任  |  言论  |  专题  |  视频
     
 
   您的位置: 新闻频道 >>> 行业国内
 

全球LNG市场趋向供需宽松状态

2019-05-23     来源:中国石油新闻中心
石化新闻

    原题:受多个LNG液化项目投产等因素影响

         全球LNG市场趋向供需宽松状态

    原文来源: 中国石油报

    中国石油网消息 (记者黄祺茗)截至5月17日,东北亚LNG现货到岸价格为5.3美元/百万英热单位。这个看似较低的价格其实已有小幅上涨。在此之前的4月份,LNG现货到岸均价是4.5美元/百万英热单位,相比1月初的9美元出现了“腰斩”的情况。

    发生价格波动,直接影响因素是季节变化。随着天气变暖,供暖需求下降,价格自然下跌。但是除季节因素外,LNG到岸价下跌具有与供需相关的深层次影响。

    从供给侧来看,近年来全球LNG贸易进入快速增长的活跃期,LNG供应力度空前增长。全球LNG进口国由10年前的19个增长至2018年的42个。

    截至今年3月,全球共有64个大型出口LNG液化工厂项目,产能4.08亿吨。此外,还有11个正在建设或扩建中的LNG液化工厂和49个拟建工厂,合计产能5.31亿吨。可以预见到,未来几年全球天然气的供应量将会大于需求量。

    此外,美国加入LNG出口国的行列,成为进一步增强全球供应宽松态势的催化剂。根据中国石油经济技术研究院报告,在2018年全球新投产LNG的5个项目和7条生产线中,主要能力来自美国、澳大利亚和俄罗斯。未来,美国仍有多个LNG液化项目将投产,届时出口能力将增加160%。预计到2020年年末,LNG市场过剩产能将达到2500万至5500万吨。

    彭博社最新报道称,新发布的《LNG展望报告》显示,未来5年将是全球LNG市场非常可观的5年。尤其是今年,供大于求的态势更加明显,可供出口的LNG将超过消费量,从而对价格构成压力。LNG总供应量在创纪录的3.58亿吨基础上再加3300万吨,然而需求量只会增加1700万吨。

    在供应侧活跃的同时,需求侧也在快速增长,5年后有望实现供需平衡。

    从需求侧来看,亚洲国家正在成为天然气需求增量的主要承担者,尤其是中国承担的角色将会更加重要。日本和韩国的天然气对外依存度接近100%,目前来看进口大幅增长的空间并不大,而两国正在谋求向非化石能源转型。

    中国将在拉动供需平衡方面起到重要作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实力已经跃居世界前列,具备全面推广和使用天然气的能力。环境保护方面,在蓝天保卫战行动计划和“煤改气”工程计划的实施下,天然气需求的增长空间是其他国家所不能比拟的。

    彭博社分析师认为,天然气价格将在2020年开始复苏。从2022年起,随着中国天然气需求量和消费量大幅提升,中国将会成为维持供需平衡的重要因素。而另一个维持供需平衡因素是,LNG作为海上船舶燃料的使用量日益增加,巴基斯坦和泰国将成为海上船舶燃料的重要消费国。

    “这种供需较为宽松的形势,能够对亚洲溢价现象起到一定的抑制作用。”中国石化勘探开发研究院战略规划所副所长侯明扬认为,“但从整体上看,亚太地区短期内依靠需求市场获取LNG交易定价权仍具有较大难度。”

   


延伸阅读
 
 
<返回频道首页>
 
 
   石化要闻
· 鄂安沧管道输气量超过20亿方
· 中科炼化220千伏变电站项目投用
· 燃料油公司首次在华南加注低硫船燃
· 沧州炼化建立干部“工作写实”制度
· 西北油田研发高含水稠油开发新工艺
· 集团公司安全实训工作研讨会在南京召开
· 华北油气累计向河南供气12亿立方米
· 福建炼化开展任前廉政谈话筑牢廉洁自律防线
   图片新闻
中安联合液氧产品首次对外销售 深圳石油:易捷店里粽叶飘香
西北油田:助推南疆地区脱贫攻坚 安庆石化严格过程控制为安稳生产“护航”
   高层动态
· 戴厚良在南京会见娄勤俭吴政隆
· 马永生出席西洽会并赴驻渝企业调研
· 李云鹏赴新疆调研精准脱贫工作
· 喻宝才参加中国发展高层论坛
   行业·国际
· 美国原油库存激增 石油价格下跌
· 炼油行业未来三十年将迎变革浪潮
· 周四油价创今年来最大单日百分比跌幅
· 雷斯塔能源:近海油田批准开发数量接近峰值
· 微软购买风电为荷兰数据中心提供清洁能源
· 亚洲石脑油市场因供应过剩趋向于期货交易
· 诺瓦泰克在越南开发液化天然气项目
· EIA:上周美国天然气库存大增1000亿立方英尺
   行业·国内
· 石化企业发展氢能业务有独特优势
· 中国与阿拉伯国家油气深度合作空间广阔
· 石油在未来20年仍是主要能源
· 易派客持续领跑工业品电商蓝海
· 着力实施差异化和品牌战略 巩固提升销售企业竞...
· 炼化一体化企业利用稀乙烯资源潜力很大
· 我国石化产业进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
· 广东佛山:打造千亿产值“氢未来”
 
 
 
 报社简介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广告服务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996322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3542号   广电节目经营许可证(广媒)字第180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459号
 京ICP备 10210212号-7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18号   本网常年法律顾问 北京维京律师事务所 孙连钟律师 高天玉律师